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做大做强13条产业链

——五论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1-01-06 13:42

本报评论员

城市竞争,关键在产业;产业竞争,核心是产业链。只有全力做大做强13条产业链,在延链、补链、强链上进一步提速,青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不断进位争先。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商务服务、现代海洋、高端化工、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高效农业、高端装备,这13条产业链是青岛对产业变革趋势的主动把握。创造性建立的“五个一”工作协调机制——每条产业链由1名市级领导牵头,1个专班推进,1个智库支持,1个协会搭台,1组银行助力,则为13条产业链的快速崛起搭建起良好的生态。去年以来,美锦氢能科技园、上海电气风电产业园、钢研新材料、集成式智能传感器、惠科半导体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已经在改写青岛的产业版图,今年青岛更要拿出只争朝夕的状态,围绕做大做强13条产业链,全力以赴在项目招引、签约、落地、开工、投产上展开强大的攻势。

要加强重点项目储备。要逐条产业链分析如何延链、补链、强链,研究透产业链上需要招引、培育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特别是要抓好引擎性项目、关键配套项目的招引储备,在关键“穴位”上下足功夫。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四新”经济项目的储备力度,衡量项目不仅要看规模、看结构,更要注重项目的成长性、引领性和未来价值产出。

要重点发力项目招引。继续采用“顶格战法”,各级“一把手”要在项目招引一线,参加推介会、策划大项目、开拓项目源,顶格协调解决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化推进社会化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发动行业商协会、中介机构等招商力量,组建更多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招商公司,利用好招商资源信息化社交平台和“双招双引”重点项目调度平台。

要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对签约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压实责任,全程都要有专员跟踪服务。建立重点项目审批核准快速通道,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项目立项、用地、规划、环保、施工许可等手续快速办理。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强化资源要素统筹,提速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效能。要以建设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为契机,加快实施“标准地”改革。

要强化全程督导落实。要细化项目招引、投资增长、结构优化等目标,建立年度重点任务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和奖惩措施。要全面落实13条产业链统计监测制度,跟踪掌握重点产业发展质量,随时发现问题,随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

要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技术,工业互联网是13条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抓手。每一条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都要与卡奥斯共建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细分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形成规模并占领市场。要加快编制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指标体系,加大对各类泛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行业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要聚焦培育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加快引进一批5G、人工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引领性产业项目,赋能城市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城市间的追逐已呈“白热化”,非但不进则退,慢进也会退。很多时候,“努力奔跑,只是为了留在原地”。青岛只有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加速突破期这一时间窗口,用13条产业链重塑城市产业格局,才能不断放大优势,为城市拓展出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