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露”是他的真诚体现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9-05-13 10:57
■傣族妇女(油画)
■靳尚谊在青岛美术馆
■白衣女孩(油画)

上个周六下午,一场标示着新中国油画发展轨迹站点的展览,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时代的印记:靳尚谊油画与素描作品展》开展。靳尚谊这个名字是和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他的油画生涯见证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

青岛之夏迎来《时代的印记》

此次画展学术主持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曹意强教授,曹意强说,这次展出的靳尚谊油画和素描,不仅体现了靳尚谊个人的油画成就,而且标示着新中国油画发展轨迹的站点。

欧洲油画引入中国后,无可避免地面临着精微深博的国画传统语境。这两种艺术的差异如日月之显著,各自不仅受地域、时代、社会和民族生活、思想与精神的影响,反过来它也塑造着这一切,包括画家所用的艺术语言。在学生时代,靳尚谊从徐悲鸿的教诲中领悟了绘画的优劣不以精细或粗犷而论,其艺术性在于精细中显轻松,粗犷中寓典雅;他从董希文的创作中领会到,必须依据不同主题而采纳或发明不同的绘画语言,由此而言,创新是画家必备的基础;从1950年代的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中,他懂得了绘画结构的要义。这三方面的领悟体现在他1950至1970年代的素描和油画之中,而这些质朴而隐秘个性的作品又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油画的普遍特征。

卓越的技巧与高贵的品质完美结合

这次展出的大多都是靳尚谊早期的作品,不仅对理解画家个人的油画之路,而且对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油画发展均具有史料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靳尚谊的画风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时,中国油画家开始走出国门去研究欧洲油画原作,他是其中最早的考察者之一。面临欧洲油画杰作,他力图综合地解决油画的空间、色彩、边线处理和结构问题,而且以可控的人物肖像画为途径来提升自己对油画本质语言的把握。在研究了欧洲油画各种样式之后,靳尚谊发现,风格并不是决定作品好坏的准则,风格仅仅说明差异,世上有多少画家就有多少相异的风格,而决定作品水平高低的是绘画语言创造性发挥的品质。无论中西艺术风格如何千变万化,优秀的作品无不诞生于同一根基:品质之美。欧洲的经典理论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对称和确定性,而获得这种美的原则是“得体”,亦即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处理画面的题材、形式、色彩、尺寸、布局、秩序、节奏等,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多一点或少一点都会颠覆画面的和谐。这实际上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度”、“宜”或技与道的关系也相契合,诚如靳尚谊自己所说:“好画……在于表现的高度,这个高度,古典和现代一脉相承。”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卓越的技巧与高贵的品质完美结合的产物。而将这两者融为一体的燃料是画家的情感: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力与敏感性。

靳尚谊的油画之路

靳尚谊1934年出生于河南焦作,父亲是中学教员,母亲曾任小学教员,可说是教师之家。年幼时的靳尚谊常临摹连环画,既准又快,小学时最爱图画课,那时同学们总从家里拿纸来让他画,并把他的画贴在教室墙上。

在靳尚谊出版于2000年的口述回忆录《我的油画之路》里,曾回顾自己的艺术历程:

1949年北平解放,15岁的他报考北平国立艺专,报考原因除了爱画画,也因学校公费,还有奖学金,可以省去家中大笔开销。尽管他从未学过素描,却以素描成绩排甲等最末一名的成绩被北平艺专录取。

靳尚谊进入北平艺专不久,学校改名中央美术学院,校长为徐悲鸿。

1953年靳尚谊本科毕业,考入美院研究生班,虽然已经是研究生了,但靳尚谊却没有真正学过油画。

1955年靳尚谊考入文化部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油画训练班,担任教师的是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两年“马训班”学习过程中,大量的专业训练,为靳尚谊后来的油画研习奠定了基础。

靳尚谊回忆录中写道,马克西莫夫常在学生面前示范,一次写生,靳尚谊看到马克西莫夫顶着炙热太阳,正对着黄土房子画着。学生都在休息,马为了捕捉自然瞬间光色变化,从不睡午觉,忘记周围一切。多年以后,当靳尚谊画累了,想舒服一下,就会想起当年老师的样子,这段记忆也成了靳尚谊绘画之路上坚持不懈的动力!

