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移动文物可“望”也可“即”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4-02-20 11:32
目前青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550处,经过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这些历史建筑和文脉遗存等正在创造文旅消费“新增量”——


■王统照故居现已修葺一新,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王 雷 摄

  在你心中,文物是什么?

  是博物馆里“正襟危坐”的古物,还是图书馆馆藏的历史文献?凡此种种,似乎都“自带”可望而不可即的疏离感。其实,你“打卡”下午茶的老房子、晚上看演出的音乐厅,也是另一种文物。

  据悉,我国目前拥有57处世界遗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565家;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自2023年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后,目前,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已经陆续参照建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录与实有名录的工作方法,组织全面归集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件,建立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录。

  近年来,青岛完成了一批以重要历史建筑为主体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工程。2023年10月颁布的《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从山水环境、整体格局、城市风貌、建筑艺术、多元文化五大方面规划总结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成为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鲜活样板;获批国家文物局“文物预防性保护试点项目”的《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预防性保护方案》已顺利推进,完成修缮工作,可谓“老房有喜”;更多不可移动文物加入城市文旅超级IP矩阵,焕新、绽放,培育“旗舰劲旅”,创造文旅消费“新增量”。

  让“老文物”绽放“新活力”

  不可移动文物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是针对可移动文物而言的。一般来说,“古迹”称为“不可移动文物”,确定其被保护的对象称为“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目前,青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总数已达到55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各区、市文物保护单位337处。”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李守相介绍,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保护单位犹如一颗颗珍珠,串联并厘清了城市文明发展脉络。

  青岛是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拥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青岛目前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大关近代建筑、天柱山摩崖石刻、崂山道教建筑群、琅琊台风景区、东岳石遗址、三里河遗址、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板桥镇遗址、西沙埠遗址、即墨故城遗址及六曲山墓群、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万字会旧址等皆属于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文化地标。其中,德国总督府、天主教堂、国际俱乐部旧址、水师饭店等中山路老城区一带的欧式老建筑以及八大关和太平角的236处单体建筑,统称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保护历史建筑、更新历史城区是当下的热词与“显学”。青岛市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确定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一号工程”,以重聚历史城区人气、提升老城发展能级、辐射全市发展,打造兼具历史文化风情和活力时尚元素的特色街区与5A级景区为目标,通过片区试点和产业导入,探索城市更新机制,培育产业发展集群,打造“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时尚感和烟火气相得益彰。作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核心地段,中山路和大鲍岛曾是最有人气的老街,是无数青岛人的集体回忆。随着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的持续推进,老城区的欧式老楼、百年里院和转角的咖啡店、沉浸式演出巧妙融合,老街区链接为历史与未来完美的约会点——“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浪漫的,城区始终是有魅力的”。

  始建于1901年的安娜别墅是一幢百年德式洋房。如今,其已成为一座爱情见证城堡——“一站式”爱情艺术中心。这里有青岛市首家浪漫婚恋颁证厅,有瀑布般倾泻而下的玫瑰,有不时奏响的浪漫音符,有为爱情打造的情侣下午茶,还有专门为情侣拍照的专业摄影师,与其近旁的海誓山盟广场一起,成为情侣必至的网红婚恋文化地标。“安娜别墅开业一年多来,已接待30余万人次,单日最高峰值达到5800人次。为保证消费者有良好的体验感,采取限流后每天客量在1000人次左右。”海誓山盟文旅董事长李晓洁介绍,安娜别墅浪漫怀旧的情调对于时尚的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别墅内设置的婚姻登记处、永恒之翼、幸福之路、爱情天梯、玫瑰花瀑布、水晶礼堂等,更是深受年轻人喜爱。

  “活化”和“开放”正在成为文物古建领域的关键词,将文物焕新为文旅产业的新赛道,成为各地特立独行的文化符号。在青岛,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建筑和即墨故城、齐长城等古遗址,一大批珍贵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成为讲好革命历史故事的“活教材”。市文化和旅游局红色文化与革命文物处处长张军介绍,青岛市现有革命旧址文物44处,其中,重要机构、重要会议旧址18处,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墓地6处,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遗址、遗迹6处,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事迹发生地或烈士墓地2处,近代以来兴建的涉及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纪念碑(塔、堂)等纪念建(构)筑物12处。重要机构、重要会议旧址数量最多,是青岛市红色文化与革命文物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据悉,目前这些红色地标已经被串成八条有故事的革命文物路径游主题线路,让红色文旅更有意义也更有新意。

