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扎牢人民幸福的社会保障网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8-06-05 10:12
五年多来,我市多项社保待遇连年上涨,多项保险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社保智慧服务大厅内景。
■护工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
■我市市民获签首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社会保障是关乎民生福祉的伟大事业,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我市社保部门紧密围绕社会关注的“焦点”、百姓关心的“热点”,找准社保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全力推进建设“惠民社保、温暖社保、智慧社保、可持续社保”,惠民政策举措越来越多,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兜起了百姓“稳稳的幸福”。2017年全市社保基金收支总量达到1200亿元,社保制度覆盖城乡约860万参保人。

更加公平的制度保障

兜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多亏政府出台的好政策,为我减少了陪护姐姐和母亲的压力,也减轻了我们家庭的经济负担。”于文娟的大姐自幼患有脑膜炎和小儿麻痹症,长年卧床,六十多年来都是由母亲一人照顾,然而不幸的是,2015年底,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得了肺炎、胆囊炎,还成为一名失智老人。照护两位病人的重担全都落在了于文娟身上。

眼看就要被拖垮了,多年的积蓄也即将耗尽,就在于文娟陷入困境时,她得知城阳社会福利中心可以接收失能、失智人员,于文娟为姐姐办理了“医疗专护”,为母亲办理了“失智院护”,不仅解决了二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问题,还节省了一大笔护理费用。

于文娟所享受到的实惠和便利,来自青岛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2年我市在全国首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着力解决老龄化形势下失能失智人员“老病并存、照护困难、医疗费高”等问题,填补了国内制度保障的空白。2016年青岛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革新,今年4月1日,在原医疗护理基础上又将基本生活照料纳入制度保障,建立了“全人全责”新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保障内容上,继续完善医疗护理服务,重点提供技术性较强或家庭照料者不能独立完成的助浴、助便等60项内容。在保障模式上,从单一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向整合式照护服务模式转变。参保人发生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费最高报销90%,不仅解决了家庭照护难题,而且大大降低了家庭经济负担。2012年至2017年底,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惠及5万多名失能失智老人,资金支出近15亿元,其中1.5万名老人有尊严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

按照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我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对全市各类群体和人员进行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管理,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2017年底,我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0万人,比2012年底增加了124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4万人,比2012年底增加了54万人。稳妥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双制并轨。

不断完善农民工相关保障制度,有效保障农民工享有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权益,农民工参保缴费人数从2012年底的74万人增加到2017年底的105万人。大力推进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实现新建和在建工程项目双100%参加工伤保险。出台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兴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激励政策,减轻这一群体缴费压力,积极引导连续参保,2017年底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突破60万人。

青岛在全国较早建立了城乡统筹、公平普惠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近400万原新农合参保人员纳入全市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和城镇居民一样按照缴费档次享有医疗保险待遇,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年最高保障额度由原来的20-4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近100万元。农村居民用药报销范围由原来的900种扩大到现在的2800种,门诊大病病种由原来的数量少、不统一扩大到现在的56种,原来城镇职工享有的大病医疗救助、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也覆盖到了农村居民。近年来,我市连续调整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逐步向“一制一档”过渡,推动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公平统一的医保待遇。2017年底,我市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到347万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98万人。

更加可靠的待遇保障

增强百姓的实际获得感

平度市崔家集镇村民刘杰,今年35岁,因罹患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一家人常年“吃低保”。提起儿子的病,年迈的老母亲愁容满面地说:“就是砸锅卖铁也治不起。”去年一年医疗费就高达100.5万元。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但幸运的是,刘杰赶上了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多层次保障政策,三个保障层次一共报销了84.6万元,占总费用的84.2 %,加上民政救助和社保精准扶贫政策,全年负担不到2.9万元,个人自负比例不到3%。多种保障机制综合叠加运用,形成强大的保障合力,为刘杰一家卸下了沉重的医疗费负担。

目前,我市构建起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年度保障额度达到每人100万元左右。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全面实施门诊统筹制度,职工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0%和75%左右,年最高保障额度分别为20万元和18万元。大病医疗保险方面,对超出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职工补助90%、居民最高补助85%,一年最高共支付60万元。全民补充医疗保险方面,对重特大疾病及部分罕见病患者需要使用医保目录之外、临床必需、疗效显著、价格昂贵的特殊药品和医用耗材进行补充保障,纳入品种、数量和覆盖病种为全国最多,报销比例达到80%。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全民补充医疗保险(原大病医疗救助保障)累计保障42.7万人次,支付保障资金10.5亿元。

