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百姓宣讲团团长于春山:

六年宣讲500余场 社区听众5万人次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8-06-28 11:45
■于春山在备课。 刘 萍 摄
 

“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这是于春山的宣讲信条。在担任市北区百姓宣讲团团长的6年来,他走遍了市北区大街小巷,累计宣讲500余场,听众达5万人次,撰写专题讲稿10万多字。有熟悉他的老同事常说:“老于就像宣讲台上的‘不老松’,腰杆坚挺,扎根基层,声如洪钟一般将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花白的头发、四方脸庞、衣衫整洁,这是于春山给人的第一印象,而洋溢在脸上的和蔼笑容则让他跟听众拉近了距离。因为扎根基层,很多社区居民都跟他相熟,他的宣讲一开场,往往用“各位兄弟姐妹”的称呼,宁夏路街道仲家洼社区一位老人告诉记者:“接触时间久了,心里也觉得这不是客套的兄妹之称,而是熟悉的人在一起聊聊天,听他讲讲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听着心里也透亮儿。”

于春山常说:“我是党的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在岗为党多敬业,退休为民多奉献。”2013年,本应享受退休生活的于春山主动请缨,投入宣讲生活中。为了确保宣讲内容的准确性,他反复斟酌如何讲、讲什么、事例怎么选取……于春山介绍,为了避免空洞的说教,他结合21年的检察官经历和近7年的陪审经历,在宣讲时添加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素材。“他是实实在在讲实事,用身边的案例警示我们,通俗易懂。”社区老人对他的宣讲总是赞誉有加。

于春山深知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理论创新的步伐。他每天精读10余种报纸,上网浏览国家的大政方针。他还于2014年报考了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法律博士班,成为该校首位老年学员。此外,他还取得了心理咨询师、会计师、物流师等资格。

“春山书稿”见证了于春山在基层的默默奉献。退休以来,他手写笔记逾百万字,平均每天手写近千字。他始终坚持将宣讲稿先手写再打印,“这样我能记得牢,向老百姓也能讲得明。”他有一个习惯,会将宣讲稿平铺在办公室沙发上,按照时间、内容分类整理,并做好标记,便于随时取用。他每次去宣讲,尽管手里有讲稿,但他一眼都不用看,早已烂熟于心。

作为区宣讲团团长,于春山不仅做好自己的宣讲,还带领其他22名街道宣讲分团团长共同进步。他定期组织分团团长进行集体学习,探讨宣讲新方法,交流宣讲新经验,将搜集到的典型案例和自己总结的宣讲心得与大家分享。他还对分团团长们的讲稿逐一进行研究和修改。在他的带领下,市北区“百姓宣讲团”的成员们共同创作了情景剧《好人就在身边》、快板书《十八届三中全会谱新篇》等特色课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正能量带入千家万户。

“春雨润物,高山挺拔,于老师用自己的耕耘滋润着我们的精神。”市北区四方街道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听完于春山的宣讲后,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感慨。“作为公务员,到了一定年龄必须退休,但作为共产党员,没有‘退休’这一说,不管多大年纪,我会将宣讲事业继续下去。”于春山充满激情。

    (记者 刘 萍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