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青岛水族馆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8-02-06 09:24
   2018年1月11日是蔡元培诞辰150周年,网上又有许多关于对蔡元培的追怀文章。现在,只要提起北京大学,就会提起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的办学理念,就会提起他兼容并包的胸怀,正是在他执掌北大时,才会有李大钊、陈独秀、辜鸿铭、黄侃等新旧人物同时担任北大教授的气象。在蔡元培的身上,既有传统士人的风骨与情怀,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视野与理想。作为一位历史人物,蔡元培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贡献与成就已经有了公论,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蔡元培与青岛水族馆还有着不解之缘。
 
   青岛莱阳路2号的青岛水族馆是中国第一个水族馆,这座中国传统城堡式风格的建筑,无疑已是青岛的标志性景观了,也是游客喜欢参观的一个旅游景点。若打开青岛水族馆的网站,会看到关于该馆的历史介绍,开头一段如此写道:
 
   “青岛水族馆(又名青岛海产博物馆、青岛海洋科技馆)是中国第一座水族馆,1930年由蔡元培、李石曾、宋春舫、蒋丙然等科技先驱倡建,1932年5月8日正式开馆,是中国海洋研究机构的前身。近一个世纪来,青岛水族馆人秉承“普及海洋知识,构筑蓝色文明”的办馆宗旨,历经多次改造和扩建,形成了以梦幻水母宫(水族馆)、海洋生物馆、海兽馆、淡水生物馆和青岛海底世界为主体的游览景区。”
 
   这段话道出了青岛水族馆的来龙去脉,尤其是一句“1930年由蔡元培、李石曾、宋春舫、蒋丙然等科技先驱倡建”更点明了最初提出建设青岛水族馆的倡导者,当时这四位先生的身份是:蔡元培,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石曾,时任北平研究院院长;宋春舫,时任青岛观象台海洋科科长;蒋丙然,时任青岛观象台台长。在这四位中,蔡元培和李石曾都是国民党元老,分掌两大国立研究院。蒋丙然是天文学家,宋春舫是戏剧家和藏书家,但正是这位戏剧家和藏书家,却是最早倡导在青岛建立海洋科学研究基地的人士,也因此他被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聘为首任海洋科科长,这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的现代海洋科学研究机构。
 
   1930年秋,中国科学社在青岛举行第十五届年会,蔡元培、李石曾等都来到青岛。正是在这次年会上,宋春舫和蒋丙然关于建立海洋研究所的提议得到了蔡元培、李石曾等人的赞同和认可,并联名倡议成立中国海洋研究所,并决定以中国海洋研究所的名义筹建青岛水族馆。
 
   他们的倡议得到了与会人士和社会的支持,由当时的教育部、实业部、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青岛市政府、山东省政府、青岛大学、青岛观象台、万国体育会、东北海军司令部等部门共同筹集资金,宋春舫、朱润生、蒋丙然等慷慨捐助,并由青岛观象台负责工程的设计及组织施工。于1931年破土动工,1932年2月工程竣工,1932年5月8日举行了开馆典礼。曾任青岛市市长的胡若愚为水族馆题写了馆名,并撰写了青岛水族馆记,蔡元培特意来青岛为水族馆的落成致了开幕辞。
 
   在倡议书上签名并捐款的这些人士中,不难看出,蔡元培的社会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可以说,蔡元培对青岛水族馆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岛水族馆,从科学史的意义上说,也是我国现代海洋科学的摇篮。
 
   1935年8月,蔡元培为海洋研究所的筹建又从来到青岛。在1936年,在这座水族馆里,筹备成立了“国立海洋研究所”。紧接着“七七”事变,这个海洋研究所的工作并没能深入开展。但后来青岛成为海洋科学城,却与当年的这一段历史有着密切关系。
 
   今天,若走进青岛水族馆的“城堡”里,会看到一块镶嵌在墙里的石碑,上边镌刻着当时捐资人的名字,蔡元培、李石曾、宋春舫、蒋丙然……这块石牌在“文革”时险遭毁坏,当时水族馆的一位工程师急中生智,找来一张毛主席语录贴在上面,从而把这块石碑保护了下来。
 
   在水族馆大门外的墙基石处,有一块表面已被挫得凹凸不平的基石:那上面原来刻着“国立海洋研究所”这几个字及修建日期,“文革”时被青岛某海洋研究所的“造反派”跑来用锤子给敲掉了,造反派说“这里怎么能说是国立海洋研究所……”
 
   关于蔡元培,今天我们谈起他,首先会想到他出任北大校长的作用,其意义有多大呢,蒋梦麟曾对此比喻说:“将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涟漪就会从此中心向远处扩展开去,在王朝京都的千年古城北京……维新的浪潮已经消退成为历史。在这平静的古都里,只剩下一些贝壳,作为命运兴衰的见证者。但在北大聚着含有珍珠的活贝,它们注定要在一代人的短暂期间为文化思想作出重大贡献。把叛逆知识分子的石子投入死水的,便是一九一六年成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蒋梦麟是蔡元培的学生,也是他的朋友,曾几度因蔡元培辞职或出国而代理北大校长,他的这番话看似平常,却蕴含了历史的深意。
 
   蔡元培属于传统科举出身,1894年春,不满28岁的蔡元培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在之后的几年,蔡元培逐渐接触了新学西学。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激变动荡的时期,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剧烈冲撞的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蔡元培显出了他与传统士人的不同,用吴方《世纪风铃》一书里关于蔡培元的话说,蔡元培立时其间,与时俱进,启发新潮,又不因循古旧,随波逐流,他不曾大声疾呼什么,却影响深远。这在他们那一代人中,非常罕见,他代表了爱国主义和文化启蒙的时代精神、未竟的五四传统之一部分。
 
   蔡元培参加反清革命的经历颇有传奇性,他还曾被推举为光复会的会长,他还参加过暗杀团,组织制作炸弹,图谋以暗杀进行反清革命……后来他担任北大校长之后,在校长室玻璃柜里还陈列有当年他参与制作的炸弹,这或许是他对这一段革命生涯的纪念。
 
   蔡元培在1916年12月26日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1月9日,北大开学,蔡元培在开学演说中,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要求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由此开始,蔡元培在北大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开创了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短短几年,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晚年的蔡元培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毛泽东在唁电中誉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