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火把已点燃,让它持续

青岛正成为当代艺术创造聚首的重要目的地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1-11-08 12:33

■2021青岛国际艺术年展开幕式。
■市民观看第四届青岛国际当代艺术展。
■市民在市美术馆参观2021青岛国际艺术年展。
■德昌阿特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自从十余年前回归职业艺术创作,刘传宝第一次察觉到周遭艺术空气的大变化——

先是体量巨大的世界级美术馆西海美术馆横空出世,带来首场聚焦全球当代艺术名家的展览及相关的艺术交流分享活动。不久前他又到那里,聆听自己的发小、走上世界舞台的青岛籍雕塑家隋建国主持的艺术论坛。本土艺术家们置身家门口高规格艺术盛宴中的欢欣和那份如饥似渴的热情,刘传宝感同身受。

还有日益密集的展事,短短一周,刘传宝已连续加入了三场不同规模的本土艺术展。此外,海天·云上艺术中心的“超视角:科技+艺术展”,中外名家正带来为前沿科技所改变的全新艺术形态;西海岸东方时尚中心园区内,黄盒子美术馆也刚刚开启一场打破地域界限的开放展,汇聚年轻的策展人和青年艺术创作者……一切都让艺术家感知久违的兴奋。

缺位的不是艺术家而是当代艺术生态

2020年林竹第一次将“亚非&地中海国际艺术展”引入青岛,单纯地引入一场国际展事,还不足以彰显这位定居青岛的来自广东的策展人的“野心”,他想要在这座城市留下本土文化艺术前行发展的深度烙印。

那次与国际艺术展同期开启的青岛年度艺术文献展,算是一个开端,十余位本土艺术家参展,现场展出的不仅是作品,更有个人创作和生活状态的书面记录。2021年11月,“第18届亚非&地中海国际艺术展”以视频方式进驻青岛市美术馆时,同期开启的本土展览规模已拓展到囊括七个不同主题板块、三个美术场馆以及本土原创音乐秀的青岛国际艺术年展。在这样一场当代艺术的规模呈现中,参与“岛内岛外·2021(青岛)年度艺术文献展”的艺术家也在扩容,40位艺术家来自高校、汇集本土自由艺术家,也包括刘德维、李秀勤、魏青吉等身在外地的青岛籍名家。他们以收集参展艺术家年度状态自述记录和当年新作展示的方式,共同构成了青岛本土艺术生态的“鲜活”样本。

刘传宝也是40位参展者之一,林竹特别邀请他为年度艺术文献撰写后记,这位曾见证了青岛当代艺术早期萌动的艺术家十分感慨,他表示,“岛内岛外”这样一个主题拥有深意,它是对城市自满自足的艺术生态及其与岛外差距现状的隐喻,而以文献调查的方式所进行的当下梳理,正是为探寻城市艺术发展的未来而有计划推进的一项举措。“它将会在绿岛之上,种植一棵有生命力和世界气候相适应的,代表今天人类情感的当代艺术的参天大树。”

2006年回归青岛艺术圈,刘传宝始终在探索彰显自己个性的艺术路径,金属板材质上的刻画是他新近创作的重要载体。他不愿重复自己,因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不停地创造。秉持这一点,他也深有体会:“青岛一点不缺少艺术创作的人才,愿意自己闷头干事的艺术家有很多,但他们苦于没有平台,有才华和独立精神的创作也缺少展示的空间,应有更多更具开放包容力,不讲求门户与出身的展览展示活动,将这些进行着好玩儿有趣的艺术创造的人们挖掘出来。城市里有趣的人多了才更有活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岛所欠缺的其实不是艺术家,而是一个自然生发、良性运作的当代艺术生态。在刘传宝看来,这一良好的艺术生态不仅拥有富有创造力的有趣的艺术创造生产者,还应有若干高端的专业性的文化艺术机构和艺术场馆,专业的策展人群体,以及有关艺术的专业传媒。而这些都需要用漫长的时间去滋养和建构。

不仅是点燃一个火把,还要让它持续燃烧

上周末,西海美术馆刚刚发布了最新的艺术互动计划——美学分享课,11月6日起,美术馆开启了馆校互动模式,首先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团队建立合作,开讲当代艺术。

自今夏开馆以来,这家美术馆始终是这座城市的焦点,人们期冀它给予城市超越一场展览的内容。而馆内陆续推出的针对艺术家、儿童和周边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的专项开放项目和艺术体验互动显然并没有让人失望,美术馆正在打造公众美育学习交流的品牌空间。

当代艺术在这座城市在以某种温和的步调不断演进。今年首届青岛国际艺术年展,林继昌和吴震寰两位国内知名艺术家、艺评人也首次应邀担纲了年展的学术支持。熟悉青岛当代艺术现状的林继昌将年展看作是当代艺术的火把:“我们要点燃这个火把,让它持续不停地燃烧。灭了再点燃,这样你所做的这件事情就会被更多的人关注到。他们会说,‘看,有人在点火了,而且火把不熄。’”

西海美术馆的开启,各路艺术家、策展人和展事纷至,忽然之间,如此火爆的当代艺术氛围,让林继昌倍感意外,“这表明青岛具有与其他城市不同的不一般的艺术繁育的土壤。”吴震寰则更看重城市中人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在山东这样一个传统艺术深厚的大省的一座城市来开启当代艺术年展,原先他以为会有些吃力,然而青岛艺术家与观众的态度让他感受到青岛对于新事物的接纳和包容度。在他看来,这正是一座国际化城市理应具有的姿态。“当代艺术是一个以原创、新奇和革新而自豪的领域。我们不应忽略作为一个高度信息化、国际化的当代人的更广阔的诉求,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城市国际化水平和未来面向的直观体现。”

创造城市与世界连通的机遇

也是在上周,青岛黄金海岸线的“新地标”海天云上艺术中心,一场“超视角:科技+艺术展”开启,而它的总策划者是青岛籍艺术家徐娟。一年前,她曾经主持策划了让青岛人引以为傲的老城区建筑灯光秀。而这次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展览则具有双重意义:以369米的海天·云上艺术中心的超高视角,不仅可以俯瞰整座城市,同时也进行了一次新维度的有关城市文化艺术的多元跨界探讨。这也是这次展览采用“超视角”主题的缘由:从宏观视角到微观视角,从垂直视角到多维视角,“超视角”打破惯常经验和认知,带来有关艺术和城市的新的可能,它们是关于城市未来的想象和塑造。

这赋予我们对于当代艺术的全新认知,徐娟表示,作为2021青岛创新节的创意总监以及海天·云上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的成员,她之所以力荐并参与策划此次《超视角:科技+艺术展》,是希望在目前国内海拔最高的美术馆,以青岛应有的城市文化态度和创新决心,带来一场全新的视觉艺术盛宴。而这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有对认知的挑战以及对当下和未来的想象和思考。

2021年,林竹在“青岛国际艺术年展”的策划文案中写道:“在人类活动信息交流和流动性高频、全面展开的当今社会,地域和城市之间的辨识度已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模糊。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一边更加希望加入世界一体化的交流,一边又希望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城市的完整形象,寻求一种平等的、有存在感的对话和认同。因此,城市概念、文化面目的发掘、建构和传达就显得尤其重要。”

正如艺术家们所言,艺术是城市精神气质的表征,城市所欠缺的正是文化艺术所彰显的精神性,是广场绿地之外精神维度的填充。品质的生活需要精神的依托,文明推进首先要看精神的逍遥,当代艺术提供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世界性的命题,任何门类的媒介都可以介入,用以传达人们的文化思想,而它的核心是创造,而这创造了城市与世界连通的机遇。

记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