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精神符号

--舞剧《法显》诞生记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6-07-20 09:11

舞台上,法显的执著与坚韧化作奋力一跃,他前方的天海交接处——中国山东半岛的青岛海岸与崂山正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为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法显历经十三载,访三十余国,终于在青岛结束了那段艰辛的求经之路。

6月11日,由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品、青岛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演出的史诗舞剧《法显》在北京中国剧院首演盛况空前。这位东晋高僧的传奇人生与精神历程叩击着每一位观众的心扉,连续两日的演出一票难求。跨越千年,为努力实现“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战略构想的青岛,以舞剧《法显》明志,深刻融入国家战略的伟大构想中。

精品文艺创作,需以一持万。涉及历史题材,需以古持今。

舞剧《法显》从初期构想到最终落地,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认为,法显的旅程轨迹与精神内核与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路径非常贴合,应深挖其丰富的文化价值。他多次希望青岛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有关法显题材的艺术作品,使法显精神穿越历史的尘埃,与这座城市的“海上丝绸之路”梦想再次结缘。

缘起:

“一带一路”背景下解读法显

历史中那些璀璨耀眼的明珠,终会在宏大的时代节点被再次擦亮。法显的求经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熠熠生辉,就是最好的例证。

2014年之前,很多人对于法显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殊不知,这位东晋高僧的求经之路比玄奘还要早两百多年。2014年7月至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三次在不同场合“点赞”法显,让这位与青岛有着不解之缘的东晋高僧,广泛地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也使得法显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2014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会见印度驻华大使阿肖克·康特时,特别谈到了法显及其著作《佛国记》在中印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而在2015年出访斯里兰卡时,李群更提到,早在公元401年(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高僧法显去锡兰(今斯里兰卡)取经,经海路返回的登陆点就是青岛的崂山,这位文化使者串起了中斯两国绵延千年的文化交流史。

斯里兰卡一位驻华参赞的说法更引起了李群的兴趣——法显的故事在斯里兰卡妇孺皆知。而法显取经涉及到周边7个国度,甚至于在后来的若干年,这些国家的人民看到中国人都会说“法显来了”。

2014年,青岛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青岛的法显系列文艺作品创作可谓生逢其时。

市委宣传部迅速组织部署法显系列文艺作品创作,青岛市文广新局迅速成立了法显及丝绸之路系列文艺作品创作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数次论证的基础上,邀请岛城文史专家对法显生平事迹进行了学术梳理,形成了100多万字的基础研究材料。《法显系列文艺作品创作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随之出台,其中就包括了有关法显题材舞蹈作品的创作。

“为实现青岛成为‘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的战略构想,法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明表示,这一系列的前期考察与论证,为舞剧《法显》的整体艺术构架和思想内涵奠定了坚实的主基调。

“法显不顾年迈路险,毅然西行,他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毅力、高尚的品德,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提倡的精神内核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李明表示,通过一部文艺作品将法显筑梦——追梦——圆梦的精神旅程完整地呈现出来,恰好映射出当下中国对“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追求。

攻坚:

以“法显精神”创作《法显》

3岁出家,20岁受戒,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已在佛门度过了六十多个春秋的法显毅然踏上漫长而艰苦的求知之路。看着相伴求经的同仁相继罹难,他仍矢志不渝地走完了三十多个国家。公元五世纪初,法显历尽艰辛终于踏上归途,却遭遇同船人的排挤和意想不到的海难,但凭借不屈的意志,终于大成……法显之所以被称之为传奇,正是因为其人生充满了太多的不凡际遇与精神元素,如何取舍,从中截取最生动的横断面,成为横亘在创作者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基于此,市委宣传部多次组织研讨,市文广新局召开创作座谈会,充分听取了冯国荣、朱艳、巩升起等岛城文史专家的意见,并参考稍早前整理出的百万字法显历史文献及资料,最终决定截取法显从苏门答腊港登船至抵达青岛崂山港的这一段经历。

故事构架既定,但如何用纯粹的肢体语言表现一位年迈高僧丰富的精神世界,则成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第二道障碍。

市文广新局于2015年2月分别在青岛、北京召开了两轮专家研讨会,就作品立意、舞蹈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证。论证会上,诸多专家对法显题材的舞剧创作并不看好,认为人物的精神气质很难用舞蹈语言“外化”,并缺乏常规舞剧所需要的元素。“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说,男女双人舞、群舞都要有,但由于法显这个人物的特殊性,对舞蹈设计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和难度。”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左青在北京研讨会上表示。而另一位与会专家则直接表示,法显的生平事迹根本不适合用舞剧来表现。

