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耀崂山 大美在身边

——崂山先模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三部曲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7-10-17 08:33
   今年以来,崂山区在社会各界、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开展了首届“四德之星”评选展示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过得硬”的先模典型,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山海品质新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在此基础上,崂山区委筹划成立“弘扬崂山精神 建设品质新城”先模事迹报告团,通过生动的崂山故事,弘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让道德模范群星照亮品质崂山的天空。
 
   9月28日,盛世庆国庆 喜迎十九大——“弘扬崂山精神 建设品质新城”先模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隆重举行,365天不休的森林消防队长王忠明、三代服务崂山的“环卫世家”代表刘连云、向生命打“借条”的人民检察官温宾全、用大爱为残障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的教师王丽霞、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农民企业家曲维展等七位报告团成员,通过动人的故事、深情的讲述,用爱心感染爱心,用人格影响人格,用心灵照亮心灵,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四德耀崂山、大美在身边”的生动画卷。整场报告会主题鲜明、形式新颖、高潮迭起,通过对典型事迹的高度提炼概括,首次系统地诠释解读了新时期以忠、勇、慈、爱、美为核心的崂山精神,力求用崂山精神激发崂山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思想共识,形成发展合力。
 
   首场报告会在全市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市各级机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邀约前往举办专场报告会的呼声不断。经过甄选统筹,崂山先模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将从本周开始,10月16日走进了国信集团海天大剧院银色大厅,向国信集团、交运集团、公交集团、能源集团和水务集团等120余名国企代表开展首场巡回宣讲;17日将走进青岛科技大学,用报告会的方式,向360名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代表上一堂特殊的校园党课;18日将走进青岛特锐德厂区,为500名企业职工进行一次特殊的生态党建讲堂,“感动特锐德”团队的优秀劳模代表将现场加入崂山先模事迹报告团,并共同收看党的十九大盛况,以此三部曲拉开巡回宣讲的序幕,奏响品质崂山昂扬喜迎十九大的最强音。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崂山先模事迹报告团将作为青岛市理论惠民宣讲阵地和“崂山城市课堂”宣讲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传承下去,壮大起来,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更多基层群众中的先模典型,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示范者和推动者。
 
勇当崂山护林人
——记崂山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队长王忠明
 
 
 
   在闻名遐迩的崂山风景区,有一支50名年轻人组建的景区森林消防专业队,他们终日与群山为伴,与草木为友,他们用青春的激情、热血与勇敢,保卫了万顷绿色林海,完成了一次次抢险救灾和建设林场的任务。王忠明,就是这支森林消防专业队的负责人。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崂山人,王忠明从1993年退伍之后,一直在崂山风景区工作。在许多人眼里,崂山一步一换景,十步一重天,风景独好。可是在王忠明眼里,看到的不是风景,而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火情。
 
   2014年的清明节,青岛在一天之内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当天接到上级通知后,王忠明以最快的速度带着队员冲到了火场的最前线。抵达现场后,大家都傻了眼。周边的枯草树木密集,八九级的大风呼呼地刮着,连车门都打不开。一番殊死拼搏后,火线终于被切断了,几十台风力灭火机停止怒吼,刚才轰鸣声不断的山谷瞬间变得寂静无声。十几个小时没吃、没喝、没睡,体力再好的消防队员也坚持不住了。
 
   这次的救火经历给包括王忠明在内的所有人狠狠地上了一课,他决定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提高体能。王忠明带领队员每天进行一次风力灭火机拉试训练,每周组织一次三级水泵连接演练,每周安排两次5公里公路负重越野跑……3年多来,王忠明带着队员几乎爬遍了景区内的所有山头、踏遍了山间的每一条小路,为的是让大家尽快熟悉林区的情况,熟记消防通道、防火设施和水源地,以保证发生火情后,队员能够尽快抵达起火点,沉稳应对火情。
 
   刚到队里时,王忠明的体重近200斤,一年下来瘦了22斤。由于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专业的体育训练,王忠明双腿的半月板已经摘除,医生告诫王忠明以后不要做剧烈的体育运动,每次爬山前都得吃止疼片,再加上突然增加的大负荷体能训练,渐渐让王忠明感觉到体力不支,走路一瘸一拐的。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对王忠明越来越佩服。
 
   经过一次次大火的洗礼,队员们越来越成熟,王忠明的队伍也逐渐成长成一支“铁军”!今年4月底,有一天下午5点多,王忠明的队伍正准备吃饭,崂山某处突发火情,大家立即放下手中的饭碗,整理好灭火装备就出发了。平时空手爬野路都费劲,更别说大晚上的王忠明和他的战友们扛着20斤的风力灭火机、30斤的高压水泵、35斤的消防水带、40多斤的水泵油桶摸索着前行了。在三四十度的陡坡上,王忠明的队伍走了40多分钟,架设了4台高压水泵,迂回前行了5公里,终于抵达山顶的火场。
 
