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实主义的诗意致敬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9-09-25 10:58
■《秧歌乡的故事》剧照
    李 苑

自2016年首演以来,茂腔现代戏《秧歌乡的故事》已经演到了第四个年头。9月15日在李沧剧院参加“青岛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这出戏被打磨得更加娴熟鲜活,生动自然。

戏曲植根于土地和时代。《秧歌乡的故事》就是这样一出“向下扎根”,生长在胶州这片非遗沃土的作品。将胶州的国家级非遗,以一出戏贯通,水乳交融,恰到好处,把乡亲事、村里事、家里事、老百姓身边的事凝练于两个小时的舞台之中,需要主创的智慧,更需要从艺人的情怀。对戏曲怀抱敬畏之心,就是缘于哪怕再小的剧种,对发端于斯的百姓来说,也是乡音袅袅,乡情切切的存在。

地方剧种的现代戏往往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秧歌乡的故事》也不例外,但这出戏的精巧之处就在于以老年人婚恋为线索架构了整个故事。用剧中人的话说,这本身就是个“老房子着火”的情感状态——拦也拦不住,就看怎么烧了。《秧歌乡的故事》借助一曲秧歌和茂腔,“烧”得好看、好听、烧出了关注度,烧出了观众缘。冯三海和李香兰以秧歌为媒,情投意合,十几年的窗户纸一捅就破,却偏偏有一个看似关心公爹,实际上暗暗打着小算盘的儿媳妇。这种乡土生活和地方戏有一种天然的合拍,看似是一个小家的琐碎,实则拆迁款、养老、婚恋哪一桩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说的越是小事、小情、小人物,才能越好看、好听、接地气。

和冯三海、李香兰的主线相比,另外两对老人情感生活的白描式勾勒更给此剧的整体加上一笔浪漫的诗意。张老石和老石婶是一对老夫妻,分别在儿子、女儿家帮忙照顾孙辈,忙得不得空闲,老夫妻互相牵挂着,却不能见面。不得不偷偷在果园碰头,看似闲聊式的对白,回顾了操劳的一生和无奈的当下,几句点到,却让观众在会心一笑之间夹杂着一丝心酸,言语间,疲惫的老石婶竟靠在张老石的肩头睡着了,这种淡淡的情绪和主角浓烈的感情一下子区分出来,加之简约精到的舞美设计,呈现出满天繁星的乡村之夜,倏然间把生活诗意的一面呈现出来。于得水和刘雪梅这一对儿则更平添了几分洋气和俏皮,两人的恋情尽管着墨不多,但从开场“送衣服”到“吃醋”,每一个细节都做足功夫,欲扬先抑,含而不露,水到渠成,凝练趣致,把戏曲的浪漫情怀表达得颇为到位。

乡村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呈现在舞台上,有时会被曲解为丑、土气或者世俗。所以《秧歌乡的故事》中呈现的这种诗意就十分难得。对冯三海和李香兰的十几年的情感发展,并没有过多着墨,而是做够留白,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做足戏的同时留下“诗意”,便成就了艺术作品中难得“韵味”。冲突易得而韵味难求,在一台地方戏上看到这种具有品格的艺术呈现方式,不得不说是一种令人欣喜的观剧体验。

这种诗意还体现在剧中人寄情秧歌几十载,从翩翩少年到黄昏恋情,对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诉求,已经远远高于对物质生活的诉求。他们的夕阳红之舞既是热闹红火的大秧歌,也是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对家乡无言的眷恋和深情。这种深情是冯三海对大秧歌的坚守,是李兰香对大秧歌的挚爱,是刘雪梅对秧歌队的支持,也是年轻秧歌队员的薪火相传。他们不因曾经的贫瘠而动摇,也不因而今的“拆迁款”而谄媚。就像剧终我们看到的那样,三对老人在果园一场美好的重聚,给这出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里的土地继续滋养着人们,而这里的人们也为这艺术、为这份情感执着。

《秧歌乡的故事》是一部扎根土地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其中加入了轻喜剧的元素,让它的形式愈发亲近观众,而这其中难得的诗意呈现则更值得我们表达对创作团队的敬意。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