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搞活一座城”汇聚更强大“代表力量”

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报到侧记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1-01-12 13:48

■出席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集中乘车到府新大厦驻地报到。 傅学军 摄

奋进正当时,砥砺再扬帆。1月11日上午,出席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们陆续抵达府新大厦、湛山花园酒店、颐海花园酒店向大会报到。参会代表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到达驻地,报到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的心声中,无不充满着对青岛乘大势、快发展的热切希冀。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青岛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与有荣焉。这次参会我一定履好职、尽好责,为青岛未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市人大代表、山东海康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军说:“我今年带来的是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建议,希望切实提高城市垃圾处理实效。”

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加快新基建、新产业发展步伐,是青岛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的工作重点,代表们也予以高度关注。

市人大代表、青岛百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红告诉记者,这次会上他带来关于加速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建议。他表示,非常支持、非常赞同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希望能多出台一些相关的人才、产业激励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大力向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用良好的发展生态引领广大企业勠力同心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常委魏文选认为,目前,各城市都在抢占新基建发展的先机,青岛也要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加快做好新基建的布局与发展,抓好落实。市人大代表、青岛赛瑞达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立禄则建议,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招商力度,推动青岛半导体、芯片制造等抢占产业制高点、走在全国前列。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青岛的发展诉求之一。对此代表们也带来了深思熟虑的建议。市人大代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克厚说,青岛应该在如何放大海洋优势上做好文章,通过科技创新,攻克“卡脖子”短板,在颠覆性技术上下功夫,不仅实现“弯道超车”,更要“换道”,实现突破性引领发展。要在营商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上下功夫,让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愿意投身海洋科研、海洋经济之中。市人大代表、青岛万国云商城市创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常万军建议,要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做强海洋大数据收集、应用。

青岛提出,要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对此,市人大代表、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中华体会很深。他说:“青岛尚有一半人口在农村,乡村振兴工作也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青岛的农村人口进一步增收、富裕起来,才能更加符合青岛的城市定位。会上,我将就此提出建议。”

碳达峰、碳中和是近一个时期的高频热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当务之急。市人大代表,青岛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海滨建议,通过推进市区供热“煤改气”项目、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工作、鼓励燃机电厂项目建设等措施,提高我市天然气利用水平,加快能源结构的“无煤化”进程,助力低碳经济发展。

民生是每年人代会上代表们关注的热点领域,今年也不例外。市人大代表、青岛易特优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廷勇带来了“增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的建议;市人大代表、青岛市即墨区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王文华则希望能够加大老旧小区健身器材投放力度,不断满足群众日常健身需求;市人大代表、上合实验初中副校长赵燕提出,要结合疫情防控,多方共同发力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意,代表们聚焦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建可行之言,献务实之策,并就热点话题和自己关注的议案建议交流探讨。接下来的会期中,代表们将履职尽责、凝心聚力、共商共议、献计献策,共同推动青岛发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把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的美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