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洗涤灵魂的精品力作”

铁流长篇报告文学《靠山》作品研讨会青岛举行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1-08-19 14:16
■长篇报告文学《靠山》作品研讨会现场。 王国梁 摄


8月18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主办的铁流长篇报告文学《靠山》作品研讨会在市委宣传部会议室举行。与会作家和评论家一致认为,《靠山》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生动写照,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一首荡涤心神、洗涤灵魂、启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华彩乐章,也是当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研讨会继往开来,回顾青岛文艺精品创作取得的优异成绩,激励本土文学艺术家积极投身展现时代新风貌、新气象的文艺佳作。

这部获中宣部重点扶持的书“好看接地气”

铁流的长篇报告文学《靠山》是中宣部重点扶持书目、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该书出版发行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先后在北京、济南举办了作品研讨会、读者见面会等活动,近日《靠山》入选中国好书榜单,这是继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等作品后再次获得的殊荣。

研讨会上,作者铁流谈到创作初衷:“支前群众的故事无时不在撞击着我的心,让我有了一次次创作的冲动,于是,我决定把这段历史写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和年轻人,让每个人都知道,历史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那一个个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还带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温度。”在他看来,长征、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参与者不仅有冲锋在前的将士、医护人员,还有更为广大的支前群众,这些没有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名字和故事,同样也为战争作出了伟大的牺牲,同样应该为后世知晓和铭记。

为了创作这部向人民致敬、为人民立传的作品,铁流从2007年开始搜集资料,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湖南、江西、陕北等地,积累资料数亿字,采访笔记达上千万字,走访战争年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他们的后人上千人。本着要写得“好看接地气”的原则,避免“高大上”和“空洞的说教”,他努力从人性、人物内心世界着手,着眼于细节和朴实,力争用文学的语言来叙述真实的故事。他认为,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历史的长卷中,有无数的画面都值得今天乃至明天的人们去不断追忆和抚摸。文学有着浸润人心和催人奋进的力量。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书写,是一个作家的职责。他相信,虚构的东西,远远没有现实生活更精彩,也没有比那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更能震撼人心的了。

《靠山》展示岛城报告文学作家群综合实力

研讨会上,与会作家、评论家围绕《靠山》的时代意义、现实价值以及文学成就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靠山》这本书是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的一本书,也是向人民致敬的一本书。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全党全军都谨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终生的伟大宗旨,从而成为人民的坚实靠山;《靠山》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群众为靠山、为江山,共同走向了这一百年的繁荣复兴。真实发生的故事最能打动人、鼓舞人,用成百上千个党与人民生死与共的故事,重温我党百年奋斗历史,既是重要的时代表达,也能让我们在感动中继续奋勇前行;《靠山》主旨深远,血肉丰满,笔墨深情,真挚动人,可以说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是一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倾情列传,是一首荡涤心神、洗涤灵魂、启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华彩乐章,是献给建党百年的一份厚礼,也是当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青林在讲话中指出,作为一名扎根青岛的专职作家,铁流同志多年来埋头创作,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创作了多部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长篇报告文学,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记忆》、鲁迅文学奖《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等作品,都引起了省内外业界人士及读者的好评和关注。我们这次为他的新作《靠山》举办研讨会,首先是对他多年以来勤奋创作的肯定,同时更希望他通过这次研讨会的举办能够总结经验,从与会专家的发言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更加优秀、更加厚重,更能体现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的精品佳作。

近年来,青岛市文艺战线进一步把创作生产文艺精品作为中心任务,全市文艺创作生产呈现出许多新风貌、新气象,推出了一批讴歌时代进步、展现时代风采的优秀文艺作品,“青岛出品”的优秀文学作品借此走向了全省、全国,为我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报告文学精品佳作更是不断涌现:从许晨的《一个男人的海洋——中国航海家郭川的故事》《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山海闽东》,到朵拉图与逄春阶合作的《家住黄河滩——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实录》,到卢戎《我要飞:中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纪实》,再到铁流的《靠山》,在岛城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风格各异、老少相扶的报告文学作家群体。铁流以《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许晨以《第四极》连续两届捧回鲁迅文学奖,创造了青岛在全国城市中独树一帜的文学高度与辉煌。目前,岛城报告文学作家群已成为了解青岛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岛城一张厚重的文化名片。

好作品离不开持续扶持和激励举措

青岛文艺精品创作取得的辉煌成绩与相关政策、举措的持续扶持激励密不可分。先后出台了《中共青岛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管理办法》《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实施细则》《青岛市2020—2022年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等政策文件,市财政每年都拨出专项资金,对全市的文艺精品项目进行扶持,市委宣传部具体实施,对青岛本土作者创作生产,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文艺作品进行奖励。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此外,为走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家管理的新路子,深入挖掘和培养中青年作家、构建梯次衔接分明的人才布局,形成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竞争激励机制,市文联自2014年起,在全市探索实践了签约作家制度,至今已有四批签约作家,每批签约作家中报告文学作家都占了一定比例,现在活跃在报告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大多都是签约作家制度的受益者。同时,市文联和市作协始终坚持通过不同渠道与形式,不断强化政治引领,牢牢把握文学创作发展的正确方向,团结带领文学创作者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主题性和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创作,着力推进全市文学精品的创作。

以研讨会为契机,青岛也发出了新一年文艺创作的“备战令”,期冀青岛的文学艺术家积极参与明年中宣部第16届“五个一”工程奖、省委宣传部第14届“文艺精品工程奖”的评选,全力备战“文艺评奖年”,推动我市文艺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