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协同性 提高协同性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0-07-03 14:09

陈忠伟

在数字化时代,深刻把握协同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切实掌握协同的路径渠道和办法措施,扎实有效地熟练运用贯彻落实,既是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又是落实市委工作要求的必然要求,还是干事创业、做人做事的重要法宝,贯穿于时时、事事、处处,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全过程。

提高协同性与“三述”的关系。一方面,“三述”需要协同。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是一体的。理论,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武器。从理论到现实有一定距离,政策就是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船和桥,典型就是理论在实践中生动鲜活的范例。理论通过政策形成典型,典型丰富发展理论推动理论创新。典型需要理论来指导,理论需要典型来验证,指导通过政策来实现,验证需要政策来完善。从理论到政策到典型,再从典型到政策到理论,就是毛主席在《认识论》中指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以至无穷。没有协同,“三述”很容易脱节,不只是“三述”相互之间的脱节,更可能造成“三述”与工作生活的脱节、与使命任务的脱节、与岗位职责的脱节。

另一方面,协同也需要“三述”。提高协同性,就要首先看理论是怎么论述的协同,这是协同的缘起根本;政策是怎么规定的协同,这是协同的行动指南;典型怎么体现的协同,这是协同的模仿对象,没有这些基础前提做保证,协同必然是盲目的。要提高协同性,必须避免的是:协同之前不知道要协同什么、协同过程中不知道协同了什么、协同结束后不知道协同结果是什么。我们每一个提高协同性的想法、办法、做法,都要注意时刻检查,看理论是不是这么要求、政策是不是这么规定、典型是不是这么实现,以及有没有在理论和政策的指引下、在典型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即使是创新,也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政策作保障,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如果这些想法、办法、做法既不符合理论要求、又没有政策规定、也没有经验借鉴,恐怕会有一定问题。

提高协同性的路径。数字化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危机和挑战,是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太多,单靠一个人、一个科室、一个团队、一个部门的力量不足以应对,没有协同就完不成任务。具体到组织部门,我们需要协同党员干部、各类人才把工作做好,党员干部、各类人才也需要在协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因为协同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因为我们既是协同的主体又是协同的客体,所以协同需要奉献、需要付出,协同本身就是奉献、就是付出。这就要求管理者先克服自己的私心杂念,多想想在协同的时候别人能得到什么、你帮助别人实现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协同一致,最终完成任务。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其实就是协同的真谛。各美其美,就是各人都展示各人的好;美人之美,就是各人都看到别人的长处;美美与共,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天下大同,就是协同的最终目的。要想成就自己必须成就别人,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协同之前,先要找准协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学懂弄通为什么协同、协同起来干什么,前者是出发点,后者是落脚点。最好在别人需要协同的时候协同,在别人需要成就的时候成就,要瞅准合适的人、合适的事、合适的点,果断出手协同,才能取得协同的效果。协同是一种平台思维、更是一种生态思维,有了平台,有了生态,就有了“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草木”葱郁的“热带雨林”。有了平台,协同的每一个对象就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个平台上,既要考虑自己的情况,也要考虑别人的情况,既要协同别人做好我们的工作,也要通过协同帮助别人把工作做好,所有的工作又协同起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进,这样,我们的协同才能成为真正的协同、自觉的协同、有效的协同、情感的协同、文化的协同。 (中共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