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支秧歌队:扭出国家文化名片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8-09-20 09:53
传承人糅合现代元素,使胶州秧歌走上国际舞台,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鲜活代表
 
■2017年胶州秧歌大赛现场(资料图片)。
■秧歌剧《秧歌乡的故事》演出现场。 邢志峰 摄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正由村落空地的地方演出蝶变成“国家名片”。今年6月份,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晚会上,一群来自胶州的小演员们用“三弯九动十八态”的秧歌表演向世界展现了一道齐鲁独特风韵。如今,在胶东地区红火热闹了300多年的大秧歌,不仅有了新传承,还有了新发展。

村村有秧歌队

校校有秧歌社团

8岁的王茂榕参演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晚会的《齐鲁风韵胶州秧歌》节目,别看年龄不大,可从7岁起她就经常登台演出,俨然是个胶州秧歌“老演员”了,而她第一次模仿秧歌动作时才不到两岁。

“这说明胶州大秧歌后继有人呢!”胶州秧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英民笑着说。

如今的胶州,每当夜幕降临,811个村居的文体广场上活跃着800多支秧歌队,无论耄耋老人,还是稚嫩幼童,人人都能跟着音乐扭上几段胶州秧歌。但在多年以前,关于胶州传统秧歌队的数量却一直有个“两支半”的说法。吴英民告诉记者,“两支半”指的是秧歌比赛中,东小屯一支、斜沟崖村一支,南庄二村有时参加有时不参加,只算半支。

2006年,胶州秧歌成功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胶州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全市126所中小学均开设了秧歌基础课程或选修课,陆续成立起200多支学生秧歌队。一些农村学校更是进一步创新,用专家编排的现代秧歌舞代替了枯燥的课间操。同时,胶州市把秧歌老艺人、各级非遗传承人分配到各个镇办,让专家手把手地教,村村都成立了秧歌队。

“胶州非常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在村里和学校里的秧歌队伍已经发展到1000多支。”吴英民告诉记者,他在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胶东分中心内有宽敞明亮的排练室和演出室,每周都会在那里给村民们排练秧歌小戏,并带队去附近的村庄演出。

如今,胶州的中小学,几乎都建有胶州秧歌社团,团员们每周都会接受专业训练。参加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演出的42位胶州小演员,就是从胶州城区各小学的胶州秧歌社团中选出的。除了秧歌社团,多数胶州中小学还开有胶州秧歌课,吴英民等秧歌传承人常到学校给孩子们讲解。2016年,胶州市莱州路小学等3所小学获评全国首批“中国秧歌传统校”称号。

在胶州,上到八旬老人,下到垂髫小儿,会走就会扭,非遗文化的传承呈现出旺盛活力。

由“情绪舞蹈”

到“情节舞蹈”

扇影衣香人如醉,笙歌围住一团春。在解决了非遗文化传承之后,胶州秧歌迎来了百花齐放。

今年,将胶州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和秧歌结合起来的现代戏《秧歌乡的故事》,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并入选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排练演出该剧的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6月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

“现在,胶州秧歌已经由‘情绪秧歌’逐渐发展为‘情节秧歌’为主了。”胶州秧歌第七代传人姜萍告诉记者,“情绪秧歌”指的是从传统秧歌里找出几个动作,编排一下,所有的音乐舞蹈都能重复用。而“情节秧歌”则是有故事、有情节,因此编创难度大,音乐、动作的唯一性强,但节目质量高、演出效果好。

在创新理念引领下,《秧歌乡的故事》《猪王娶亲》《丰收的喜悦》《菜园童趣》《樱桃红了》等一批采用胶州秧歌元素编创、特色鲜明、故事饱满的原创秧歌戏纷纷涌现,胶州秧歌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这些原创秧歌作品不仅与传统文化结合,更多的是与胶州本地特色相结合。如《秧歌乡的故事》讲述了新机场落户胶州后的拆迁趣事,《猪王娶亲》在舞台秧歌里加入了里岔黑猪这个地方特色农产品,《丰收的喜悦》和《菜园童趣》加入了胶州大白菜这个元素。

作为《丰收的喜悦》编创者,姜萍为了编创这个秧歌戏,特意到胶州市农业局和胶州大白菜基地去了解和现场感受大白菜的收获过程,随后画场记、挑演员、排队型、合音乐,花费三个多月才最终完成。

除了加入故事情节,如今胶州秧歌的动作,也与时俱进融入了不少西方舞蹈元素。姜萍说,芭蕾、爵士等舞蹈中有能表现出“三弯九动十八态”韵味的动作,现在都能在胶州秧歌里看见。“配乐也有发展,以前是清一色的锣鼓喧天、吵吵嚷嚷,现在会出现一些非常沉静、有内涵的伴奏,让人耳目一新。”

由村庄小广场

扭向国际大舞台

胶州秧歌最早诞生于胶州市东小屯村。相传明末清初,东小屯村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因天灾兵祸,弃家出走流浪关东。逃荒路上,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儿媳、孙女则以团扇、彩巾做道具,边舞边唱,沿路行乞,12年后两家人返回胶州,这种表演形式便是胶州秧歌的雏形。1864年,胶州楼子埠村人刘彩收生坐科,教习秧歌并演出,称为“安锅”。这是胶州秧歌走向规范化的最早记述。自刘彩成立第一个“安锅”点起,此后的七十多年时间里,胶州境内相继成立了近百个“安锅”点,并影响到高密、胶南等周边区域。“安锅”形式的出现,使胶州秧歌开始了营业性演出。

可以说,自诞生以来,胶州秧歌就是一门广场艺术,每逢节俗,秧歌班都会进村并在村落的空地演出,先演小调秧歌,后演小戏秧歌,中间穿插膏药客的即兴发挥和民歌小调演唱,村民围坐观看。

近年来,胶州着力打造秧歌作品和品牌,每年策划一批创作选题和重点扶持一批优秀作品,胶州秧歌知名度不断提升,逐渐由在村子的小广场演出转而登上了大舞台、进了大剧院,有些知名的秧歌戏还扭到了国外。

优秀作品《豪情鞭鼓俏秧歌》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秧歌乡的故事》作为我省唯一一部戏曲大戏入选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了两场公演;《俏秧歌》在我省第二届全民广场舞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并代表山东参加了全国广场舞大赛,荣获“最具活力奖”。

胶州先后举办了五届中国秧歌节,叫响了“中国秧歌之乡”文化品牌。每两年举办一届的胶州秧歌大赛有150支队伍3000多人参加,观众达数万人,推出了《猪王娶亲》《翠花·鼓子·醉秧歌》《包椤调》等一大批原创秧歌作品,从创意、服装、音乐等各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胶州秧歌还应邀参加了2018新年戏曲晚会,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观众展示了其独特艺术魅力。

“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又在胶州举办了,全国各地的优秀秧歌舞蹈团队都来了,我特意排了新戏,就是想着要充分展示我们胶州大秧歌的风采。”吴英民说,他还想抓住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跟全国的秧歌艺人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外国人对我们的秧歌也非常喜爱,已经安排了年底去澳大利亚墨尔本表演的计划。”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刘宗涛告诉记者,中心拥有一支以青年表演艺术家为主的胶州秧歌表演队,2011年起,这支秧歌表演队就多次受邀到国内外演出,韩国、意大利、美国、法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都曾留下胶州秧歌的印记。

2016年,“胶州秧歌、茂腔走出去”入选齐鲁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胶州秧歌正在成为一个传递中国文化符号的优秀代表。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