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高东方说,生活在青岛这样一座有着特殊文化背景的城市,经常会产生许多联想。譬如他几十年沉醉其中的水彩画艺术,真正在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也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用透明的特制颜料进行绘画,并且需要很重视造型和画面色彩的画种,水彩画的透明性是其富有表现力的独特绘画语言。青岛是全国最早开始有水彩画教学和创作的几个城市之一,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青岛水彩画的形象特征。
青年时代的高东方曾在北海船厂工作过,经常在海港码头写生,对大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高东方对海湾和港池里停泊的大小和外形各不相同的船舶非常熟悉,画码头几乎成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次他接到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创作水彩画的任务,创作主题就是描绘作为海港之城的青岛。对此,他充满信心,因为这是他熟悉的题材。高东方说,表面看应该没有什么创作难度,但是创作开始后,原先没有预料到的压力接踵而来:一是面对的画面尺幅大,从来没画过这么大的水彩画,仅从尺幅上来说,对自己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二是创作要突出时代感,这就需要作品有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缜密的组织画面,充实水彩画的独特语言。
最终,高东方创作完成了水彩画《海港之城》。他在创作中采用多维的构图角度,运用了水彩画的透明表现,结合平面构成的独特艺术语言。通过点线面的重构、组合,以及强烈的明度对比,强化了绘画的形式感。动与静中有序的画面节奏,使海港的形象充分反映了一座城市的风貌,也带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和美好的想象。
高东方系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水彩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薛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