杨志军新作《潮退无声》从全新视角解构城市历史与精神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7-03-27 09:26

作家杨志军上周六以一场新书发布会为良友书坊开启的新空间“站台”,似乎也在为一直致力于城市历史研究与梳理的良友书坊做着某种注解。这部名为《潮退无声》的新长篇,描述了青岛一段几乎已被遗忘的惊心动魄的历史。实际上,这是杨志军第二次书写青岛历史,此前他曾写作中篇小说《齐王田横——一个齐人后代的英雄幻想》。

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国民党在撤往台湾时,曾计划依托德占时期的地下管网炸毁青岛。小说《潮退无声》就是据此进行的创作。据说,写作前,杨志军曾就青岛近代史收集了若干相关史料进行研读。提及对于青岛历史的关注以及创作的缘起,杨志军表示,整个青岛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读通了青岛历史,也就读懂了中国的近代史,“这些历史事件给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想象,而虚构的历史可能会比真实的历史更接近真实,因为它会涉及到更加具体的人的心理、民族的心态、小人物精神信仰的标尺等一系列命题,这也是我想通过小说去探讨的。”

杨志军说,人们往往会因为对历史的误读而产生一种迷失,从而对现实也会产生误读,而他试图以小说创作的方式消除这种迷失和误读。《潮退无声》描写了一群隶属于不同阶层的小人物,围绕炸毁青岛还是保护青岛而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杨志军试图通过对这样一群人的描摹,触及从前作家鲜有涉猎的青岛视角。“曾经许多我所钦佩的作家尽管在青岛居住了很久,创作了大量与城市相关的美文,却很少涉及当时青岛平民区的生活状况,他们没有去码头看看,没有去台东,也没有去团岛和贫民窟,他们更多将青岛描摹成‘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式的超级花园。当然并不是说他们这样写不对,而是我们居然以为这就是青岛,青岛的历史应该有底层平民琐碎的日常的视角,而并不都是别墅、总督府。这应该是我写这部小说的一个契机。”

杨志军对于历史中的青岛人的塑造,则延续了他曾经书写的“齐王田横”的内核。在《潮退无声》中,他所描述的人物不论人生曾经如何不堪,当城市面临毁灭时,却甘愿舍生取义。“这或许就是我一直着迷于田横的原因。我一直认为,真正的青岛人的精神,就是一种田横式的精神,我会把田横精神贯穿到我今后的作品中。 ”

杨志军说,他对青岛文化已经有了新的认识,“近几年青岛的文化发展是一种‘杂交式’的发展,它的丰富性显而易见。我应该更多地去发掘青岛的历史和现实中所给予我们的很多故事的启示,无论是人物的启示还是思想的启示。直到我不能表达时为止。”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