   随着王忠明的一声令下,4台水泵同时运转,从山下的水源地打上来的水直接洒向了火场。班长曲凯航负责把持枪头灭火,没想到风向突然发生变化,他一不留神,想要跳到低矮的灌木林中去救火,没想到火苗一下子蹿起来,眼见火舌就要把他吞噬了,幸亏旁边的中队长刘安鹏和队员李日欣眼疾手快,一起拉住了他的肩膀,一下子把他从火线上拽了出来。三个人刚刚离开,灌木丛就被卷入了大火中。从半夜12点到早晨6点,通红的火光变得越来越小,历经6个多小时,明火终于被扑灭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王忠明这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2015年被评为崂山工人先锋号,崂山风景区“基层建设先进团队”。

无声世界立大爱
——记青岛市崂山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老师王丽霞
 
 
   在特殊教育岗位上,王丽霞已经整整工作了23年。23年中,王丽霞教过的孩子共有45人毕业。王丽霞见证着他们从艰难地学习独立生活,到逐步融入社会。让王丽霞欣慰的是,这45个孩子中,有7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20多人已经结婚生子,大多数都参加了工作,以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
 
   1994年7月,王丽霞从山东省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来到了崂山区特殊教育学校,一个三面环山、风景如画的地方。当时,学校的名字还是崂山区聋校,接纳的是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从那一刻起,王丽霞的人生便与这群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融在了一起。
 
   特教学校的孩子因为离家较远都要住校,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爱,王丽霞选择了住校。成家后,由于家离工作单位较远,不论春夏秋冬,王丽霞都是赶最早的车到学校,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班里的孩子。女儿出生之后,由于学校人员紧张,王丽霞带着不满四个月的女儿和年迈的婆婆住到了学校。晚上,为了让一个孩子发清楚,那个在普通孩子看来极其简单的音节,王丽霞在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给他纠正着。不足四个月的女儿哭着找妈妈,年迈的婆婆只能抱着孩子在教室外面等着王丽霞。王丽霞说,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称赞,一切只是因为爱这些孩子,自己的女儿健康健全,而这些孩子却遭受着命运不公平的对待,如果可以,王丽霞希望能够给予他们多一些,再多一些……
 
   2006年,学校开始招收智障、脑瘫、自闭症孩子。和听障的孩子比起来,他们的体质更弱,更难以沟通,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有的还有自伤和攻击行为,需要王丽霞更加无微不至地呵护和关心。在教孩子们学习简单的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王丽霞身上总要带着毛巾,随时帮不停流鼻涕和口水的孩子擦干净鼻子和嘴;兜里要装着大卷的卫生纸,随时帮上厕所的学生擦干净屁股;在他们出现自伤和攻击行为的时候,紧紧地拉着他们的小手,抱着他们的身体,让他们慢慢地平静下来。
 
   细心的呵护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依赖,也让王丽霞真正走进了这些残疾孩子天生敏感、封闭的内心深处。他们也对老师有着更加依赖、更加纯洁的情感。
 
   2003年9月,王丽霞借调到实验小学任教。第二年教师节,实验小学邀请聋校的师生一起联欢。那一天,王丽霞又见到了那群曾经和王丽霞朝夕相处了7年的孩子。他们在舞台上朗诵了一首《感恩老师》,听着他们用模糊不清的声音喊出“老师,我们爱你!”的时候,王丽霞再也抑制不住满脸的泪水。因为王丽霞知道,说出这几个字对他们来说有多难,他们需要为此付出多少努力。
 
   孩子们参加完节目要走的时候,王丽霞偷偷地跑回到教室,从窗口望着他们。王丽霞不敢见他们,因为王丽霞知道,如果和这些孩子见面,她会控制不住自己,哭得一塌糊涂。那天中午,王丽霞收到了孩子们的信息,他们说:“老师,我们看到您哭了。我们全班同学都哭了!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来呀?”
 
   就在那一刻,王丽霞的决心更加坚定了,王丽霞要以毕生的努力去关爱这些“折翼的天使”。

她把美丽献给崂山
——记崂山区环卫园林总公司环卫保洁工刘连云
 
 
 
   刘连云,崂山区环卫园林总公司一名普通的环卫工。十年间,她在崂山区中心区域的33条主干道都工作过。
 
   虽然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来打扫马路,但是看到人们踏着干净的马路去上班,刘连云特别高兴。她说,要有责任心、带着感情去扫能扫得特别干净!崂山美了,人们高兴了,她觉得干的活值了。刘连云说:“我们一大家子都觉得环卫工很光荣。只要身体好,俺要一直干下去,干到退休,干到70岁!”
 