  让文物的“活”与“火”双向奔赴

  老建筑具有不可再生的珍贵价值,是城市记忆留给当下的“信物”,是城市的另一种乡愁,更是城市气质、品质、特色、特征的重要标志。善待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和文脉遗存,映衬出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也彰显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很多名人故居虽然只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为拥有别样的历史样貌和传奇的历史故事,成为更被关注的一种特殊文物。去年以来,青岛市名人故居集中的市南区与市北区突出文脉传承、推进文化回归,加快了有关故居的修缮与开放步伐。目前,位于市北区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王度庐故居修缮工作进入收尾阶段,王垿故居已启动修缮施工。市南区在去年全力推进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工作,王统照、赵太侔等5处名人故居全面完成保护修缮,2024年将全部对外开放。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遗产则是这灵魂的载体。名人故居开放尽管是一栋老建筑的活化利用,但带动的却是一片地域体量与文旅辐射力的文化街区的发展。王度庐故居、王垿故居所在的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长山路街区,现有88处里院建筑,片区内文物建筑28处,风貌建筑388处,一般建筑82处,共计498处建筑。除了位于宁波路4号的王度庐故居,陵县路25、27号的王垿故居,还有刘子山别墅群、杨家大院等知名建筑。

  王统照自1926年3月开始定居观海二路49号,先后居住近30年。在这里,他为青岛留下了诸多美文与佳话。王统照故居所在的观海二路49号建筑位于观海二路道路东侧,背靠观海山公园,占地面积856.31平方米,建筑面积225.26平方米,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观海山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目前,王统照故居已修葺一新,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文脉因“守正”而赓续,文化有“出新”方致远。位于太平湾畔的八大关曾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据了解,八大关近代建筑群近三年年均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属于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丰富的外来游客高密集区域。获批国家文物局“文物预防性保护试点项目”的《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预防性保护方案》已顺利推进,于2023年完成修缮工作,可谓“老房有喜”。

  八大关近代建筑见证了青岛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该试点单位规划布局合理、科学,是中国近代少有的较早采用西方城市规划体系建设的城市别墅区,其严格的建筑管理规定使整体空间秩序统一,加之不同建筑思潮、流行风格与元素,形成了统一多样的美学风格。这里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系统完整的保护区划范围,还是青岛城市核心历史文化街区,内容丰富、价值重大,基础条件好、管理实力强,面临的问题复杂突出,具有设立试点单位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

  “本次方案选取为试点单位的18处文物建筑,分别为太平角一路17号、太平角一路23号、太平角一路21号、湛山二路2号甲等18处院落,占地面积共约2.6公顷。”青岛太平湾万博文化传媒中心总经理王开生介绍,八大关近代文化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试点,基本上属于太平角区域的“万博汇”项目。一直以来,这些珍贵的建筑多是铁门紧闭,市民游客难以近距离体验其中蕴含的丰富历史及异域文化。这样的现实状态,影响了该区域旅游价值的发挥。

  7年前,“万博汇”项目启动后,一栋栋老建筑通过引入新经济、植入新业态等方式,实现了活化利用。2023年夏天,太平角火爆“出圈”,在年轻人热衷的社交平台,到太平角的老建筑里喝咖啡、住民宿、拍靓照成为暑期最热门的“打卡”方式之一。“为了给游客更好的体验,我们不得不采取限流的方式来应对。”太平角18号主理人林雪介绍,太平角的火爆超出她的想象。2023年国庆假期,她们的庭院演出更是“一票难求”。“实在太火了,很多‘求加塞’的亲友不得不站着看完了演出。”林雪说。

  青岛历史学者刘逸忱多年来一直重视老建筑的文化历史挖掘,也关注老建筑的保护。他认为,老建筑在得到应有的促进和保护过程中,需要既有“严苛的保护”,又有“科学的利用”,老建筑和新生活相得益彰,才能真正达到“有机更新”和“精彩延续”。


记者: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