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六部分·文人学者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0-10-19 11:24

71

      康有为:为青岛写下传世第一文案的隐栖者

“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在一封书信中,康有为写下这一传世的青岛第一文案。它成为这座城市历史风貌的经典概述,传历百年不衰。

1917年,第一次到青岛的康有为除拜谒恭亲王溥伟,更遍游此间山海景致。他去过今天的中山公园:“第一公园花木,集全球各种林木二十四万株”;他登山而望,近海而游:“楼阁华岩,道路净静,金碧照耀,掩映于绿林之梢、碧山之间、沧波之上”;他徘徊海浴之场,巡行公园之路,“游李村,游九水,又游七十里外海边之劳山”,见“波光云影,花气叶香,万绿青英,沁人肺腑。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

在这位刚刚游历31国归来的环球旅行者心目中,青岛是空前完美的存在,而他则期冀自己的几番溢美之词能得以广为传播,使“海外人士皆知青岛之为乐土而来游”。康有为堪称向世界推介青岛文旅的第一人。

康有为与青岛的缘分,实际还要早于1917年。1898年初,他因德国侵占青岛的胶州湾事件上书,这一事件最终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导火索之一。如他后来居于青岛时所书:“青岛昔荒田,丁酉德攘先,吾时伏阙力争焉,大陈利害言万千……”。而那时已步入不惑之年的康有为绝不会想到,自己未来的人生还将与胶州湾畔的这座城市相遇,甚至会在29年后戛然终止于此。

25年后,康有为终于在青岛置下房产,购买了此前曾租住过的青岛福山路6号,也就是今天福山支路5号的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所在地。据说“天游”一名出自末代皇帝溥仪,1922年溥仪大婚之际,作为回礼,回赠康有为一“天游堂”匾额,这座被其描述为屋小园大、距海仅百步的院落便作“天游园”。在德国占领青岛初期,这里曾作为德国总督居住的旧宅,也称“旧提督楼”。康诗有云:“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似已表明青岛隐栖终老的心意。

对康有为而言,青岛在其心目中的位置并不亚于故乡广东佛山南海,以及他曾经叱咤风云的北京和上海,以其当时的心境,这里更像是一处可以乐叙天伦的世外桃源。在1923年的一封家书中,他这样写道:“青岛气候甚佳……实远胜沪,沪无可恋。”另一封同年的信中则谈及:“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加以有大学办,吾欲在青岛办之,以有现成大学舍也……则当常住青岛。”

时年,康有为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来青,就读于一所外国人创办的学校,而他本人则担任了全新创办的“孔教会”即“万国道德总会”的会长一职。当时的青岛以“三翰林一圣人”书法最为有名。三翰林指的是前清的学部侍郎刘廷琛,军机大臣吴郁生和法部侍郎王垿,“一圣人”正是康有为。一众瀚墨之友或唱和诗作,或往来尺牍,于这处世外桃源自成风雅。

而康有为此时已相中了德占时期的俾斯麦兵营作为计划创办的大学校址,在他的理想生活中有“扶杖看云之暇,与天下英才讲学”的隐栖之志,然而,因选址被北洋五师占用,此梦想终未达成。

就在康有为在青岛置办房产的第二年1924年,他又“以银洋购得李村山场两亩备作墓地”。相关的记载只此寥寥数语,至今无人知晓个中细节,似冥冥中已为三年后因粤菜馆饮品中毒而突如其来的死亡做了铺垫。康有为的死亡谜团,至今无解。而他在李村象耳山的墓葬,文革期间被毁,直至1985年才迁葬于浮山西麓的茅岭,上书有刘海粟撰写的墓志铭:公生南海,归之黄海,吾从公兮上海,吾铭公兮历沧海,文章功业,彪炳千载。

今天去到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的人们可以欣赏到馆藏的康有为书法真迹,还能看到那里陈列的1913年康有为结束16年海外流亡生涯带回国内的两尊雕像。人们无法确切知晓康有为做出隐栖青岛决定的最初动因,有专家推演,这或许与他三十一国环球游历的视野有关。他认定,青岛是他的天游基地,也是一种合乎未来远景的城市模式。或许正如古语所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切皆是宿命。 李 魏

