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青岛歌剧传奇,从如履薄冰到收获辉煌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8-03-27 09:18
   2018年3月,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集中了15部“优中选优”的民族歌剧,从而展示出近年来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带动下,民族歌剧在创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凸显了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民族歌剧的重大意义。 《马向阳下乡记》不仅被选中进京演出,还于3月8日,作为开幕大戏在北京保利剧院领衔开演。
 
   这部文化部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将接过《红高粱》的大旗,成为青岛文艺精品创作的标杆性作品。但青岛歌舞剧院在回忆刚开始创排时的心路历程,却用了“如履薄冰”来形容,从最初的忐忑到最后的辉煌,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记者为您揭秘。
 
   “一轮红日”有了后来人
 
   回望来时路,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黄港表示,“我们歌舞剧院从上世纪60年代建团,有40年没创作演出过歌剧了。当初创排《马向阳下乡记》,对歌舞剧院来说是一件喜事,但也是一件难事,因为从已经几乎荒芜的领域重新起步困难重重,可以说我们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实际上,市歌舞剧院“底子”很厚,有着辉煌的主旋律文艺创作历史。 1960年,青岛市歌舞团(青岛市歌舞剧院前身)开始筹建,筹建之初业务定位就是“以演出大型歌剧为主,歌舞节目为辅的专业艺术院团。 ”筹建工作由来自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导演胡克杰负责,此前,他因青岛市话剧团的筹建从北京来青担任话剧团导演。 青岛市歌舞剧院的辉煌,始于“一轮红日”。1960年 7月 1日,市歌舞剧院创排的《柯山红日》公演,青岛自己的歌舞艺术团体首次演出大型歌剧,在岛城引起轰动,从演出前的一票难求,到演出后的收获盛赞,都让青岛市歌舞团“一举成名”。从1960年到1966年,青岛市歌舞团又排演了《两代人》《刘三姐》《货郎与小姐》《红霞》《夺印》《社长的女儿》《豹子湾战斗》《刘胡兰》《江姐》《红灯记》等大型歌剧,演员到中央歌舞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等单位学习深造先后有八十多人次,让青岛歌舞团演员保持了业务的高水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市歌舞团的歌剧演出到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几个省的大中城市,演出场次达到了几千场。但随着娱乐大潮席卷而来,不仅是歌剧,更多形式的演出在娱乐多元化的年代渐渐衰败。
 
   从最后一次排演歌剧到2017年《马向阳下乡记》的出现,四十载过去,市歌舞剧院终于重塑“一轮红日”的辉煌。
 
   农村喜歌剧带来“精气神”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出席该剧发布会时指出,青岛市歌舞剧院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排歌剧了,而这部剧时间紧、任务重、观众期待高、主创人员责任重,对青岛文艺创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之后该剧导演黄定山为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定下了主基调——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当代乡村喜歌剧,“对其舞台风格的精准把握,就决定了这一作品在创作方式和风格上具有很大的不同,跟创排悲剧、正剧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黄定山说,要在舞台上实现的时候,每一个字的内涵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个歌剧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他将视角聚焦于山东农村,呈现出这方水土的精气神。”
 
   2018年3月,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集中了15部“优中选优”的民族歌剧,这些作品展示了近年来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带动下,民族歌剧在创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凸显了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民族歌剧的重大意义。《马向阳下乡记》不仅被选中进京演出,3月8日还作为开幕演出在北京保利剧院领衔开演。文化部领导以及文艺界人士一致认可《马向阳下乡记》“精准扶贫”的主题和现实题材民族歌剧的艺术形式。该剧3月9日的第二场演出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市场效果。
 
   2018年3月19日、20日,《马向阳下乡记》回到家乡,在青岛人民会堂向岛城观众汇报演出……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