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化惠民卡制度让所有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来源:信息调研处发布时间:2016-07-06 14:01
    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广东省惠州市让文化普惠的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针对特殊群体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状况,惠州市推出了文化惠民卡制度。自2013年11月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以来,惠州市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文化惠民新机制、新举措,持续扩大文化惠民卡的覆盖面,全面完成了创建的各项任务。

    创建成效,覆盖面和覆盖效果大幅提升
    近年来,惠州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惠。然而,受经济条件不同等因素影响,一些有文化需求的特殊群体成为新的文化贫困群体,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缺席”,严重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均等”与“群体均等”。
    为了让各类群体、所有市民都能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012年,惠州以成为广东唯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市为契机,率先推出文化惠民卡制度,向所有享受抚恤定补的优抚对象、低保家庭、五保供养户、城镇“三无人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发放文化惠民卡,每年向每人提供200元的文化消费补贴,用于补贴他们的基本文化消费。
    2013年底以来,惠州全面推进创建工作,文化惠民卡的覆盖面和覆盖效果大幅提升:发放范围从创建前的2个试点县区扩大到全市7个县区;发放数量从创建前的年均2.75万张扩大到年均14万张,两年累计发放约28万张,受益人口约80万人次;发放补贴资金从创建前的每年600万元增加到每年2800万元,两年共计约5600万元;将民政类经济困难保障对象全部纳入其中,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
    不仅如此,文化惠民卡的服务内容也更丰富。惠州设立了文化惠民卡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为持卡人提供咨询与服务。同时,开通了文化惠民卡的图书借阅功能,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项目。“特约文化商户”数量从创建前的30家增加到220多家,以“商家让利”方式为持卡人提供文化消费优惠额度从年均600万元增加到年均6000万元。
    通过创建,惠州文化惠民卡的服务方式更加完善。惠州将 “卡账合一”的单一发行模式变为“卡账分离”与“卡账合一”相结合以及部分兑现现金或实物发放等灵活方式,极大地尊重了群众消费习惯与现实情况。同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互联网+”模式,利用新媒体及时向群众发布公益性文化服务信息,实现公益文化服务与市民需求的直接对接。针对五保、低保等特殊人群和偏远地区群众,还送文化上门,确保所有服务对象都享受到文化关怀。接下来,惠州市还将进一步完善服务方式,探索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补贴资金,鼓励受益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消费。

    创建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支撑项目创建的基础条件。惠州市以创建为契机,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城乡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
    惠州坚持将每年市级新增财力的70%、县级新增财力的50%以上投入民生,并将市本级1/4的财力转移支付给县(区),对文化民生的投入力度空前加大。2012-2015年,全市统筹公共文体均等化改革项目共计72个,投入建设资金约10亿元,其中,市级财政统筹转移支付达3亿元。
    以超常的力度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惠州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建成了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邓演达陈列室、廖承志同志生平陈列室、陈炯明史料馆、叶挺纪念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建成并免费开放服务,惠州市美术馆、葛洪博物馆等一批新的文化场馆加紧规划。市、县区文化场馆评估定级全面升级,市级“两馆”一级馆实现率100%,县级“两馆”一级馆实现率由13%提高到60%,镇级综合文化站一级以上站实现率由9.6%提高到10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从2010年的392平方米增加到2014年的1278平方米,增长了2.26倍。
    放映公益电影约7万场,提供流动演出约1500场,借阅流动图书50万册,举办各类文化展览300多场……“十二五”期间,惠州积极开展了各类文化惠民服务和系列品牌活动,先后主办、承办了30多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西湖花灯博览会”“惠民文化大讲堂”、欢乐新春等品牌活动深入人心。

    创建机制,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
    惠州市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3名市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8个工作小组,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各县(区)政府作为创建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创建工作,市、县(区)文化以及发改、财政、民政、教育、人社、体育等部门共同推动实施,形成了“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快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惠州树立起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市级财政统筹机制。2013-2015年,全市财政对文化惠民卡制度项目共投入约6000万元,其中市级统筹约3000万元,极大地减轻了欠发达县区财政资金压力。
    同时,建立了项目督导检查机制。创建领导小组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结合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十件民生实事”专项督查、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督查,确保创建任务保质保量地推进。
    此外,惠州还特别注重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与惠州学院等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课题先后两次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立项课题。
    示范效应,有效弥补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漏洞”
    经过两年多的创建,惠州文化惠民卡项目按照创新性、导向性、带动性、科学性的要求,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普照到每个群众身上,这是惠州文化惠民卡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特殊人群“受众缺席”问题,该项目瞄准社会困难和特殊群体,实现精准的文化惠民,真正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随着文化惠民卡的制度化和全面实施,惠州将“文化低保”纳入到社会最低生活标准中,从而在困难及特殊群体的政府救(扶)助方面实现了从保障基本生存权利到兼顾基本文化生活权利的历史跨越。
    “政府买单、群众点菜”,这是惠州文化惠民卡制度的一道靓丽风景。它通过给予持卡对象文化消费补贴的方式,让群众自由选择文化产品与服务,把市场中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方变成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有效满足了群众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实现了群众享受与文化市场供给之间的无缝对接。
    打破“小文化”的格局,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办文化的大文化发展机制,是惠州的另一“法宝”。惠州文化惠民卡制度整合了文化、财政、发改、民政、教育、劳动、人社、宣传、督查等职能部门的行政资源,实现了政府职能部门间横向联动。其具体任务由各县(区)实施完成,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对口协调县区、镇街职能部门落实,实现了市、县区间的纵向联动。惠州致力将文化惠民卡打造成社会慈善力量扶助经济困难群体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平台,吸引了众多文化企业、文化经营单位参与,这种“政企互动”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文化惠民卡创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认为,惠州文化惠民卡制度建设思路明晰、措施到位、效果显著,受益群众多,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惠民”作出了有益探索。

    巩固创建,推动文化惠民卡制度科学化、常态化
    创建工作的完成不意味着这项工作划上句号。惠州市副市长刘冠贤表示,要不断巩固创建工作成果,进一步优化、完善文化惠民卡制度,注重创建成果的转化,让更多困难和特殊群体享受更优质、更多元的文化消费补贴服务。
    接下来,惠州将全力推动文化惠民卡制度科学化、常态化,适时调整文化惠民卡发放方式、扩大发放范围,使之成为文化惠州建设的常规项目、基层群众共享文化惠州成果的固定福利、惠州精准惠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未来五年,惠州市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作出更深远的探索:加快推进市美术馆,惠城区“三馆一场”,龙门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新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推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五个有”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达标升级,完善和提升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水平。同时,扎实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和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全面实施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分馆制,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数据库”。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