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现实题材,体现时代风貌和江苏特色

来源:中国文化报发布时间:2016-06-03 14:34
    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文化部的正确领导下,江苏省文化厅不断深化对现实题材创作重要性的认知,改革创新,多措并举,突出重点,系统推进,着力打造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
    出台切实措施,引导现实题材创作
    强化扶持措施,夯实现实题材创作基础。2012年,江苏省文化厅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出台《关于繁荣舞台艺术的意见》并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有效激发了全省舞台艺术创作的积极性。省级财政对舞台艺术的投入由原来的每年6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4000万元,专门用于包括现实题材在内的舞台艺术剧目创作和展演等活动,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全省各地也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在政策和财力上向关注当下、体现地域特色的现实题材剧目倾斜,形成了全省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竞相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发挥项目引导,形成现实题材创作导向。积极发挥江苏省舞台艺术重点投入剧目、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江苏省戏剧文学奖的导向作用,对现实题材作品给予重点关注。2013年至2015年,江苏省舞台艺术重点投入剧目共13台,其中现实题材7台,占比53.8%;2013、2014和2015年度江苏省戏剧文学奖(后改为“年度江苏省戏剧文学剧本评选”)获奖剧本共39部,其中现实题材26部,占比2/3。
    突出精品意识,打造现实题材精品剧目。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认真研究艺术规律和市场需求,精心打磨,努力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对入选省重点投入项目的剧目,由省文化厅和剧团所在地政府共同出资打造,省文化厅给予每部剧200万元至400万元的资金支持。引导剧团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出精品出人才作为首要目标,真正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现实题材精品力作。
    发力市场推广,提升现实题材剧目影响。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在抓好现实题材创作生产的同时,江苏省文化厅积极推动现实题材剧目走向市场,服务群众。特别是抓住举办江苏艺术展演月等重大艺术活动的时机,让优秀现实题材剧目接受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2013年和2015年参加江苏艺术展演月的省内剧目共有30部,其中现实题材剧目有13部,占比达到43.3%。
    推动繁荣发展,收获累累硕果
    上述做法,推动江苏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取得明显成绩,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创作空前活跃,数量明显增加。3年多来,仅获江苏省文华奖和受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的现实题材剧目就有28部,江苏省戏剧文学奖266部参评剧本中大部分是现实题材作品,数量呈井喷态势。剧种涵盖话剧、舞剧、音乐剧以及地方戏中的锡剧、扬剧、淮剧、滑稽戏、淮海戏、越剧、柳琴戏、吕剧等多种类型。除了省、市两级院团,在县级层面现实题材创作也呈现活跃局面,盐都区、沭阳县等地剧团推出了诸如《菜籽花开》、《乡村好人》等一批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
    二是质量显著提升,主题丰富深刻。相比过去,这3年多来江苏新创现实题材剧目的质量有显著提升,特别是获省级以上奖项的剧目,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2013年,话剧《枫树林》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华大奖。2015年,淮剧《小镇》、扬剧《花旦当家》获评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剧目。2016年,滑稽戏《探亲公寓》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全国仅8台。2016年,《赶鸭子下架》、《红船》入选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一类作品,全国共8个。在剧目呈现上,不仅仅满足于对“平民故事”的演绎,还将视角“由外转内”,对人性的多面性、复杂性进行大胆而深刻地剖析。比如淮剧《小镇》,故事曲折起伏、情节引人入胜,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基因修复的时代课题,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是一部“通达人性、拷问灵魂”的作品。
    三是题材不断拓展,地域特色明显。不但涉及诚信重构、遗产保护、城市拆迁、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农民工情感生活等热点问题,而且与江苏当前社会建设联系十分紧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如话剧《民生巷11号》,讲述城市拆迁中发生的邻里故事,折射出老百姓对南京城市文化的记忆。扬剧《花旦当家》则聚焦江南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戏台保护,以感动人心的艺术形式诠释了习总书记对城镇化进程中要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示精神。
    四是出戏带动出人,人才集群涌现。一大批现实题材剧目搬上城乡舞台,带动人才竞相涌现,为院团发展奠定了新的人才基础。演员方面,2013年和2015年江苏共有四人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一批青年演员崭露头角;编剧方面,江苏形成了近百人的专业戏剧编剧队伍,形成了老、中、青三级梯队,近年来江苏推出的一批现实题材剧目,绝大多数都出自于本省作者之手;此外,江苏还集聚了诸如导演王友礼、音乐家吴小平、舞美师盛小鹰、灯光师朱维生等一批优秀戏曲专业人才。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文化部领导和文化部艺术司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去年10月,雒树刚部长专门对江苏戏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2年和2015年,董伟副部长两次对江苏舞台艺术工作和戏曲工作作出批示,董伟副部长还多次到江苏指导艺术创作工作。这是对江苏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坚持正确方向,继续克难攻坚
    回顾近年来江苏舞台艺术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认真思考总结江苏发展舞台艺术的历程,我们主要有四个方面体会:一是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思想性是前提,艺术性是关键,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强调观赏性,多重维度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二是倡导现实题材,彰显地域特色。鼓励院团关注现实题材,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鼓励院团立足江苏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开展创作。三是坚持就地取材培养人才。让新人出得来、留得住,从而实现戏剧创作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由精品佳作打磨提升为传世经典。四是突出重点,带动全局。集中投入,重点打磨,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作用,以“点”的突破带动“面”上的工作。
    尽管江苏现实题材创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文化部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现实题材创作生产扶持力度,更好地推动江苏舞台艺术繁荣发展。
    以“两个资金”为杠杆,充分调动现实题材创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江苏艺术基金和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加大对现实题材创作和市场推广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各地艺术院团的积极性,形成全省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深入发展。
    以重点工程为抓手,努力打造现实题材传世经典。继续对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进行重点投入,积极实施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每年遴选有提升和发展潜力的现实题材剧目进行精心打造。同时,对部分重点剧目给予滚动式资助,不断提升剧目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力争高原出高峰,力争将精品佳作提升为传世保留剧目。
    以“四个突出”为重点,积极推动现实题材创作上台阶。一是突出剧本创作。进一步加强剧本创作和编剧队伍的培养,加强获奖剧本的投排转化,不断提升江苏剧本创作能力,打牢现实题材创作的基础,增强现实题材创作的“源动力”。二是突出人才培养。继续坚持就地取材培养人才,不追求大腕效应。在编剧、导演、舞美、灯光等方面可以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但要定位在请高人指点,出学费、请老师,目的还是要培育本土队伍。演员组成方面原则上不外请省外大腕,确保常态化演出。三是突出地域特色。继续鼓励全省院团立足江苏地域文化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创作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突出市场推广。利用艺术基金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市场推广项目的资助功能,一手抓创作,一手抓推广,形成创作和推广相互推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自今年初开始,江苏省文化厅指导和支持江苏优秀现代戏市场推广,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内,鼓励江苏优秀现代戏剧目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接受更广泛的市场检验,将江苏现实题材创作推上一个更高的新台阶。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