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文产” 如何“腾冲”

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16-08-18 10:21
    发展滞后却文化丰厚
 
  从2005年策划推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和顺古镇开始,湖南商人王达三见证了腾冲文化产业的兴起历程。“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发达地区已经消失了的东西,如手工造纸、土窑烧陶、油纸伞、皮影戏、打铁、竹编等,在腾冲仍‘活体存在’,欠发达的‘滞后’让这里的文化家底丰厚。”王达三说。
 
  腾冲地处滇西,与缅甸接壤,被称为“极边之城”。历史上是军事重镇,大量中原移民辗转至此戍边,清末民国时商贸发达,“走夷方下南洋”者众。而2009年腾冲机场通航前,从保山市需要花三四个小时翻越高黎贡山才能抵达。曾经的辉煌与一时闭塞,造就了腾冲的文化遗存,又成为了珍贵的旅游资源。
 
  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声名鹊起,腾冲文化产业发展劲头十足。旅游业带来人气,让文化资源优势能快步转变成经济优势;文化在旅游中找到钱,旅游从文化中找到魂,“如果腾冲旅游打个喷嚏,文化产业也得感冒”。2010年投资3500万元打造的演艺节目《梦幻腾冲》,编排全部取材于腾冲风貌和文化,4年即实现了盈利,靠的就是熙来攘往的游客。
 
  走进腾密国际琥珀城,琳琅满目的缅甸琥珀让人“迈不动步”。在这里,随处可见缅甸人与来自全国的客商面对面交易。腾冲琥珀协会秘书长赵德旭表示,“短短三四年时间,腾冲经营琥珀的工商户由几十户增至四五千户,缅甸经营者也增长了几十倍。”
 
  腾冲琥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引导到位,“每一步都踩在点上”。初期面对粗放式交易并没有急于规范,而是“放水养鱼”做大体量;如今成立纯民间的协会引导产业提升,提高品质严防假货。
 
  10年来,腾冲文化产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实现14亿多元,增幅近13%,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截至2015年底,腾冲共有云南省联网直报文化企业法人单位24家,在保山市文化企业十强中占了7家。
 
  市委宣传部部长胡丽华介绍,腾冲文化产业体量不断增大,占全市的GDP近1/10;体系基本形成,珠宝文博、旅游度假和民间工艺品“三分天下”;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呈现“党委领导、文产办主导、多部门扶持”的局面。
 
  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离合悲欢无非借光树影,衣冠人物尽是依皮成形”——腾冲民间流传几百年的皮影戏,如今进城开起了皮影馆,还成立了公司。当地刘家寨皮影戏的主导权,也渐渐从73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刘永周,转移到他20岁出头的孙子刘朝侃手里。
 
  皮影馆里公司化运营的皮影戏,与传统皮影戏有很大不同:一是加入了声光电的技术,后台表演也通过显示屏展示给观众;二是以前一个传承人集音乐、美术、编剧于一身的创作,变成了三五个人的团队创作,“功夫熊猫”的桥段也引入其中;三是由走村串乡的流动演出,变成门票近百的驻场演出,说唱的不再是本地方言而是普通话,赠票、微信营销等如影随形。
 
  “永周皮影”的蜕变创新,是腾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玉雕界翘楚杨树明坦言:“全省玉器市场目前严重同质化,急需在产品和网络营销上创新。”对此,福建根雕商人陈兴也“心有戚戚焉”。
 
  杨树明从成本高的翡翠,放眼到其他宝石,配件也从金银扩展到不锈钢、彩钢等硬金属,产品更有装饰性和时尚感,“猛一看像国际大牌风格”,价格却更实惠,瞄准的是年轻消费群体。他表示:产品创新实属不易,设计希望到上海做,配件到深圳做,但市场还不确定在哪里……
 
  王达三认为,目前,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因为资本、技术、人才等短板,面临更紧迫的创新转型压力。“出路在于开放发展,唯有扩大对外交流和开放,才能解决经营人才急缺和传承人知识更新慢创造力弱等问题。”
 
  机遇和挑战并存之下,新动向正在萌芽生长——在昆明读“民间艺术设计”研究生的腾冲人李益娇回归乡土老家,潜心于手工造纸的发掘和推广;年轻的刘朝侃带着皮影工具全国奔波,不断经受着鼓励或摔打……胡丽华说:“腾冲将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20年总额达30亿元以上。”    (记者 徐元锋)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