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城”青岛:情系深蓝,共谱军民鱼水赞歌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3-04-23 14:51

■日前,海军军乐队在青岛海军博物馆举行海军军乐行进表演。

■今年3月,青岛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部基地揭牌成立。

■青岛源源不断推出包含荣军街、荣军联盟、荣军通、荣军商城等16个子品牌的“荣军矩阵”。

■青岛国际机场设立退役军人优待项目,为退役军人提供优先服务。

 

  四月的青岛,春潮涌动,碧波万顷。

  今年,海军成立纪念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以青岛为主要场地组织举办。一艘艘“深海利剑”劈波斩浪,人民海军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青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4周年,也是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74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深刻指出,双拥运动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作为人民海军发展壮大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海军官兵与青岛人民携手并肩、不懈奋斗,共同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同步发展的华彩乐章。

  聚力强军兴军,筑牢国防军队建设坚强后盾

  1950年9月9日,海军青岛基地正式成立。自此,青岛与海军结下不解情缘。

  青岛作为海防重镇,我国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第一支核潜艇部队都在青岛诞生、起步、发展,新中国第一次海上阅兵在这里举行,第一艘航空母舰在这里驻泊,诸多“第一”见证着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也在青岛留下了无数人民海军的深蓝印记。

  2013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首次靠泊战略母港。为确保航母早日进驻母港,2008年,青岛启动战略母港周边村民搬迁工程,6个村1429户村民一年内全部搬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田里不留一个坟头,村里没留一间民房,港湾不留一条渔船,百姓没有一个上访,打造了搬迁工程的“青岛奇迹”。

  6个村子的安置区就是现在的“六和社区”。六和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本荣说:“把家乡贡献出来,给中国第一艘航母做基地,建设好战略母港,我们感到自豪,也很光荣!”

  如今,六和社区所在的古镇口已经形成了包括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园区,不仅推动了部队战斗力提升,也让从海边搬到示范园区的乡亲们享受到了双拥工作带来的红利。

  2016年,海军小镇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珠山山谷东北麓拔地而起。这是一座由青岛划拨最美地块、海军投资建设的社会化保障示范小区,占地251亩,建筑面积约8.1万平方米,投资约2.2亿元,建成公寓房1218套,已被打造成为海军官兵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和军队社会化保障示范工程。

  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满足战略母港官兵生活需求,青岛地方政府不仅从财力、物力支持部队建设,同时还吸纳、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港区建设,在母港周边配套建设了海军公园、海军小学、海军中学、海军融合医院及军队社会化服务保障中心。

  除了战略母港配套工程建设外,青岛还在风景秀丽的崂山风景区西麓、环境优美的世博园旁,建成了世界一流、国内最好、教学设备最先进的军事院校——海军潜艇学院,为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和安置大市,青岛已连续9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最佳海湾筑军港,最美地块建营房,最优儿女穿军装,最好保障献国防”的新时代拥军“青岛理念”深深融入城市血脉之中,根植于军民心灵深处,镶嵌在广袤的“红色沃土”之上。

  服务保障重大活动,擦亮“海军城”城市名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次次提振中国心、民族情、强军志的重大活动在青岛举办,让军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海上阅兵,到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再到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以及中俄联合军事演习,青岛不仅是海军重大活动举办的首选地,更是海军发展壮大的见证者。

  2019年4月,青岛成为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主场,来自61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13个国家的18艘舰艇远涉重洋,汇聚黄海,共贺人民海军70华诞。

  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青岛举行的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水中蓝鲸蹈海,海面战舰驰骋,空中战鹰呼啸,陆战队员精锐列阵……规模空前、精彩纷呈的新时代海上大阅兵,把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庆典推向高潮。

  为迎八方宾客,青岛做足了准备。创造性提出“部队为主、我不为辅”工作理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52个专班,抽调260人集中办公,全力做好安保维稳、接待保障、宣传舆论、交通环境、食药卫生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服务保障各项任务,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军委首长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青岛以同样的政治担当,圆满完成中俄联演、“鹰击48”、西太海军论坛多国海军活动、“和平使命—2005”演习等多项军队重大活动的保障任务。

  今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海军以“扬帆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以青岛为主要场地组织开展海军成立纪念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在青岛海军博物馆举行致敬人民海军英雄仪式,开展舰艇开放活动,举行海军军乐音乐会,组织“战舰与城市”论坛和“海疆万里行”海防教育等双拥共建活动,全面反映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海军逐梦万里海天的新气象新风貌,充分展示人民海军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新作为新成就。

  解决“急难愁盼”,双拥共建融入城市血脉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厚爱。

  从硝烟烽火中一路走来,拥军支前这一优良传统的生命力,在青岛赓续传承。

  多年来,青岛军民全力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顺利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目前正向着“十连冠”的目标发起冲刺。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化军政军民团结,持续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将双拥工作纳入青岛的未来发展蓝图。

