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巴比伦》—— 深刻影响青岛电影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6-11-17 09:41

2016年年末的电影市场终于有了“青岛印记”,由青岛文创影视投资、在青岛碱厂取景拍摄的电影《少年巴比伦》将于12月9日全国公映,这部充满文艺气息的影片带给青岛影视产业太多的惊喜——山东省唯一一部提名国际A类电影节的独立电影,获得了包括北京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在内的众多奖项。

在日前举行的亚洲电影高峰论坛上,这部影片的出现更被解读为“标志着青岛电影的成长”。“青春”与“成长”像是2016年刻在《少年巴比伦》及青岛电影产业之上的两个关键词,让人们对这座年轻的“影视之城”的未来有了更多期许。日前,记者专访青岛文创影视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小,从他对《少年巴比伦》台前幕后的解读,我们或许能从中看到青岛本土电影项目的可行性运作脉络。

叫好VS叫座:首先要经营的是口碑

《少年巴比伦》讲述的是一段上世纪90年代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叙述了夹裹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路小路等一群工厂年轻人的青春爱恋,以及成长过程中的觉醒与无奈。 这部片子根据“70后”代表作家路内的同名小说改编,有着浓郁的文艺情怀和“青春史诗”特质。

客观地说,在艺术院线迟迟停留在“讨论阶段”的国内电影市场,文艺片似乎与卖座有一种绝缘似的关系。

在当初刚要确定做《少年巴比伦》这个项目时,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曾问过刘小一个问题:“你更希望这部片子叫好还是先叫座?”刘小回答说:“如果能叫好又叫座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如果二者一定让我选其一,我肯定选择叫好。”这个思路也始终贯穿于《少年巴比伦》的制作和推广过程中。

虽然从一开始就确定该片要走院线,但从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并获得“最佳影片”提名到12月9日全国公映,这中间却相隔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期间《少年巴比伦》不管获奖还是入围,走过了十几个国内外电影节,其路线几乎形成了一个全球性路演网络。而其入围东京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两大A类电影节,更是迈出了青岛本土电影走向世界舞台的第一步。这个过程中的口碑累计甚至超出了刘小的预期。

实际上,这部影片放在宣发上的经费并不多,而是将资金重点投入到制作上,而“走电影节路线”的思路却让《少年巴比伦》的知名度并不逊色于同期上映的国内影片,这正是这种口碑营销的威力所在。该片不仅在台湾金马电影节、洛杉矶的中美国际电影节、北京电影节上收获了广泛的赞誉和肯定,与一般的“小清新”青春片有了口碑认知上的区别,更在影片上映之前,获得了包括“桃桃淘电影”在内的多位知名影评人的推介,这在一定程度上比简单的“烧钱”推广更为给力。

刘小说,《少年巴比伦》作为一部典型的文艺片,开始拍的时候对盈利的考量并不是非常多,“首先要考量的是要保证影片的品质,可能这个作品不一定非常贴合商业逻辑,也可能无法给大家带来娱乐性的元素,但一定要在行业内有好的口碑、反馈。这不仅仅对《少年巴比伦》来说是一个良性的推广,更是站在青岛文创集团长远发展上的一种考虑。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在叫好与叫座之间患得患失,华谊也不会推这部片子,事实证明我们的思路是对的。”

热点VS原创:影片最宝贵的是“独一无二”

从去年的《心迷宫》到今年的《路边野餐》,国产文艺片在整体市场环境同比回落的情况下,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票房成绩,但刘小坦言《少年巴比伦》的财务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拿《路边野餐》来说,虽然跟《少年巴比伦》一样是文艺片,但其投资不足百万元,《少年巴比伦》却是千万级的,文艺片做成这么一个成本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

刘小告诉记者,这部影片没有“大卡司”(“卡司”是cast的中文音译,演员阵容的意思)——导演相国强、男主演董子健、女主演李梦均属于影视圈的新面孔,但他相信主创团队的诚意与能力,也相信国产文艺片的市场潜力。

但有意思的是,饰演路小路的董子健与饰演白蓝的李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出演过贾樟柯的电影,这也与该片本身的文艺属性相得益彰。

毕竟要走院线,《少年巴比伦》在最终的宣发上也遵从了市场规律。比如华谊在推广时给其挑选了关键词——“青春”、“热血”、“有种”,这自然有利于其与一些影视概念“热点”相契合,也更容易将观众引入影院。不过刘小认为,这部片子的深度远远不止于此:“它实际上表现了一代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境遇。”

这个说法也在前不久《少年巴比伦》的青岛首映会上得到了其他主创的印证。导演相国强表示,这部电影是献给工业时代的一曲挽歌。而主演董子健更是表示:“相比其他青春片,《少年巴比伦》更多了一些深度,看似是讲青春、爱情、成长、友情,但其实是在讲一个时代,可以从中看到很多侧面。它就像契诃夫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没落。 ”

在青岛首映会上,偏重对大工厂时代的强烈情结、漫着蒸汽的厂区以及逼仄又阴暗的厂房、荤素不忌的老师傅,都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新鲜感,而刘小更将其解读为:“路内的小说将工厂写成了一个江湖,里面有年轻人的荷尔蒙与情怀,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生态系统。”

小说中独特的语言气质是刘小最为精心维护的东西,当初华谊曾尝试要将其改名为《路小路你有种》,增加了一些商业气息,“但大家通过讨论,最终还是用了这个更贴近原著精神的名字,一部电影最终拼的不是投资和“卡司”,而是题材上原创性、气质上的独一无二,我们希望《少年巴比伦》能保持它的‘初心’。”

据介绍,《少年巴比伦》于2014年夏天在青岛拍摄,但与很多来青取景的电影多在沿海一线拍摄不同,《少年巴比伦》在四流北路上的一家工厂、青岛北站以及鱼山路、红岛路等地取景拍摄,主场景多是工厂、车间。不过,刘小并不认同“在青岛取景就有本土烙印”的观点,“实际上每年都会有很多电影、电视剧在青岛取景拍摄,可这就像拍婚纱喜欢选在八大关一样,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关键还在于多少项目在青岛落地,从而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成熟的工业流程——这也是青岛文创集团最看重的地方。”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