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志愿服务:城市“最美代言人”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9-03-05 09:43
153万余名志愿者、3700多个志愿服务基地、12大类810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130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
青岛志愿服务:城市“最美代言人”

■阵容强大的城市运行志愿者整装待发。
■今年春节前夕,“爱心陪伴”青岛公交集团隧道巴士公司第一分公司“双艳”志愿服务团队为薛举伟老人送上年货及老年人防走失定位器。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雷锋精神,已经融入几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人们以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等行动,将雷锋精神加以实践、加以传承。

一座城市,最美的是人。学习传承雷锋精神,需要普通市民的加入。经过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洗礼,青岛的志愿服务更加行稳致远,广大志愿者成为这座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之城的“最美代言人”。

志愿服务工作乘“峰”再出发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召开。峰会期间,2000名会议志愿者和20000名城市运行志愿者,以热情周到、专业细致的服务,获得了与会嘉宾与国内外友人的交口称赞。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总结“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有益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对于志愿服务而言,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给青岛所带来的,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基础更加扎实,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的体制机制更加理顺。

志愿服务的基础在社区。“群众对于志愿服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提起社区志愿服务的变化,伊春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丁泉说,伊春路社区有居民15000多人,当听到社区要组织120名志愿者服务保障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时,“我们的楼长们在群里一发消息,半个小时不到就满额了。还有的居民打电话找我,要求参加志愿服务,做‘编外志愿者’。”丁泉说,峰会期间,社区划分了8个网格,志愿者们分三班在网格里从事治安巡逻、环境卫生、交通引导等志愿服务,没有一个居民请假。

在2018年6月22日举行的“礼遇世界·志愿中国”青岛论坛上,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文明办、志愿服务协会以及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志愿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后峰会”时代的青岛志愿服务发展给出了中肯建议。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郑碧强表示,现在的志愿服务已经进入到了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阶段,我们需要把“互联网+”的思维引用到志愿服务工作中,以项目发布的方式招募管理组织志愿者,对项目完成情况实行即时跟踪评定考核,不仅能够将志愿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实现有效对接,也将极大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精准化程度。

对于“后峰会”时代的志愿服务工作,青岛也有了明确的“计划表”和“施工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曹峰表示,“后峰会”时期,青岛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将继续立足城市基础工作,着眼市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培训、孵化、阵地、激励、制度“五大”体系建设,推动志愿服务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制度保障、激励护航,学雷锋志愿服务人人可为

在今天,谁是雷锋?谁可以从事学雷锋志愿服务?面对这个问题,青岛市用培训、孵化、阵地、激励、制度“五大”体系建设,给了市民明确的答案:学雷锋志愿服务人人可为——

位于市北区南昌路与清江路路口的青岛市志愿者广场,是山东省首个志愿者主题广场。雷锋的雕像坐落在广场最醒目的位置,自2017年4月份广场落成后,这里已经举行了大大小小近百场志愿服务活动。广场根据不同季节、纪念日及居民需求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提供服务的同时,吸收接纳普通市民加入。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岛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大本营,每个市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爱的志愿服务项目。

利用筹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契机,我市在城区部分主干道沿线、海边景区沿线设置了60多处志愿服务驿站,在城市社区、窗口单位、主要交通路口、公交地铁站点、景区景点、公共场所等领域设置了300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开展城市运行志愿服务工作,通过阵地广覆盖促进工作常态化。

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记入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时间银行”,当自己或家人朋友需要帮助时,可以支取个人账户里的时间,获得他人提供的志愿服务……去年12月21日,全国首家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时间银行”在青正式启用。电子“时间银行”依据《青岛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储蓄志愿服务时间,兑换服务时间根据不同的服务领域、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分别制定兑换规则,这种激励机制凝聚了崇德向善的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志愿服务格局。

在一系列制度体系保障护航下,截至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153万余人,占常住人口15%左右,涌现出一批五星志愿者、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以及全国、全省“四个100”先进典型。

形成专业化项目化志愿服务“生态圈”

贾晓慧是一名“老牌”手语志愿者。从2008年服务奥帆赛残奥帆赛到2018年服务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她感受最深的就是,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少,专业化的“项目”越来越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活动,主观随意性很大,天气热了、冷了、下雨下雪了,活动都可以随时取消。而且开展活动时,往往是服务队的负责人自己说了算,至于提供的志愿服务是不是符合被服务人的需求,完全不在考虑之列。”贾晓慧说,“项目取代活动后,所有的志愿服务开展都有了标准和规范,更容易形成经验被推广,也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认可。”贾晓慧说,2015年3月11日,在征求了团队300多名志愿者的意见后,她注册了青岛晓慧馨雨助残服务中心。团队从零散的不规范的志愿服务活动,转向了专业化、常态化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心一成立,就推出了“与爱同行、共享阳光”公益项目,帮助低保残疾家庭青少年树立自信,融入社会。市南区社区服务中心与他们签订了志愿服务项目责任书。作为当年市南区54个“志愿火种计划”项目之一,市南区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火种计划”项目进行管理,并开发了手机客户端,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及时记录、上传、汇总和评估。

更让志愿者受益的是,我市成立了全国首家普惠性、公益性培训机构——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对志愿者骨干进行全方位培训,并组织专家团队对提报的所有项目进行咨询、策划、培训,通过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把项目落地生根。

现在,青岛志愿服务网已注册志愿服务基地37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8100余个。通过扶持活动向项目化转变,我市逐步培育了扶贫济困、文化教育、生态环保、大型活动等12大类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出“好司机”“天使救援”“蓝天救援”等一批知名公益事业品牌,130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贾 臻/文 杨志文/图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