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各区同质化竞争和产业定位不清问题,提升“经济密度”——

上海发布“产业地图”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9-05-13 10:56
这份地图立足“两个维度”,即空间维度、产业维度,绘制“两类地图”,即现状图、未来图,共形成101张产业地图。

上海需要怎样的产业?这是最令上海决策者牵肠挂肚的问题之一。

“不是什么都要发展”。无论是所处的发展阶段,还是自身的资源禀赋——特别是空间上显而易见的“天花板”,都意味着上海需要更多基于投入产出效率来考虑问题。于是,“经济密度”的概念自去年起被频频提及,成为产业规划和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的基准线。

有限空间,要谋求最高效率的产出,这是提升“经济密度”的要义。而除了在土地高效利用方面努力挖潜,提升“密度”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正是产业的升级。

对上海而言,谋求产业升级,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在总体的产业发展取向上,着重瞄准前沿、高端产业发力,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实现产业能级的高端化;一方面,在产业布局上,亦要找准不同区域的不同特色,因地制宜,用相当程度上的差异化,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两个方面,都蕴含着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之道。后者对于基层官员而言,意味着更深层次的考验,甚至是阵痛——他们需要转变过去多多少少习以为常、也曾经尝到过甜头的招商观念,不仅要知道什么是“好的”,还要知道什么是“适合的”,并善于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

“最难的是舍弃”,但上海必须学会适当的舍弃。上海的产业部门花了大半年时间,拿出了一张《上海市产业地图》。

这份地图聚焦融合性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立足“两个维度”,即空间维度(16个区、67个左右重点区域)、产业维度(金融、人工智能等27个重点行业),绘制“两类地图”,即现状图、未来图,共形成101张产业地图。

现状图主要系统梳理27个重点行业的产业创新资源分布,突出标识“两类资源”,即企业资源、创新资源,为企业寻找技术、标准、人才服务和产业链合作提供指引;未来图围绕未来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各区产业定位、重点区域产业定位、“3+5+X”区域产业定位、重点行业空间布局,共形成“1+1+1+1+27”五类未来图。

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发挥产业地图的指南作用,有效服务各类投资者,推动重大项目与产业地图精准匹配、快速落地,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区域集聚,加快构建集产业链、创新链等融为一体的产业要素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密度。

这张“产业地图”,所要针对的正是此前一定程度存在的同质化竞争,以及因此导致的产业定位不清问题。上海产业部门负责人曾就此直言,各地区“看到好的项目都想要,导致上海整个产业特色不突出”,而产业缺乏特色,会导致经济密度相对较低,在同一些兄弟省市的横向竞争中也可能吃亏。

在已经“寸土寸金”的前提下,上海的突围之道,正是着眼于“特色”二字。上海的产业规划,聚焦“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发力;各个地区的转型升级,以及整座城市打响“四大品牌”,都是为了“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

显然,找准定位并尽快凸显定位,已是上海各区的重要任务。在明确“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方向之后,上海正在“集中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战略项目,有意识地培育扶持一些潜力大、带动性强的好企业、好项目”,从而增强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优化产业布局,进而提升产出水平。

寻找定位的过程,相当程度上是由上海全市层面统筹的。但全市统筹,并不意味着让各区放弃主动性。在杜绝简单哄抢和同质化竞争的前提下,“看到好项目都想要”作为一种招商引资时的进取态度,是被明确鼓励的。上海的官员们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出击”。

当然,“对照产业地图”,也并不等于完全照搬产业地图。上海有关方面表示,作为一项导则,产业地图本身并非盖棺定论,未来也有优化提升的空间,而在一些地图尚未覆盖的前沿领域,或是未被明确界定的方面,各区更需要一些想象力。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