靳尚谊在通过多年的努力,解决素描问题后,一直在研究探寻油画的本源。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无论他怎样研究西方的绘画,落点都会在中国文化的元素上。靳尚谊希望画出更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肖像来验证他的追求。

靳尚谊的油画观

在靳尚谊看来,油画作为外来画种,进入中国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油画艺术家们更加活跃,这一时期,油画专业在中国艺术界有了很高的地位。但是我们现在应该很清醒地意识到,油画在传入中国时,有其很深的西方文化背景,与中国人的文化、审美等有很大差异,中国的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求变,融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再与西方先进的艺术理念融合,而不是一味地单纯模仿,才能在中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为油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做出贡献。

从1958年起,他的油画作品不断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多幅历史画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0年以后,他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主任与教授,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培养了许多人才,同时以大量肖像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评论家称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代表画家。80年代早期,他曾应邀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东方艺术系讲学,并在美国和欧洲各艺术博物馆访问、研究。在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他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了多种个人画集。他的《塔吉克新娘》《青年歌手》《瞿秋白》《医生肖像》《画家》《晚年黄宾虹》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代表。

对于自己的油画教学和创作生涯,靳尚谊总结说:他觉得他只是在做着打基础的工作,这种工作和徐悲鸿、吴作人等老一辈画家差不多,就是为中国油画艺术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也可以说是起着奠基的作用,让未来的年轻人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前进。

在二十多年前,靳尚谊曾谈他对油画的体验和感想:油画艺术创作对于年纪很大的人来说是非常吃力的。欧洲的油画家们最辉煌的时期都是在三四十岁时,到了五十岁就勉强了,六十岁以后出现精品就不大可能了,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了,这是这个画种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艺术上再进一步的发展是很困难的。但是,他仍然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他在油画上的想法再继续一些实践,那就是如何把中国艺术特点和文化精神同西方油画艺术的特点进行结合,他会尽全力去完成。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靳尚谊的艺术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肖像画里的时代精神

曹意强说,靳尚谊早期的油画质朴而颇具时代特征,到了1980年代更注重形体和体积的塑造感,至1990年代转向空灵的氛围,近期又尝试将平面性或装饰性与再现性进行有机结合……在他对油画的不断实验探索过程中,卓越的技巧、真切的情感和典雅的品质三者始终并行不悖。只有娴熟的技巧,才能使艺术家达到充分表达心灵和眼中之象的境界;只有高贵的审美品质,才能保障艺术家恰到好处地处理题材与形式,将之升华为伟大的作品;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产生敏锐的洞察力,由此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与其说靳尚谊油画的民族性来自于对国画的吸收,不如说其画面的中国情调源于他对身边人物和自然的真情实感。这次画展中的靳尚谊作品,譬如《傣族妇女》《白衣女孩》《窗下》等等,为我们读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线索,也是我们窥探中国油画发展的一个窗口。

对于自己的肖像画创作,靳尚谊说,他之所以画肖像画,完全是听其自然的发展,他喜欢表现各式各样的人——人是社会的中心,人的形象变幻莫测,其味无穷,特别是人本身形象和造型上的特点,既单纯又丰富,虽然表现起来难度非常大,但又富有表现力。靳尚谊把自己的艺术追求集中在肖像画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东西进行了浓缩和提炼……在创作中,他不是刻意去表现时代,而是在描绘时忠于对象,他感兴趣的是人本身所体现的精神风貌。也许后人看他的画时觉得有时代特点,但这些是他在创作时自然的流露。

其实,“自然的流露”,也就是靳尚谊在他的油画创作中的真诚体现。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