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滨江”是如何“炼”成的

上海更新改造杨浦滨江岸线,打造“世界最大滨江工业带”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9-11-25 10:18

上海杨浦滨江岸线总长约15.5公里。2017年10月,位于杨浦大桥以西至秦皇岛路码头的沿江约2.8公里岸线实现贯通;2019年9月28日,杨浦滨江南段大桥以东2.7公里公共空间也向广大市民开放,由此杨浦的南段滨江5.5公里全部打通,“世界仅存最大的滨江工业带”重新焕发光彩。

上海黄浦江两岸核心区45公里公共空间于2017年底贯通。杨浦滨江从昔日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被许多人赞为“最美滨江”。最美滨江,是怎样炼成的?

锚固: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杨浦区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而滨江一带,更是老工业企业的集聚地带。沿江企业中船舶、化工、机电、纺织、轻工、市政等门类的大中型企业约100余家,工业厂房林立、码头岸线复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城市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滨江不少老厂开始纷纷关停。

滨江开发建设中,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如何保护?每个设计师、建设者入场后,都要先思考这个问题。这关系到滨江每一样事物的去与留,大到一座厂房,小到一段钢轨、一个拴船桩。

550米滨江示范段最先动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章明定下了两个词——锚固与游离。

锚固,就是要把一些原本属于这个空间的东西固定下来。

老码头的地面,为了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痕迹,建设方先以局部地面修补的方式解决码头凹凸不平问题;然后上混凝土直磨,也就是抛光;再用机器抛丸,打造出粗粝地面效果;粗糙地面又怕扬尘和积水,再加以表层固化的施工工艺。前后经过四个阶段,老码头仍是老码头。

550米示范段、2.8公里滨江、5.5公里滨江……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不断延伸推进过程中,参与建设的设计方和施工方不断增加至几十个,但“传承工业遗迹”这条主线一以贯之。

创新:让每一处细节焕发光彩

西尔维奥·卡尔塔在《蓝色的纹路》中这样描写欧洲的水岸:“当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相遭遇,新的美学价值观就产生了。旧的工业场地变得令人着迷……在城市的旧场所,这种能唤起人们回忆的力量得到了放大。”

这话置于杨浦滨江也非常贴切。许多人被杨浦滨江打动,是因为水管状的路灯、装了仪表盘的长条凳、工业装置模样的垃圾桶等等充满历史感的元素。

它们就是章明口中“锚固与游离”的“游离”,是从设计细部出发的,对过去的观照和对现实的呼应。

5.5公里杨浦滨江栏杆的“锈迹斑驳”,就体现了滨江建设者对细节的执着。

起初施工方想通过调色解决,但实验后发现,并不能显出“锈迹斑驳”。第二套方案,在天然生锈的栏杆上包裹外漆,然而实验期间,铁锈继续氧化并穿破外漆锈到表面上来,影响了栏杆的耐久性,实验失败。

继续尝试。施工方找过专门漆潜水艇的公司来帮忙,也用过各类“神油”“神漆”,都不能达到那个既呈现锈的效果、又不继续生锈的平衡点。

半年后,他们又尝试在油漆中掺锈粉,刷漆后静置到锈粉氧化完毕,再用外漆罩住。神奇的“滨江锈”就这样诞生了!

重塑:世界级滨水空间未来可期

“我出生在黄浦江畔,但前半辈子几乎看不到江景,现在滨江就是我家后花园。”家住平凉街道的居民朱大荣说。

在今天的杨浦滨江,多的是朱大荣一样的人。他们对这片土地有感情,有记忆,在江畔某栋老建筑前,他们还能常常碰到以前的老邻居、工友。同时,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走上滨江,共享水岸,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也开始被空间重塑。

一座座驿站,便是能看到人际关系发生“化学反应”的地方。小小驿站,也是党群服务点,占地不过几十平方米,里面却集中了手机充电、直饮水、医疗急救、图书借阅等老百姓用得着的服务。坐在驿站里的游客,互不相识,却愿意掏出食物来共享,走时不忘彼此打声招呼。仿佛身处滨江这个特殊的“场”,一切互动都是自然而然的。

当前,杨浦滨江正在规划建设现代化的演艺、音乐、美术、博物馆等文化空间,同时积极优化城市交通,打造连接陆家嘴、张江、外滩的15分钟生活圈,探索市中心滨江空间的高效复合利用,让这块转型中的“大衣料子”承载更多功能。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