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7年度的书人书事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18-01-17 09:24
   回望2017年:国内出版业沿着“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道路继续探索前行,在时代变幻中蓄势发力。迎接党的十九大、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整个行业的主线;政策红利不断,促使出版业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纷纷挂牌运行,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众多出版传媒集团上市风起云涌,资本运作活跃;实体书店持续回暖,24小时书店、共享书店热度直升;知识付费遍地开花,迎来爆发式增长;文化影响力增强,“一带一路”成关注焦点;名家新作聚焦现实生活,电视文化类节目热播或小说改编影视带动图书热销,出版机构纷纷加入到“自评年度好书”行列……每一个“趋势”或“表情”都极其鲜明,且所有的书人书事都与“新时代”紧密相连。
 
   服务大局:主题出版物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出版机构普遍对主题出版规划早、行动快,同时,随着部分主题出版图书的热销,出版社更加重视市场化运作,从内容的阐释方式到外在的装帧设计形式,均讲求时、度、效,注重创新、扎实、接地气。回望2017年,国内出版业以迎接、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等时间点推出重点出版物、主题出版可谓是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7年初,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组织下,全国共策划、报送了2300余种以迎接、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点出版选题。经专家论证、筛选,分别选出97种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和100种精品出版重点选题。比如《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十九大报告辅导百问》《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等。
 
   又如人民出版社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出版社的《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7》,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一带一路”协同发展研究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时代大潮与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危局和困境》、《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选题。这些主题出读物,显示着中国出版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的提升。
 
   拨开人心迷雾:新老作家作品聚焦现实生活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莫言、铁凝、王安忆、李佩甫、马原、刘震云、陆天明、徐则臣、梁鸿、任晓雯、郝景芳等知名新老作家纷纷推出新作,并不约而同聚焦当下现实生活。
 
   莫言在《收获》2017年第5期刊出三篇小说,统名为《故乡人事》。四篇小说大抵都是围绕“故乡”与“故人”展开,仍然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充满了非凡创作活力的莫言。铁凝的《飞行酿酒师》,讲述的虽然都是普通人的普通故事,甚至是些细微的琐碎的日常生活,但读后却让人深思。李敬泽在2017年出版了《青鸟故事集》和《咏而归》,前者写的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种种故事;后者《咏而归》是谈经典、谈传统,文人趣味、文人见识,随随便便谈天说地,也搭上了传统文化的热潮。王安忆的《红豆生南国》是为了“写一写人世间的一种情”,这种引起相思的情不仅是“爱情”,而且可以是“恩情”。
 
   从《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到《平原客》,李佩甫的小说经历了一系列不动声色的内在变化,《平原客》既是他抒写“平原”的续篇,也是他对“平原”精神生态嬗变的一种研究。马原的《黄棠一家》讲述了黄棠、洪锦江的家族故事,其借助黄棠之力四散开来,丈夫、儿女、女婿一干人等均被纳入叙述视野,堪称一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浮世绘”。从《一地鸡毛》《一句顶一万句》《我叫刘跃进》《我不是潘金莲》到《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刘震云的小说坚持以荒诞幽默的文字揭示时代人心,描摹社会众生相。
 
“寻找钥匙”是陆天明《幸存者》的主题之一。该小说主要表现了谢平、向少文、李爽等人在寻找灵魂信仰之门的钥匙中所付出的艰辛。幸福不是一蹴而就的,陆天明想借这些青年人进行大量的思考和辩证。“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这是苏轼的诗句,被徐则臣拿来做了书名《王城如海》。与之前的《耶路撒冷》相比,《王城如海》呈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在精神的象征物上,从“域外符号”转换为“中国意象”;在精神脉络的设置上,从“到世界去”转换为“归来”;在叙事维度上,从“成长记忆”转换为“现实面向”……徐则臣的这一系列变化展现出一代人精神追索的心路历程。
 
