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落户”青岛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7-12-20 13:59
   上周六,世界文化遗产、拥有1500余年历史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3窟的西后室,正式“落户”青岛,进驻位于西海岸新区的城市传媒广场。这一按照原比例三维打印技术复制的项目,作为青岛出版集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战略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是青岛出版集团对版权资产延伸的重要探索,也是双方共同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的保护性利用的新尝试。
 
   在上周六青岛云冈石窟艺术馆的启幕仪式上,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表示,“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文物复制工程,是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重大突破,它开创了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的先河。”
 
   据了解,复制窟的项目历时2年,为实现复制,技术人员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多图像三维重建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重建了云冈石窟第3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而后通过引入国内自主研发的高精度3D打印设备,运用计算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3D打印铸模技术,复制出了文物本体的所有细节。
 
   由于第3窟体量巨大,所以3D打印共分为842块进行,然后经过机械拼装、泡沫填充、拼缝处理等工艺,形成了原尺寸、高保真的石窟复制品。最后一道工序是三维表面上色工艺,以此重建表面纹理。在上色过程中,3D打印技术材料很难确保与本体的质感(黄砂岩)一致,所以技术人员又采用了专门的喷漆材料,结合自动上色技术,制作了逼真的黄砂岩质感,之后由云冈石窟研究院的艺术家人工上色,完成细节,色彩还原度达90%以上。
 
   完工后的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真正实现了云冈石窟第3窟1:1还原,这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大体量的文物复制工程。窟内既有气势宏大、雕刻精美的造像,也有完整的石窟形制,同时还还原了石窟历经千年风化的痕迹,可以让参观者从中领略到石窟艺术、古代建筑、石窟风化、文物保护等丰富内容。
 
   张焯告诉记者,云冈石窟第3窟的成功复制和落成,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全新的文物旅游宣传手段,也是“数字云冈联合实验室”成立一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未来,可移动的云冈石窟复制窟、多人互动云冈石窟VR系统,会将代表着不同文明交融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携带着中华文明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