事在人为。在巨大的压力下,市文广新局以凝聚人才为突破口,组建了一个阵容豪华的主创团队——著名作曲家赵麟负责音乐创作,总政歌舞团创作室主任赵大鸣负责剧本创作,以此“双子星”为创作核心,张艺谋御用副导演杨凤良、著名舞蹈家刘斌等各艺术领域拔尖人才也参与其中。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舞剧《法显》的创作期间指出,要以“法显精神”做舞剧《法显》,不畏艰难、勇于攻坚,极大地鼓舞了主创团队的士气。

今年春节刚过,北京舞蹈专家赶赴青岛对歌舞剧院演员进行封闭式的“魔鬼训练”。据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黄港介绍,舞剧《法显》需要大量的男性群演,而以往歌舞剧院有着“女多男少”的问题。“为了保障舞剧的整体效果,我们抓住北京舞蹈专家来青指导的机会,迅速提升演员的能力水平,力争为观众呈现高水平的艺术精品。”黄港说。

创作团队的核心成员杨凤良,在深入了解这位大德高僧的传奇经历后,对这部剧有了深刻的理解。“可以说,我们是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创作这部舞剧的。” 而正是这份“敬畏之心”,让杨凤良明白“面对这个厚重的故事,只有摈弃任何炫技的企图,老老实实做一个有戏剧张力的作品,才能让法显精神立起来。”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创排,舞剧《法显》进行了第一次联排,获得了专家们的盛赞。

绽放:

在史诗舞剧中找寻时代精魂

6月11日、12日,舞剧《法显》登上了北京中国剧院的舞台。

当舞台的大幕缓缓拉开,“法显”翩翩起舞,带着他行走陆海丝绸之路的仆仆风尘,讲述着一代传奇大德高僧敢于开拓的胆识、勇气和不取真经誓不还的信念。在被舞美及灯光、多媒体视频分割出的时空区域中,男耕女织的群舞、团扇舞、青鸟舞一一展现,让观众仿若回到了那段古老的时光,与法显一起重走那段“光荣的荆棘路”……每一个精彩的段落都伴随着观众如雷的掌声。

舞剧《法显》共分四幕,第四幕中绝望的水手们面临生命的最后考验,情绪变得狂躁,但法显再次展现出他的慈悲,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了生命边缘的水手,就在这时,壮美的崂山出现在舞台背景中。舞剧背后,是青岛在这个“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伟大时代里,与法显精魂的再度相逢。

幕落,全场起立鼓掌,经久不息。

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在观看完演出后上台致辞,评价“舞剧《法显》震撼人心,是上乘之作”,并希望这部作品力攀艺术高峰,“不仅要在国内巡演,还应该走出国门到‘一带一路’国家巡演,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则评价该剧演出获得了“圆满的、巨大的成功”,他认为,《法显》一剧传递了一种力量,体现了在艰难困苦中百折不挠的勇气与精神,值得今天的观众思考与学习。而在看过演出后,这位音乐界泰斗也禁不住为这个年轻的团队叫好:“《法显》的创作没有走老套路,而是采取了新样式,这种创新又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这很不容易。”

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陈鹏评价说:“经历风暴、失去航向,船已在海上漂泊了几十天,生死存亡之际,法显以超凡的精神、慈悲的胸怀和强大的意志,支撑起全船人的生存信念,最终抵达青岛完成《佛国记》的创作——这段经历浓缩了法显顽强不屈、坚持信念、执着追梦的精神内涵,是一部振聋发聩的艺术精品。”

北京一位观众、同样也是舞者身份的张艳萍在观后向记者表示:“这部作品以唯美的舞蹈,让观众走近了1600多年前法显的精神世界,他的执著与梦想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观众。”

其实,青岛法显系列文艺作品的创作才刚刚拉开宏伟的大幕。李群认为,法显精神是“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中的文化宝库,其深邃的内涵还远远没有挖掘穷尽。

“舞剧之后,我们还要将推出法显题材的交响乐、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李明表示,市文广新局计划面向全国招标,征集内容扎实、意象丰富的法显故事,作为相关影视作品的剧本雏形。“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艺术创作,将法显的人物形象打磨得愈发生动、鲜活,像大唐玄奘一般光耀寰宇、深入人心。”

法显,这位舍身求法、矢志不渝、勇于圆梦的大德高僧,必将成为一盏引导青岛驶向“一带一路”伟大航线的不灭明灯。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