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具有探索精神的新文本

——对话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8-03-01 10:09
   文学向内是一面自我审视的镜子,向外是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于个体,于一座城,都是如此。
 
   青岛有非常不错的文学质地。“青岛这座城市有着天生丽质的文学气质,充满了激发作家创作灵感的气息、声音和色彩。”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说,青岛的街道古巷中,老舍、沈从文、梁实秋、闻一多等文学大师的足音在青石路上经久不息;在青岛文学馆里,通往楼顶的阶梯墙上耿林莽、尤凤伟、杨志军依次排列的肖像融入那个大师云集的年代。
 
   不光是青岛,乃至全国,文学或许不再是“显学”,小说创作或许也普遍面临趋同化、商业化、网络化的现状,但只要“讲故事”的本能依旧在,则文本中的“青岛故事”就不会完结。近两个月里,青岛文学界有几件或许会对未来产生一定影响的事儿,比如青岛文学翻译委员会的成立,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也举办了成立座谈会等。寻找新鲜的、具有探索精神的文本,也成了青岛文学界近期热议的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当选不久的市作协主席高建刚,就正在孕育的文学新气象与他进行了一番对话。
 
   话题:应有针对网络文学的专业评论及理论研究
 
   背景:截至2017年12月,排在国内市场份额前45位的重点网络文学网站原创作品总量高达1646.7万种,年新增原创作品233.6万,年新增签约作品22万。另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达3.53亿,已占网民总量的46.9%,其中手机用户为3.27亿,占手机网民的45.1%。
 
   2月9日,青岛市作协在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召开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座谈会。未来青岛文学事业将依托这个平台,加强对青岛网络作家的了解和关注,举办相关文学讲座和文学活动,聚拢更多优秀的网络作家加入,以壮大青岛网络作家队伍的实力。
 
   高建刚:现在在网络写作中,有一个词叫“金手指”,还有一个词叫“外挂”。前者指的是很多网络作者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他写的故事可能并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但他能够按照读者爱看的逻辑去写,他的驱动力是一种商业的逻辑,因为他毕竟以此为生。后者则是网络游戏的术语,形容这些作者高效的码字能力,他们平均一天能写八千甚至一万字,劳动强度非常大。比如(加入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的)这一批人以“80后”、“90后”为主,但这次开会间隙有人腰椎不是太舒服,起来扭腰、做操,看得出来平时的创作是很累的。
 
   我了解到现在网络写手创作一部作品,前50万字是供读者免费阅读的,按照我们对传统小说的认识,这个字数就是长篇中的长篇,但在这时他们没有收入。但当开始收费后,后面的字数可能就在掺水了,最后写完能有几百万字。
 
   虽然2017年网络作家的关注度得到提升,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新社会阶层”,但相应的评价体系却比较单一,基本就是年收入这项指标,这是全国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未来我们应该会推出一些针对网络文学的支持体系,一方面在文学评论、文学理论方面对这些网络作品进行讨论、探索;一方面可以进行关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培训,作协系统是有传统的培训渠道的,比如到鲁迅文学院进修等等,但针对网络作家的确实不多,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研讨、培训提高他们文学作品的“生命持久性”。现在这些作者都很年轻,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可塑性。当然,我们也要加强对青岛网络作家的关注,了解他们需要什么。
 
   青岛这几年一直在做签约作家这件事,对于要不要向网络作家倾斜一点,说起来也有点矛盾。签约作家给予的生活补助,网络作家其实并不看重,据我了解,参加这次座谈会的网络作家,一年挣五六十万元都算比较少的,一年挣到数百万元的就有五六个。但从之前联络的情况来看,很多网络作家都非常希望能有专门的组织和协会,这可能是为了追求一种认同感吧。这次有一位网络作者就说:“没入网络作家协会前,我们是作者。入了,就算是作家了。”我想,未来在签约作家中给网络作家一个名额,或许也算一种勉励吧。
 
   网络作家的创作,从全国来看可谓风生水起。近几年,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很多,影响力很大。青岛也有在全省乃至全国颇有影响力的网络作家,而且有着庞大的创作群体。在前阵子刚刚结束的省“作代会”的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要汇聚四股力量”,网络作家便是这四股力量之一,足见对网络作家的重视。今后,青岛市作协将对网络作家提供实际有效的服务,尽最大努力为网络作家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话题:文本的独创性是一种宝贵的文学品质
 
