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往事》——一种独特的味道

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15-12-10 12:29

    青岛在山东总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山东其他地方的人看青岛人总是有点不忿,有点羡慕,而青岛人在别的山东人面前,又显得有点洋,有点傲,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的味道。

  我的城市系列已经写完了四个城市,分别是济南、重庆、南京和西安。当我应邀去写青岛的时候,我对自己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青岛这个城市特别的味道。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特别的味道决定了这部作品的成败。

  青岛,自1891年清代在这儿建制,有了这个城市,到1898年,清廷和德国签署胶澳租借条约,青岛完全由德国人管理,再由一战中德国战败,青岛由日本占领,一直到抗战胜利,日本侵略者才被彻底赶出青岛。可以说,自有青岛这个城市以来,前面近五十年的历史中,青岛基本上由外国人统治。独特的历史使青岛这个城市有了不同于山东其他城市的气息。

  但如果仅仅把这些看成青岛的味道那就错了。这样的青岛,比不过香港,比不过上海,更比不过德国和日本其他的城市。充其量,也不过是块殖民地。

  最初的灵感来自青岛的劈柴院。那个地方离剧中所写的俾斯麦大街不远,当年是青岛的下层人做生意、聊天、游乐的聚集地。今天的劈柴院早就看不出当年的痕迹,但这不影响我站在那里,努力追想当年的盛况:和洋人生活的街道只有数步之遥,中国人在这儿聚集:变戏法,唱戏,聊天,交友,过日子。隔壁发生的事情马上就传了过来,中国人议论着观察着外面的世界,努力在自己的生活中模仿和学习着他们,同时又顽强地保持着中国古老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觉得这就是青岛的味道:几乎被强迫地马上接受了现代文明,同时又顽强地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传统的道德。“满仓”这一形象就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被创造出来的:别人坐着,他站着;别人站着,他走着;别人走着,他跑着,两岁不会说话,三岁不会走路的“满仓”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智若愚的象征,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和现代西方文明结合后所能产生的最完美的品格:他是低调的,又是顽强的;他是温柔的,又是刚硬的;他以下处上,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无用成大用,以不争而争得天下。他做生意,完全遵从现代商业社会的法则,讲规矩,重承诺,以缜密的思维,准确的判断,让对手毫无反击之力。同时,在家庭里,在朋友之间,他讲人情,重亲情,能饶人处且饶人,该糊涂处装糊涂。小嫚喜欢姐夫胜于他他知道吗?大哥和他交往时处处占便宜他知道吗?他全知道,可他全装糊涂,结果,以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最终,他得到了最多的亲情和爱。许多观众看完本剧后说本剧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但其实,“满仓”很少说,他只是这样做了,观众看了进去,相信了他的活法才最有道理。一部剧,让观众看了觉得受到了启发,觉得有人生的教益,我想,这大概也算成功了吧。

  《青岛往事》是我写得最艰难的一部剧,光大纲就写了十三稿。在完成以后,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嗯,这个活干得不错,我要为我们的民族也创造一个自己的“阿甘”。我曾经相信付出终有回报,但《青岛往事》在播出和发行的过程中确实曾遇到过一些困难。在当今喧嚣的市场上,各种聪明人大行其道,像“满仓”这种人多少显得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有一段时间,我以为它可能会命途多舛,但是谢谢观众,在央视八套中,观众用他们的喜爱生生地又把这部剧捧了出来。一天四集,有人说飞一样地播过,但这并不影响观众们在密集的电视剧中发现并喜欢上这个笨拙的、坚持的、始终在努力的“满仓”,并且用他们淳朴的爱,给了这部剧的导演、演员特别是编剧以莫大的安慰,使我们也得以像“满仓”一样,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不会被辜负。

  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当付出终于得到回报的时候,过程中所有的艰辛和挫折都变成了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  文/赵冬苓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