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云飞谈为《马向阳下乡记》作曲

在青岛海鲜与方言中找灵感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7-08-15 09:24

在文化部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中,由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排的《马向阳下乡记》显得格外扎眼——其既是其中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又是民族歌剧这种各地院团鲜有涉及的类型,更不要说还要用轻喜剧的方式去表现。对于这份挑战,该剧作曲、著名军旅作曲家臧云飞(上图)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向生活学习讨教,才能写出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臧云飞透露,他是住在青岛、吃着海鲜、看着大海、听着青岛方言,才最终找到了《马向阳下乡记》的创作灵感和方向。不夸张地说,这部剧完完全全烙上了青岛的人文烙印。

“激情派”坚持来青创作

仅用六个小时完成第四幕

“这是我第一次写歌剧”,虽然已经写过《一二三四歌》《当兵的人》《珠穆朗玛》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但是臧云飞此前却因种种客观因素没有创作过一部完整歌剧,“当时一位中国文化部的领导给我看了《马向阳下乡记》的剧本,我感觉很有触动,后来又见到了青岛的创作团队,感觉是一支很优秀的队伍,就答应了(作曲)。”

臧云飞说自己的创作属于激情派,必须一气呵成: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当兵的人》,整个创作过程不过20分钟;而即便是“最慢的”《珠穆朗玛》,也不过写了两个小时。而这次挑战歌剧,臧云飞显得格外严谨, “在北京只写了一二幕,剩下的几幕我坚持要到青岛来写。在青岛宾馆没有钢琴,我就买了一架电子琴。”臧云飞说宾馆的窗户打开就“面朝大海”,他有时候会坐在海边、听着海浪,灵感顿时汹涌。

但最能带给臧云飞灵感的,还是青岛的海鲜。“灵感断了,就大吃一顿海鲜,吃完之后,再喝杯咖啡,那旋律自己就来了。”臧云飞说,这次《马向阳下乡记》的第四幕旋律,就是自己在宾馆里花了六个小时一气呵成的。

臧云飞选择加入《马向阳下乡记》剧组,还有一个原因是导演黄定山,这次合作也是两位老相识首次共同创作一部作品——而后来的创作过程,也是对“珠联璧合”一词的极好诠释。

比如有一次现场排练某唱段,臧云飞不小心睡着了,醒了就看见黄定山在看自己。臧云飞瞬间领悟——“黄导的意思可能是节奏慢了,要修改。”后来果不其然。

臧云飞说,只要听到导演、演员演到哪儿觉得“不舒服”,他就立刻在现场进行修改,“现场碰撞最容易出灵感,我很享受这种创作方式。”

听歌剧不能只认“西餐”

有本土特色才是世界的

民族歌剧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涌现出《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非常优秀的作品。臧云飞表示,如今中国文化部开始扶持民族歌剧,他认为是中国民族歌剧复兴的好时机,“这次机会我特别珍惜。”臧云飞说在《马向阳下乡记》的乐队里加入了民乐,尤其是二胡、坠琴等民乐一出,惟妙惟肖,“乡土气就出来了”。

复兴民族歌剧,有很多难处,尤其是近年来大家习惯听西洋的歌剧。但臧云飞坚持认为优秀剧目一定会赢得观众,大家不一定只选“西餐”,“我们把音乐写好了,演员唱好了,导演导好了,每个方面都不掉链子,就是精品。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会喜欢。”臧云飞说,定义一部文艺作品优劣的标准很简单——演员的喜怒哀乐,能把观众吸引进来就是成功;老百姓听得懂,听到这个调,听两遍能记得,这就对了。

写山东的第一书记的民族歌剧,山东味不能丢。“音乐的主题,要有山东的民歌、吕剧等,还要与歌剧融合。”臧云飞说这是个难题,他希望《马向阳下乡记》里保有青岛元素。破解这个难题的方法,就是听演员说青岛话,从方言里找灵感。剧中安排了四个大嫂、四个小伙子的角色,还安排他们有一段青岛方言的台词,让臧云飞找到了青岛味儿。

“吃着我们青岛的美食,做着美妙的音乐,借着这个机会,与优秀团队做事情,一定要把《马向阳下乡记》做成精品。”臧云飞说既然该剧成为9部文化部重点扶持剧目之一,就不能辜负“重点”两字。“我写的音乐,希望大家去检验。我是很认真在写。”臧云飞说《马向阳下乡记》不仅是青岛的、山东的,还应该是全国的,“做好了还是世界的。”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