72

老舍:

青岛是人生转折处天赐的礼物

“我的经验中有你,我想起自己,必须想起来你……”1935年,旅居青岛的第二年,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的老舍创作新诗《礼物》。如果将诗中的“你”换作一座城市的名字,想必是青岛无疑。

青岛,是老舍于人生际遇转折处天赐的礼物,而老舍,则是青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城市的人文高处珍藏的礼物。

1934年的9月,老舍自济南东行青岛,应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之聘前来任教,开启了他人生旅程与文学创作的青岛周期。80年后,当《老舍青岛文集》出版之际,老舍之子、在青岛出生的舒乙,回溯这个他记忆中模糊又亲切的城市之于父亲与众不同的意义:“从1934年暑假到1937年8月,青岛是老舍先生人生旅程中的重要阶段。在青岛,他由一位业余作家成了一位专职作家,成了自由职业者,从此以写作为生,青岛是他的人生与文学创作的转折点。”

这短短的三年,称得上岁月静好,它是老舍人生的黄金期。三年里,老舍写出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断魂枪》,以及散文《想北平》《五月的青岛》,都成为使他扬名天下的代表作,其中也透露出他与这座客居之城的诸多交集。

据说,为了塑造《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老舍特别邀请青岛的人力车夫到家中做客,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老舍之前在济南与拳师结交甚笃,来青岛又与当时鸳鸯螳螂拳的掌门毛丽泉惺惺相惜,他居青岛时,日日晨起习武,风雨无阻,笔下亦见刀光之飘转与剑影之飞逸。《断魂枪》虽是短篇,也是神形兼容,得武术之精要。

青岛是老舍的创作高峰和福地,其间也有他对青岛地域的深沉观照。他在多篇小说、散文中诗意地描摹青岛的山海,在上世纪30年代,海一度成为老舍文学创作的一大母题。直至后来,他与洪深、孟超、王余杞、臧克家、杜宇、刘西蒙、王统照等合编著名的《避暑录话》,这一纯文学行动亦在现代文坛和城市文脉中留下闪光印迹。虽然存世仅两个月,却被视为现代文学与城市文化双重视野下,一次昭示文学本质和普世价值的文学实践。

这段时间也是他个人生活最为安定、幸福的时期,三个孩子,两个在青岛降生,一批好友,有的后来结为终生挚友。1981年女儿舒济曾跟随母亲胡絜青来青岛寻访旧居——黄县路12号,这处2010年正式辟为骆驼祥子博物馆的老舍在青岛的居所,第一次获得确认。老舍先生在这里不仅书写了传世名篇,还留下诸多与孩子们互动的温情记忆。四年前,比“祥子”大三岁的舒济再度来青,更加细微地追忆起青岛孩提时代的生活:“我总是缠着父亲,说要写字,他马上就拿来一张稿纸,任由我在上面乱写乱画,我常常扯着他的衣角,让他带我去看猴……”上世纪30年代,老舍在青岛创作《骆驼祥子》之际,三岁的女儿舒济也成为他散文随笔中的主角,尽显生活中的童趣。

80余年前,黄县路上那个安静的院落中,曾经笔耕不辍、却对活泼的小女儿无计可施的作家父亲风华正茂,他笔下的世界与之所处的城市在彼时同样气象万千。

恰是从青岛开始,老舍实现了从优秀作家向伟大作家的转变,以一部为城市贫民立传的《骆驼祥子》显现作家的普世良知;同样,从青岛出发,在1937年日军占领青岛前夕,他决意投身抗日救亡的历史洪流之中,实现从书斋作家到以笔为武器的抗日战士的转变。青岛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文武兼备、神光内敛的老舍,见证了他正值盛年的黄金时代。 李 魏