对于市北区海伦路街道海伦路社区退休居民王宏志而言,这几年生活改善最明显的,莫过于年年上涨的养老金。“刚退休时每月还不到700块钱,现在一个月有3000多块钱了。”老有所养是民生获得感的重要内容。2017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涨”,给参保退休人员吃了“定心丸”。去年我市共计86万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各项养老待遇274.8亿元。另外,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财政补贴和基础养老金标准,基础养老金从2012年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2017年每人每月150元。

提高的不仅仅是养老金。

2017年,我市1-4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分别达到2815元/月、1000元/月、1818元/月,比2012年提高了34%、32%、7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2012年的44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67万元。

生育保险待遇实现了政策范围内“零负担”,通过生育支付政策有效引导大大降低了生育剖宫产率,2012—2017年共为31万名生育职工支付各项生育保险待遇60.5亿元。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脱贫精神,出台社保精准扶贫政策,将全市5.08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由财政全额补贴参加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实现双“100%”。2016—2017年,共为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发放养老金约7500万元,报销医疗费近3亿元。

更加智慧的服务保障 方便百姓顺畅办事

过去跨省异地就医,报销周期长、垫资压力大、往返奔波苦,2001年从青岛搬去苏州的曹先生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十几年间我住院30多次,每次都要自己先垫付医药费,出院半月后再将全套病历邮寄给青岛的亲戚,由亲戚拿到社保部门报销,整个周期有时长达2、3个月。”而如今,曹先生在苏州住院,出院时刷卡结算的同时就完成了报销,只需负担个人自付部分。

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承载着群众的深切期盼。2016年底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启动实施了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工作,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系统改造,全市符合条件的异地安置、长期居住、常驻外地、异地转诊人员顺利实现跨省联网结算。2017年底,通过国家结算平台结算异地医疗费1988人次,结算总额5176万元。我市已有78家定点医院接入国家平台,全面覆盖了全市三级医院和区县级医院。与此同时,我市还在全国率先研发了网络端、手机端异地医疗备案程序,进一步节省了参保人异地就医时间,提高了办理的便捷度。

“以后去药店买药、去医院看病都不用带社保卡了,手机支付就行。”今年3月的一天,到健联医院买药的辛女士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拿出社保卡刷卡支付,而是掏出手机,打开“青岛智慧人社”APP,使用电子社保卡扫码支付。青岛对社保卡持卡人基础数据库和实体社保卡进行全面创新升级,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人社”电子社保卡。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一直是我市人社部门努力的方向。此前在福州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我市市民获签首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打造集身份凭证、移动支付、经办服务、金融功能等多项功能应用于一体的电子社保卡,我市被确定为人社部电子社保卡试点城市。

自2013年底面向全市参保人广泛发行社保卡以来,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发放人群和区域城乡全覆盖,持卡人数覆盖99%以上的参保人群,基本实现人手一卡,发放数量居全省首位;全面开通社保卡102项典型应用,实现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社会保障一卡通”;联合市卫计委和医疗机构,推行社保卡作为就诊卡使用,让老百姓手持一张社保卡,便可享受挂号、就医、诊疗、结算、取药一条龙服务,实现“就医服务一卡通”;与市发改委、文明委、民政、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对接,实现社保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应用、医疗保险与民政救助一站式结算、住房公积金与人社信息共享查询,使用社保卡记载志愿者服务时间以及社保卡金融功能的广泛使用,初步实现社保卡“公共服务一卡通”。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我市大力推进“信息化、标准化、一体化”建设,搭建社保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今年5月,市社保部门与海尔集团开展政企合作,在全国首创大企业人力资源平台社保直连模式,实现业务数据实时交互、业务办理一键直连,将经办服务效率提高了10倍,有效节约了企业经营成本。落实国家、省降低社保费率政策,五项社保综合费率下降4.43个百分点,2012年至2017年累计为企业和职工减负138.2亿元,助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拓宽官方网站、手机APP、微信平台、自助终端等多种服务渠道,打通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市已开通社保网办的企业用户10万个、个人用户600万个,社保征缴业务全流程实现网上办理。全市共配置 300余台自助一体机,社保查询、缴费等110余项群众参与面广、办理频率高的服务事项均可使用自助一体机就近办理。同时,依托“青岛智慧人社”手机APP,实现社保缴费、办事预约、医保签约、挂号就医、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等16大类108项服务功能掌上办理,打造精准智能、个性定制的移动服务窗口。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社保智慧大厅服务模式,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实现“流程驱动、全程网办、综合柜员、全市通办”的目标。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