  从1992年起,青岛一直坚持军地联席办公会议的传统,并在全国率先制定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集中办理军地互办实事项目1000余件。2022年军地联席办公会议确定的军地互办实事共26件,全市累计投入资金6800余万元,办结率100%,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2023年,青岛确定军地互办实事29件,涉及部队基础设施提升、保障官兵日常生活、军地携手共建美丽青岛、维护军人军属权益等方面。

  近年来,青岛不断完善双拥工作体系,倾情解决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

  做好军人安置工作,让部队官兵不为退役安置担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安置”办法,2022年度符合条件的转业军官100%安置到行政岗位,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00%安置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做到安置率、报到率、满意度三个100%。出台26条退役军人稳就业举措,设立退役军人专项公益岗位,兜底保障2.4万名下岗失业退役军人基本生活。建立军创企业联络服务机制,成功引进落地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军创企业2家,新增军创企业860余家。2022年度为军创企业发放创业贷款8307万元,贴息816.3万元,全省第一。

  做好军属就业工作,让部队官兵不为家属就业分心。坚持青岛特色的“随调随安置”原则,对行政事业编制随军家属按照“专业对口、身份一致、就近就地”的办法,全部定向安置到位。

  做好子女入学工作,让部队官兵不为子女教育忧心。创新“政策+协调”工作模式,确保“军娃”就近就便享受优质教育。出台军人子女入学联络员制度,4年来,410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入学优先政策。

  为了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青岛市退役军人局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1800余件难题愁事“清仓见底”,将退役军人“盼的事”变成“干的事”。深入开展“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专项行动,全市36万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一人一档”“一人一卡”“一人一策”,通过登门送温暖、重点援助献爱心等专题活动,发放各类慰问金5000余万元,对1600余名退役军人实施解困帮扶,努力满足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广大驻青部队官兵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作出了重大贡献。青岛地铁、胶东国际机场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得到了驻青部队的大力支持;奥帆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在驻青部队配合下,成功完成保障任务;在扶贫帮困、抢险救灾、浒苔清理、疫情防控的一线,驻青部队官兵始终冲在最前面,树立了人民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光辉形象,军民鱼水情谊更加深厚。

  倾情爱军荣军,尊崇军人成为社会风尚

  军人身许国,全民尊其家。青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双拥氛围,精准落实优待抚恤各项政策,培育尊崇军人的社会风尚。

  ——优抚机制更显尊崇。青岛在全国率先实施优待目录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发布2022版《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目录清单》,优待项目总数达208项,优待范围涵盖荣誉激励、民生保障等8个领域,较2021版增加39项,其中胶东国际机场优先登机、“荣军康养”工程等14项属全国首创,把尊崇优待细化落实到36万人每个人身上,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更有切身感受到的尊崇和荣光。

  ——优待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连续第18次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全市及时足额发放抚恤定补资金3.9亿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78亿元。投入5000余万元提高1.8万名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水平。投入2700余万元为3488名优抚对象提供专属养老服务。为256户农村优抚对象实施危房改造,优抚对象各项待遇水平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服务水平创标提速。我市获批退役军人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城市,确立返乡欢迎、集中报到、服务规范等96项标准,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983家,全面推行延时、预约、上门和跟踪“四项服务”工作模式。启用“军人退役一件事”集成服务,实现部门联办、掌上通办、限时快办,为退役军人服务跑出“加速度”。

  ——尊崇氛围日益浓厚。坚持开展“走访慰问、演出活动、荣军实事、氛围营造、走进军营”五大系列20余项拥军优属活动,顺利完成建军节、海军节、空军节、辽宁舰入列10周年、护航编队启航、情系边海防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积极开展“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和“绘忆英烈”活动,为126名烈士寻找到亲属或安葬地,百名英烈画像展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网络点击量近1000万。开展了清明代烈属祭扫、青岛解放日、红色文化进校园、“红色九月”系列活动,全市300余万人参加了各类纪念活动,践行了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英烈的铮铮誓言。

  ——荣军品牌成为样板。坚持“荣军矩阵”工作法,运用平台思维,以荣军卡为支点,源源不断地推出包含荣军联盟、荣军通、荣军商城等16个子品牌的“荣军矩阵”,撬动社会资源为退役军人提供优惠3.4亿元。其中,为退役军人节省交通费用超过1亿元,近万家企业、商家积极加入“荣军联盟”,提供专属优惠3000余万元,“荣军康养”工程为1.8万名重点优抚对象开通专家就诊绿色通道、优惠入住养老院等“四优”服务,“荣军通”办理人数达2.5万,为重点优抚对象节约宽带、收看电视等费用3400余万元。目前,“荣军”系列品牌已成为全国退役军人系统的“青岛样板”。

  “青岛市连续9届被评为双拥模范城,拥军优属的理念早已铭刻在全市双拥工作者的内心里,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孙刚说,青岛将持续加强与部队的协同配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上开辟新路径,在解决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急难愁盼上实现新突破,军地携手相互托举、相互陪伴,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双拥新篇章。

  春潮澎湃起,正是扬帆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必将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砥砺前行,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新征程上,以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深厚伟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