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扰,2879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4-10-30 10:57
青岛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推出7个方面13条实招硬招
 
 

  本报10月29日讯  2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了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相关情况。第三批惠企措施从环评审批、大气管控、执法监管、问需于企等7个方面提出了13条实招硬招,并将围绕惠企措施制定政策“明白纸”或专属“服务包”,增强政策的普惠性和指导性,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项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环评审批是建设项目依法开工建设前必须完成的重要一环。如何实现再提质、再提速?青岛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在事项办理上并联提速,一般建设项目与海洋工程(或辐射项目)环评实施“合并办”,环评审批与入河排污口审批(或入海排污口备案)“同步办”,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一体办”;辐射安全许可与放射诊疗许可跨部门“联合办”,建立跨部门联审联办工作机制,通过信息互通互享、联合现场勘验、同步审核材料、同时发放许可证等举措,实现“同步受理、同步推进、同时发证”的审批协作新模式,更加快了项目落地投产运营。

  一般来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复杂、耗时较长、成本较高。青岛积极开展环评审批方式改革,不断扩大“简化环评”试点区域。今年新增城阳工业园、西海岸新区交通商务区等5个已开展规划环评(区域评估)的园区,试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等改革举措,入园同类型建设项目在办理环评手续时,各建设单位可以共同编制一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环评审批部门出具一个批复意见;一次性告知其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承诺其符合审批条件,由生态环境部门作出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决定。

  护航经济发展,服务是关键。新质生产力项目环评“再提速”,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扩大重点项目“攻坚帮扶”范围,除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城市更新建设“三年行动”项目外,对新质生产力项目、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民生基础设施项目也提供环评政策、程序规定、环评审批注意事项等“提前服务”和明确环评审批服务联络人员、提供审批咨询“一对一服务”。另外,生态环境部门开放“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公众端,企业在平台选址、输入项目基本信息后,系统可为企业进行初步研判产业政策符合性、园区准入、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等,服务企业前期项目策划,辅助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编制环评文件。

  “无事不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原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赵澎在发布会上介绍,为了支持企业发展,生态环境执法部门不断探索创新执法方式,差异化执法监管实施“再扩容、再提质”,将2879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实施“无事不扰”式监管,让守法中小微企业获益。对于正面清单内企业,不主动进行现场执法检查,被列入辖区组织的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围的,通过执法一体化平台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

  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搭建了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系统,全面整合排污许可、在线、危废、建设项目数据,建立起内容全、精度高的执法数据仓。创新开展正面清单企业“自巡查”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实行线上推送、线上整改、线上复核,实现了“问题发现—及时处理—解决反馈”的线上闭环执法,减轻企业迎检负担,又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今年以来通过开展“自巡查”,已派发任务4316个,指导企业整改问题235个。

  通过“线上+线下”的双线联动模式,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充分利用无人机、自动监测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等智能手段,进行线索摸排,组织执法骨干、监测骨干、在线专家、行业专家等进行“线上”线索研判,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对“线上”线索研判存疑的问题,同步开展线下核查,帮助企业精准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并针对性提出整改措施及方案,以专业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助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园区企业危险废物处置一直是个难题,生态环境部门支持产业园区等开展危险废物统一管理,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统一管理制度体系,由产业园区管理单位在青岛市危险废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注册一个账号、统一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合同、对产业园区产废企业的危险废物进行统一系统化现场管理、统一对接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将产业园区危险废物规范转移处置,帮助企业解决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困难。


记者: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