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方便温馨之城,让青岛更美好

——市政协委员围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言献策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1-01-15 13:56
热点聚焦
▲市政协委员鼓掌通过有关决议。
杨志文 摄
▲大会闭幕后,市政协委员步出市人民会堂,信心满怀地投入到新一年工作中。
杨志文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王冰洁

随着青岛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高品质都市空间格局日渐完善,一批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启动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提速增量,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先后跻身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一体推进,加快打造方便、温馨之城。围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市政协委员们展开了热议。

探索特大城市二次发展新路径

住建部2020年12月31日发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青岛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29.48万人,位列全国第15位。从常住人口规模来看,青岛已经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市政协委员、市社科院城市所副所长冷静认为,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青岛应通过全局谋划、系统控制、精细管理等统筹式规划管控方式,树立“在城市上建城市”理念,探索存量与增量空间相融合的城市有机更新路径,创新控制土地成本的开发模式,推动空间高效集约复合利用,严格控制大拆大建、高成本补偿,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探索特大城市二次发展新路径,打造有温度、有气质、可阅读、可触摸的品质之城。

冷静表示,应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贯彻落实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把为市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作为鲜明主题,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为市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

一直以来,老旧小区改造、老城区有机更新都是民生关注的热点。近两年,我市已分两批对近60处老建筑实施“红瓦修复工程”,启动对大学路、沂水路、广兴里周边等片区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示范带动全市老街区整体复兴,老城区被赋予活力时尚方便温馨的新气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青岛计划改造老旧小区2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居民的生活福祉,让市民对城市生活更有自豪感和幸福感。健全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十分重要。”市政协委员、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许从宝建议,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规划许可、建设经营等多路径的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体系。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居民出资、通过金融政策助力老旧小区改造,弥补政府建设资金投入的不足。改造中,应借鉴上海、深圳等地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将智慧、公益等社团特性融入改造工作中。如,同济大学在上海四平路睦邻中心,通过社会公益服务供给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弥补了个性化社会化服务供给中政府缺位的问题,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建立了动态、可持续的社区改造系统。

一座现代城市是否有特色、有内涵,不仅要看这座城市有多少高楼大厦,更要看其是否承载了优秀的地域文化,看其是否保存了丰富的有价值的历史遗产。“老旧建筑对丰富城市形象有着积极作用。要找准城市发展与古建保护的平衡点,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挖掘老旧建筑的人文价值,助力青岛城市形象和品质提升。”市政协委员、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德才认为,对一些富有建筑特色并且年代久远的建筑予以保留。保留下来的建筑改造要“内外兼修”,即外立面改造和内部结构改造同时着手,对建筑进行“恢复性”和“保护性”修缮加固;内部结构改造主要是升级居住功能,增设取暖设施、卫生间、光伏节能设备等,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改造后的建筑尽量让原住民继续居住,用生活常态延续的“烟火气息”,让“邻里亲情”与老建筑一同保留。游客除了赏游建筑艺术外,也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高效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2019年以来,青岛抓住新兴产业投资机遇,加快发展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2020年,《青岛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布,以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的形式,向“新基建”的城市竞速赛发起新冲击。

5G基站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头羊”,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育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目前,青岛已建成5G基站1.2万座,5G网络连续覆盖规模和质量均全国领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建5G基站5000个以上,打造10个5G全覆盖全融合应用园区。市政协委员、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琦建议,推动5G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应用,推进设备制造、终端研发、应用开发以及高端芯片研发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5G全产业链布局,形成运营更加智能、制造更加精益的产业生态格局,赋能青岛城市品质提升。

在特大城市运行中,城市治理是一项庞大、复杂、开放的系统,治理水平关乎城市品质。“当前,城市治理还存在着一些短板,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公共服务产品离市民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市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杜启振认为,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青岛要向“服务型政府”典范城市深圳学习,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末梢治理作为精度提升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紧盯城市治理方方面面,从细处着手,打通堵点、理顺机制,把城市治理的成果落实到群众切身感受上。要加强“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运用,向国内“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杭州学习,建设“城市大脑”,实现“问题发现智能化、处置流程标准化、核查结案闭环化”,提高城市运转效率,增加文明城市的智慧成色,提升城市的法治化、智慧化水平,形成城市治理新效能。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