   刘连云是10年前从临沂老家来青岛从事环卫保洁工作的。介绍人正是她的妈妈张义秀。张义秀于1993年来青岛干环卫保洁工作,17年的亲身体会,使她觉得在这里只要肯吃苦、干好活就能得到一定的回报。于是她劝说在老家干草编挣钱的女儿刘连云来青岛,加入了崂山环卫保洁工作的队伍。
 
其实,不仅是刘连云,从1993年到现在的24年间,张义秀相继把丈夫、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孙女,以及一帮子亲戚都从老家接来,成为崂山区的环卫工。可以说刘连云生活在崂山的环卫世家里,祖孙三代都从事环卫保洁工作,而她是最出色的一位。
 
   2008年7月21日,这是刘连云最为难忘的一天。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经过崂山区麦岛路,这正是刘连云保洁的路段。她比以往来得更早,早晨4点多就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来回巡查,生怕出现一点不卫生现象。10点多种,终于看到燃烧的奥运火炬由远而近,那红色的火焰由火炬手高擎着,从她的身边一闪一闪跳跃而过,她跟着人们一起欢呼起来,她为奥运会能在中国举办而感到高兴和自豪,更因为她能为奥运火炬传递打扫卫生,提供干净的环境而感到光荣和骄傲!
 
   刘连云说:什么是体面?体面就是用自己的劳动奉献,为公共服务;体面就是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应得的报酬;体面就是为了城区的干净整洁,为了家庭的幸福安康,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于是,刘连云的身上就像安装了马达一般,任劳任怨,不知疲倦,坚定不移地爱上了环卫保洁工作。
 
   刘连云所在的崂山环卫保洁一队队长王雪峰说,刘连云2010年就当上了保洁班长,这是她来崂山环卫工作的第三个年头。选她当班长,一是看她年轻,二是她工作认真,三是干活能冲在最前头,领着大伙儿干。刘连云每天的工作时间从凌晨5点干到晚上9点,中间除了午饭和晚饭外,她都在班上。2007年当普通环卫工时是这样,2010年当上班长是这样,这种工作习惯她保持了整整10年。
 
   从2007年来到崂山环卫,每年啤酒节期间,她不是在啤酒城周边保洁就是在啤酒城里干活。特别是啤酒城里人山人海,垃圾产出量巨大,那些天,简直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每天从4点半到晚上9点半,一天十七八个小时的劳作,累得直不起腰来。由于垃圾太重太多,搬上搬下无数车,只有1米56,不到120斤的她常常胳膊肌肉拉伤,疼痛难忍,但她带伤坚持工作,一天都不缺席。
 
   其实,刘连云并不是变形金刚,和正常人一样,她既怕热,又怕冷,还怕生病。她曾是一位特别留恋温暖被窝的爱做梦的女孩子,但这些年,每一个冬天都会让她记忆深刻。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的凌晨4点,她能一跃而起冲进黎明前的黑暗。有雪就扫出一条路,无雪就扫出一片净,刘连云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环卫的“英雄本色”!
忠心献国家 赤胆为百姓
——追记崂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温宾全
 
 
 
   温宾全,崂山区政协委员、崂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无党派人士。2016年11月12日,因病去世,终年48岁。他,不是一名党员,却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不是一名党员,却始终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他带病坚持工作,在病发的半年中,所负责的工作也没有丝毫的停顿:11件重大信访案件均妥善处结,无一重信重访;围绕全区发展大局组织的多个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专题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两件案件分别被省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
 
   在工作中,温宾全认为,一个检察官依法办案是底线。妻子李海燕回忆说,他给自己划了一条底线:无论是谁,东西不要,宴请不去,谈“事”不去。在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的考验中,他只认一个理——依法办案。
 
   在依法办案的基础上,温宾全展现出他超人的智慧和技高一筹的业务能力——同事们称他是以智审案。在2012年全省开展的“打黑除伞”专项行动中,温宾全接手了一起上级检察院转下来的嫌疑人涉嫌渎职犯罪的线索,犯罪活动不清楚,涉案人员不清楚。温宾全召集开了一天的线索分析会,确立了“先外围,理关系;查资金,找突破”的侦查思路,短短3天,就确定了案件突破方向,对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
 
   温宾全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一线办案,与群众接触从不摆架子,特有亲和力。他清楚群众的疾苦,懂得劳动人民的不易。在他看来,检察官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法律关系,就案办案是不够的,案件外面的政策、道德、社情民意等因素要全盘考虑。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类信访纠纷,针对群众“合法合情的”“合情不合法的”“不合法不合情的”三种诉求,他探索并创立了“三分法”,并制定出不同的化解方案。民事案件无小案,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位外地来青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突遇车祸高位截瘫,但赔偿却长期没有着落,生活都成了问题。温宾全亲自为他代写申诉材料、申请法律援助、落实就医等问题,并驱车一百多公里,将筹措的3万元救助款送到受害人手中。
 