   梁鸿在“梁庄三部曲”等影响极大的非虚构作品之后,首部挑战自我完成的长篇虚构力作《梁光正的光》。故事同样发生在并非实有的“梁庄”,并以她的父亲富有典型意义的一生为原型,塑造了每个普通中国人身边那个永远自以为是的亲人和“中国好人”。《好人宋没用》主人公宋没用,生于1921年,因是幺女,被母亲嫌弃,起名“没用”。在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时,那些注定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会有怎样的故事?任晓雯记录了宋没用这个没用的苏北女人,历经战乱、饥饿,种种风浪,忍辱负重在上海立足生根的一生。
 
   因为《银翼杀手2049》的上映,银翼杀手系列原著《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2017年也趁势推出中文新版本。人之彼岸是什么?是AI(即“人工智能”)。凭借《北京折叠》斩获雨果奖的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人之彼岸》,是一个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相杀的故事。面对不再新鲜的人工智能威胁论,郝景芳写这本书,或许是为了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关注“人性 ”,以及人类未来的教育。
 
   电视节目或小说改编影视带动图书热销
 
   从《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2017年多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不仅同名图书持续畅销,也带动了传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和热销。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唤起民众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柔记忆,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毋庸置疑,将一个电视栏目转换成图书,早已不似《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火爆的年代,出版方只要振臂一呼,读者立即应者云集。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电视书市场都是以蹭热度而知名,早些年的《爸爸去哪儿》等同名电视书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销声匿迹。显然,读者对该市场高品质图书的需求倒逼出版机构在出版上精心制作。
 
   在《冈仁波齐》获得意外成功的票房后,张杨导演的另一部西藏题材电影《皮绳上的魂》在隔了一年多后公映。《皮绳上的魂》改编自作家扎西达娃的两部短篇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去拉萨的路上》。2017年11月,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上映。电影通过农场主的更替,揭露了很多现实问题。2017年12月底上映的《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可见东野圭吾在中国的畅销。
 
   除此之外,在2017年,根据阿耐《欢乐颂》、陈忠实《白鹿原》、常江《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严歌苓《芳华》、高希希《游戏规则》、路内《少年巴比伦》、虹影《上海王》、须一瓜《淡绿色的月亮》(改编成电影《夜色撩人》)、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媚媚猫《傲娇与偏见》、王海滨《朝花夕拾1990》(改编成电影《小情书》)、刘凡《伊犁河谷》、今何在《悟空传》、刘天明《古代才女悲情》(改编成电影《片甲不留》)、唐七公子《华胥引》(改编成电影《鲛珠传》)、雷米《心理罪》、梦枕貘《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编成电影《妖猫传》)等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相继热播热映,不同程度拉动了相关图书的热销。热门影视剧产生的话题效应,为人们选择图书提供了某种参照。
 
   原创童书受重视,财经书聚焦社会经济趋势
 
   针对童书的原创力不足,国内不少涉及或专门从事童书出版的出版机构纷纷设奖征原稿。2017年5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省作协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在京启动,参评作品须为未曾发表、出版个人原创中文文稿。同月,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作品,参赛作品均要求未出版、未发表。11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联合麦克米伦出版集团、阅文集团举办的首届“中文原创YA文学奖”(针对13—17岁青少年)在上海启动,征集未发表的原稿。这一系列征奖活动,体现了出版界对原创的高度重视。
 
   2017年11月,国内中文图书电商当当网在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上发布“当当童书5年原创市场数据”报告,从当当童书市场概况、地域篇、品类篇宏观展示国内原创童书市场发展。该报告显示,近5年来,当当童书销量持续增长30%以上;2017年1-10月,当当累计售出童书2.3亿册,原创作品占1/3。当当数据还显示,2013至2017年的5年,当当童书总销量持续攀升,2013年与2016、2017年“一头两尾”增速最快,达35%;2015年增速最慢,而且原创作品销售增长曲线与整体童书市场相似,可见原创市场成长空间大,并为整个童书阅读市场的高速增长做出贡献。
 
   按照经济学者的看法,每一种可能的生活都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缩影。出版物与经济发展通常有正相关关系,经济形势越好,出版的书籍就越多,经济管理类著作尤甚。当我们能在盗版书摊上发现《国富论》以及《活学活用博弈论》时,大抵也能了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名不虚传……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