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三千万人口,GDP总量超四万亿元——

深圳都市圈东向“扩容”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0-05-20 11:31

近日,一则“跨珠三角都市圈规划将出台”的消息引发多方关注。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布了《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点名”广东五大都市圈——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

其中,深圳都市圈实现扩容,不再局限于“深莞惠”,而是进一步将河源、汕尾纳入“势力范围”,称得上广东五大都市圈的领头羊。数据显示,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2019年GDP加起来达4.27万亿元,约占广东省的40%,超过广州都市圈,位居广东五大都市圈之首,堪称“最强舰队”。

都市圈内涵是什么?深圳都市圈为什么扩容?都市圈扩容后如何协同发展?

成为“新风口”:

都市圈建设可拉动GDP增长0.5%—1%

为什么说推进都市圈建设有望成为“新风口”?

都市圈,是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2019年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的培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都市圈强调的是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生态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同城化,预示着区域协同发展有望进入新阶段。

“过去城市化强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而近两年则更强调都市圈,因为人们终于发现都市圈的投资、消费效率好于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投资效益最高的是都市圈,消费倍增效应也在都市圈。”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杰表示,都市圈将是未来三年拉动投资的关键。

近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的“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改革走势”视频座谈会上,多位专家认为,今后五到十年,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发展潜能。都市圈建设对GDP的增长拉动可达0.5%—1%,不仅可以修复经济,更将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中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在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仍不够。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群中人口占国家人口的比例,中国仅为28%,远不及日本(65%)、韩国(50%)的人口聚集程度。

释放都市圈的潜力,是区域经济做大做强的大势。

破解“住房难”:

优化市域内资源配置

4月份,深圳先后经历新房天价“喝茶费”、二手房挂牌价飙升、房抵经营贷等一系列风波,而随着官方接连出手,市场疯狂不再蔓延。

海面的风平浪静并不意味着海底没有暗流涌动,调控房价的治本之策是加大供应。5月8日,深圳发布《深圳市2020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表示将进一步加大住房供应。深圳尚余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仅仅为20平方公里,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市域扩容,会是出路吗?

业内认为,住房对都市圈形成、发展和结构演化有重要影响。此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倪鹏飞就指出,需构建以都市圈为空间尺度的一体化住房体系,统筹考虑都市圈的人口规模结构、产业发展等因素,制定一体化的住房空间规划。在要素有效流动前提下,有助于破解中心城市城市病和周边区域贫困的怪圈。

深圳都市圈被寄予厚望。有分析认为,按照目前深圳每年40万至50万的人口增速,到2035年将新增700万人口,即便170万套住宅也难以堵上供给缺口。因此,未来将有数百万深圳人居住在惠州、东莞等周边城市,而都市圈将是破题之钥。深圳都市圈2019年末常住人口3290.39万,约占广东省的28.56%;土地面积3.72万平方公里,约占广东省的20.7%,仅在深汕特别合作区400多平方公里总面积中,建设用地就达到145平方公里。

在天平的另一端,工业用地仍然需要守住“红线”。去年三季度的经济失速,亮起了深圳产业“空心化”的红灯。对于深圳而言,即便在用地矛盾下,稳住工业仍然十分重要。

尽管现有工商与产业用地仍然充足,但已有人建议,深圳需要更快一步通过都市圈,优化市域内资源配置,把本来在深圳的制造业,在外迁后依旧稳定在都市圈的范围内,加上腾出来的市区宝贵土地放置高科技创新产业、总部基地等,构建出深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全新升级:

变“大城市病”为“大都市圈利”

深圳都市圈含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5座城市。深圳、东莞、惠州位于珠三角,汕尾、河源在粤东地区。向东扩容,深圳早有动作。

早在2016年,深圳宣布“东进战略”,目的在于打通联接东部、辐射粤东的战略通道,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这个战略有利于改变“西强东弱、西密东疏”的不均衡城市格局,推动、促进东部地区形成新的城市发展中心,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也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深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2018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发布,深圳也提出通过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推动全面实现特区一体化,携手周边共建世界级大都市圈。

2018年12月16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按照深圳全面主导、汕尾积极配合的原则,推动深圳人口、资金、技术向汕尾流动,2019年深汕特别合作区GDP增长23.0%,增速在深圳各区居首。

都市圈全新规划,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新升级。汕尾的经验证明,非珠三角城市也可以借助都市圈规划,实现中心城市的品牌赋能,形成新的招商号召力。中心城市则可以通过都市圈的框架,对河流治理、生态保护、旅游开发、产业规划、农产品销售等进行统筹,变“大城市病”为“大都市圈利”,进而塑造新的区域比较优势。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表示,在编制都市圈发展细则时,更应强调该区域特色产业以及与周边都市圈的融合协调,当区域内多个都市圈展现联动发展的共振效应时,协同发展便成为都市圈自身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选择。

在都市圈“变大”的过程中,原本城市边缘地区的价值将变得凸显。例如深圳龙岗区,在深圳都市圈框架内,将成为深圳都市圈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枢纽。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表示,在深圳东进战略之下,建设深圳都市圈内城市可以互通有无,形成城市协同发展效应。“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中国人口往都市圈城市群迁移的进程还远未结束,如果能从顶层设计上打破区域行政壁垒,构建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圳都市圈值得期待。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