   在分管控告申诉工作的3年时间里,他接访群众3000多人次,妥善化解信访纠纷300多件。温宾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冰冷的法条拥有了炕头的热度,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老李是多年的上访户,是许多执法单位的常客。那次接访从早上8点到下午两点,整整6个小时,温宾全没有接一个电话,更没有打断他一次。前5个小时,他说温宾全听;后1个小时,温宾全说他听。最后他起身对温宾全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温检,其实我没啥大冤屈,就是心里有气,现在舒服了。你说的,我信、我听!我不再上访了!”
 
   但是,令老李没想到的是温宾全是忍着病痛,靠着双手按压右肋才坚持了6小时的接访。实际上,那时温宾全带病工作已经有6个月了,可以说,他是在以命博案。
 
   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已无手术条件的温宾全还向前来探望他的领导和同事打听分管工作的进展情况。有时不能开口说话,就把话写在纸条上。在与病魔抗争了150多天后,带着眷恋不舍的检察情结、带着对妻女和90多岁老母亲无尽的牵挂,温宾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助人的动力是善良
——记崂山区捐资助学热心人士曲维展
 

 
   曲维展,一个崂山区中韩街道的农民,年幼时家境贫寒。他12岁便外出打工,收过酒瓶子、炸过油条、卖过冰棍、扛过大包,历经过各种坎坷,后来他开始接触花卉养殖行业,凭着诚实信用,踏实能干,逐渐摆脱了贫穷,事业有成。
 
   因为早早地进入社会,曲维展文化基础较差,在跟别人谈合同时常常遇到文字上的问题,这让他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2006年,听朋友提起有很多大学生因为家境贫寒难以维持学业时,曲维展就想到不能让因贫困而失学的情况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他决定帮助这些渴望读书的孩子。
 
   于是2007年,曲维展个人出资100万,在青岛大学成立设立了慈善助学基金。对于那些巨富来说,100万只是一个数字,可对于当时的曲维展来说,这100万需要他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地干3年才能挣出来。为了帮助别人,曲维展献出这100万元血汗钱,毫不犹豫,无怨无悔。迄今为止,该基金每年都会捐助30多位贫困学生,让他们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2011年曲维展又在中国海洋大学设立“曲维展助学金”,同年个人出资100万元助学基金纳入青岛市寒窗基金。
 
   随着自己事业的发展,曲维展慈善的对象也不断扩大。近几年曲维展又开了马场,推广马术运动,在国外考察时,听说国外的很多马场也在搞慈善活动,通过骑马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打开心扉。听到这个消息后,曲维展立刻开始寻找身边的自闭症儿童,邀请他们来免费接受训练,这些年来曲维展陆续帮助多名自闭症儿童,让笑容重返到这些孩子们的脸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把身边的老人都看作自己的父母,他也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对于他资助的学生,曲维展不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支持,还有精神上的激励。曲维展常常与他资助的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烦恼,为他们出主意或是讲道理,传播正能量,为这些孩子们排忧解难。对受到他帮助的学生来说,他不但是恩人,更是亲人。
 
   曲维展这些年似乎也忘记了自己到底做过多少好事,帮过多少人,但是善行义举是一以贯之的事情,一直不断。2008年汶川地震时,曲维展以“青岛人”的名义为灾区捐献5000多件衣物及善款等共达14万余元;他多年来参与打捞浒苔的志愿服务,号召公司员工250余人义务劳动半个多月;来青的汶川地震灾区儿童返乡时,他报销了全部车费,并给了孩子们每人一颗代表着青岛的耐冬花;他连续多年资助6个春蕾女童……
 
   多年来的慈善事业也让他收获诸多荣誉,2008年度以最高票数当选“感动青岛”十佳人物,2009年荣登中宣部主办的中国好人榜,2010年,被表彰为第二届崂山区道德模范,2011年8月,当选中组部主办的第八届“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也是山东省唯一获奖者。
 
   曲维展至今仍然住在他们家50多平的老房子里。他一路走来,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但是他的淳朴一如当年,在他的身上看不到金钱留下的痕迹,他吃的普通,穿的普通,唯一不普通的就是他的善良。曲维展常说,不要太在意钱财,不要太在意自己,挣再多的钱也不过是一日三餐,人生在世应多为他人想想。
 
   当曲维展听曾经受过资助的孩子也开始做好事时,开心极了。曲维展说,他感到爱在不停地传递,这份爱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