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雕艺术馆:打造来自大海的礼物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发布时间:2018-12-03 10:15
■这些看似玉雕的工艺品,其实是用砗磲贝制作而成。 

王 雷 摄

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展示着一座城市的形象,也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内涵。从江、河、湖、海中寻得材料,施之以巧夺天工的技法……在青岛贝雕艺术馆,一件件工艺品仿佛被赋予了灵魂,通过文创这一载体,成为来自青岛、来自大海的礼物。

昨日,记者来到贝雕艺术馆,1000余平方米的展示大厅内,陈列着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珍品佳作。与此同时,形式多样、意境新颖的画品、立体摆件、艺术看盘等也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一饱眼福。

“如今的贝雕艺术馆,已不再单纯满足单位定制的需求,而是打开了大门,将选择权交给了游客。”青岛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昌介绍说,“实际上,贝雕艺术馆的历史,就是不断寻求改革创新的发展史。”

上世纪50年代末,刚筹建的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决定利用本地的海洋资源优势将贝壳工艺纳入研发项目,以丰富青岛的工艺美术品种。1963年,青岛贝雕厂正式成立,凭借“真正的贝雕”工艺,迎来了企业的“黄金期”。上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贝雕市场逐渐萎缩,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巨大冲击。

提到那段日子,李昌感触颇深,“召回工人、更新设备、大胆创新、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审美理念的产品,是我们当时应对挑战的主要方式。”也正是基于这些措施,贝雕厂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随后频频收到各地经销商的合作意向和产品订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贝雕艺术馆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今年73岁的贾景涛,见证了贝雕艺术馆一路来的发展。“经过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当前的贝雕工艺品不论从题材还是品质,都有了质的飞跃。大型摆件、装饰壁画,让世界认识了青岛,而近几年针对市场制作的文创产品,更是让更多游客了解了青岛的海洋文化。”

如今,北京国宾馆、中南海会议厅、中央军委大厦、人民大会堂山东厅、首都机场、济南国际机场和全国各地豪华宾馆的大型贝雕装饰壁画,都有着来自青岛的印记。令老匠人们颇为自豪的三米长贝雕立体大件《郑和宝船》、画幅逾百平方米被誉为“天下贝雕第一画”的《东岳泰山》等作品,更是以宏伟的气势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青岛技艺。

与此同时,随着当前全国旅游的逐年升温,以及工业和旅游、文创的创新融合,青岛贝雕艺术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蕴含帆船、海洋等元素的文创产品,使贝雕艺术馆成为了一处集参观、购物于一体的工业旅游特色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不仅有大型的工艺品,还有小摆件、看盘、小手工艺品等伴手礼,既精美又有特色。”慕名而来的游客王女士告诉记者。

贝雕艺术馆的文创旅游,也吸引着当前的研学热。为广泛传播贝雕工艺,让大家了解贝雕的制作过程,青岛贝雕艺术馆定期举办公益活动和针对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的研学活动,通过进厂参观、互动帮教、手工制作等个性化方式,传授贝雕制作技艺,让更多人学习和了解贝壳知识,感受艺术魅力。(记者 杨琪琪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