73

赵太侔:大师群像里的沉默者

赵太侔与青岛的关系,集中在他两度出任山东大学校长的传奇经历。作为民国年间的新兴高校,“青岛大学”“山东大学”的校名更迭、从教务长到校长、教授的几度身份变换,勾勒出赵太侔的学术经历和教学生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汇聚青岛的众多大师里,赵太侔是群贤里的沉默者;他的自传未曾留存,而从同时代人的文字记录中后人能够看到,这位戏剧领域的专家如何在大时代中一步步转换角色,成为鱼山路大师群落里留下教育者思想火花的那一位。

生于1889年的青州人赵太侔直至不惑之年才开启了与青岛的渊源,而他的青岛岁月一开始就与高等教育事业绑定。1930年6月,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私立青岛大学停办,校舍整体划归国立青岛大学。校长由蔡元培推荐的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杨振声出任,赵太侔被委任为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此时的赵太侔履历完整,他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第二年考取官费留美,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与当时留美的梁实秋、闻一多来往密切,后来三位好友也在青岛的大学校园里重聚,延续着当年的情谊。留美归来后,赵太侔先后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北京大学任教,后又担任外教秘书、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省立实验剧院院长,经历丰富,也积累了大量人脉。

赵太侔两度出任山东大学校长的经历颇有戏剧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辞职,赵太侔暂代校长职务。1932年7月,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也被正式任命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这个时期在梁实秋笔下有生动的体现;当时青岛大学校园汇集众多著名学者,其中颇有几位嗜好杯中物的教授,在当时知名度极高,人们称作“酒中八仙”;前校长杨振声是八仙领头人,赵太侔(教务长)、闻一多(文学院院长)、梁实秋(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刘本钊(会计主任)、黄际遇(理学院院长)、陈季超(青大秘书长)都在其中,梁实秋形容赵太侔“寡言语”,“有相当的酒量,也能一口一大盅,但是从不参加拇战(划拳)”。教授们喝酒、划拳的名声太响亮,被外界戏称为“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也是在这一时期,赵太侔迎娶了第二任太太俞珊,这位话剧舞台名角凭借《莎乐美》等作品轰动全国,她的粉丝包括徐志摩、梁实秋等文坛才子,沉默寡言的赵太侔比俞珊大二十岁,两人的结婚轰动一时。1936年,执掌山东的韩复榘为了镇压爱国学生运动,以停拨协款相威胁,干预学校人事调整,赵太侔愤而辞去校长职务,从青岛返回北京担任艺专校长。

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于1946年1月复校,赵太侔再次被任命为校长。在经费不足、美军占据校舍等不利条件下,赵太侔仍然尽心办学,成立文、理、工、农、医五学院,聘请了王普、杨肇熑、刘次箫、周钟岐、老舍、丁西林、丁履德、童第周、李士伟等著名学者任教,师生自己动手办工厂、农场、补助经费,自制仪器教具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维系着青岛的大学教育水平。1949年6月青岛解放,赵太侔向解放军办理了山东大学的交接事宜,结束了第二段大学校长生涯。山东大学迁址济南后,赵太侔留在青岛海洋学院任教。

学术界对赵太侔的定位为中国戏剧家、现代教育学家;在民国众多学者大家里,他拥有罕见的戏剧专业学位。还在留美时期,他就与梁实秋、闻一多等好友组织了中国京剧《琵琶记》在美公演,该剧由梁实秋、冰心出演,赵太侔任道具和舞台布置。回国后他还担任舞台设计和《一只马蜂》的导演,倡导话剧超脱人生、纯艺术化。不过,任教青岛后的赵太侔逐渐离开了戏剧,而是以教育家的身份开拓青岛高等教育事业。他的观点是大学没有地域的界线,山大并不是山东的大学,学生来源面广,能够起到各种不同地域文化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1946年秋天,山大在北平、南京、上海、成都、西安、重庆等六个中国中心城市设立招生办事处,也让青岛的高等教育事业拓展到全国版图。1968年4月,饱受“文革”迫害之苦的赵太侔在青岛含冤投海自杀,他的自传在混乱时期遗失,也让外界对他人生经历的梳理更加困难。1979年10月,有关部门为赵太侔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他的故居如今仍矗立在龙江路上,接受后人的凭吊。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