   背景:2月2日,青岛市作家协会在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举行文学翻译委员会成立座谈会,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被推举为文学翻译委员会首席翻译顾问。前不久,林少华翻译了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这本书位列亚马逊总榜和当当新书榜第一,林少华也在这次座谈会上就翻译这部日文作品做出了一些文学上的阐述。
 
   高建刚:我当时跟林少华交流村上春树小说的翻译时,林少华说,他翻译的不是村上春树的故事,而是村上春树的文体。村上春树的小说一看语言就知道是村上春树的,就像鲁迅的小说,一看就是鲁迅的。他很注重作家母语呈现出的个性化。实际上要做到这个很难,这也是一个很高级的层级,也就是说他要呈现日语体系下这个作家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他有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他要把这个翻译出来就是文本。
 
   前不久,首刊在《青岛文学》上、由作家樊建军创作的《穿白衬衫的抹香鲸》获得了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的获奖名单中有莫言、王安忆这种名家,评奖的严肃性还是可以肯定的。这部小说为什么能获奖?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文本很新鲜,小说观念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品,但文本的探索意识很强,其中的寓意也丰富,这在当下是相当可贵的。当然,至于这是作者本人有意识的这么去写,还是基于写作习惯的自然流露,就很难说了。
 
   艺术生命力在于求新,小说也是这样,作品没有创新、没有个性,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就像美术绘画发展史,从写实的追求造型的东西,到抽象成符号,就是一种不断的探索。小说创作也同样有这么一个过程,比如法国新小说派作家格里耶,他的作品中没有人物,但其文本的独创性本身就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现在的后现代主义,其实就是一个多样化的格局,没有哪一种流派或者思潮是占主导的,但为什么经典不会过时,为什么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到现在都可以被一遍遍的重读?这些都是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主义的,能够穿越时空限制让读者感动、激奋或落泪,就是经典。
 
   其实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有意识的文本探索就已经开始了,而且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文本,当时诸多年轻作家,比如马原、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他们,文本中表现出的气质都是独特的。到了现在,“70后”、“80后”这批作者身上的探索性确实有待发掘,这与时代、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
 
   话题:年轻作者需有持久而绵长的定力
 
   背景:作为一个群体,以“70后”的冯唐、慕容雪村、路内、曹寇、苗炜、阿丁、阿乙等人为代表的“中间代”作家终于集体突出重围。目前青岛在小说创作方面比较突出的作者,如艾玛、张锐强、连谏等也都是以“70后”为主,关于纯文学创作“80后”、“90后”产生断代的问题,一直在舆论场中存续,有人说“断代说”是一个伪命题,也有人说这是IP热所引致的文学创作通俗化产生的必然结果。
 
   高建刚:对于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界定,很难有一个明晰的标准,好像一部作品的可读性、故事性较强,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就更倾向于通俗文学。但一些作品写的好像很大众化,可其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深入浅出、更有层级的内涵,你也不能说它文学性不强。而一些在《人民文学》《收获》上发表的作品,一般被界定为纯文学,他们的故事性也不弱,很多被买了小说版权(改编成影视作品)。
 
   至于为何大家觉得小说越来越通俗、趋同的问题,也有一定社会背景。很多年轻的作者在发表一些作品后,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就转行干其他工作去了。有一些坚持下来的,则也以作品的商业价值为导向,他们很清楚市场的需求,其中的限制也已经很具体了。比如一个细节怎样去写能够更受欢迎、什么样的故事题材能够得到影视作品的青睐,而一些刊物的编辑也会给作者提供这方面的指导,更像一条生产线一样,大家都已轻车熟路,最后演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很多作品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模子做出来的。虽然不是大家都这样,但确实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
 
   现在青岛的小说创作主力,也都是以“70后”为主,他们还属于中青年作家,说起来也已经有三四十岁甚至接近五十岁了;而具有一定文学成就的“80后”作家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少,现在各种文学奖的评奖标准也向年轻化倾斜,其实就是为了鼓励年轻作者坚持创作。
 
   我们(青岛市作协)希望在较短时间内与《青岛文学》联合设立青岛文学奖,以扩大青岛文学和作家在全国的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外地名刊、名编和名家的联系与互动,为本土作家开辟一条创作与发表、了解与沟通的通道,也为青岛作家提供一个走上文学创作舞台的机会。
 
   文学作品需要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去观察,但这需要一个更长的周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们也要有持久的定力,方能创作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作品。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