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光:一颗闪耀西部的“红星”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1-06-18 14:37

■姜志光(右三)进藏前在上海火车站留影。
■率领企业挺进西部时的姜志光。
▲《青岛日报》刊发的学习姜志光先进事迹的报道。


       挺进西部

1992年,时任青岛红星化工厂党委书记、厂长的姜志光到贵州某山区原料产地考察建厂,当地工作人员跟他见面后,随即向领导做了汇报:这个人恐怕是个骗子,他着装随意,住着十块钱一晚的小旅店,吃饭花钱十分“抠门”,这怎么像来自沿海大城市的国企老总?

西进10年,姜志光在贵州、重庆建起6座工厂,将青岛红星化工的钡和锶盐产品做到亚洲第一、世界三强,让一度濒临倒闭的红星化工厂在西部重回辉煌。

2000年6月19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向姜志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在全市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地向姜志光学习。中宣部、山东省委也分别发出向姜志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不久,中宣部组织中央电视台等14家全国新闻媒体报道了姜志光的先进事迹。

这颗扎根祖国西部的“红星”,以一己之力书写了一段产业扶贫的传奇。

2013年,“超期服役”到65岁的姜志光终于退休,一年之后却病倒了。给他检查的医生说,他常年的奔波劳累过早透支了身体。2017年4月15日,姜志光病逝。

“他真正是一个大写的人,永远活在亲人、战友、朋友、同事的心里。”昔日青岛同窗、青海兵团战友如是写道。

1992年,到贵州某山区原料产地考察建厂时,青岛红星化工厂党委书记、厂长姜志光,因衣着简单、住10块钱旅馆而被当地人误为骗子,这个小误会,在当地一时成为美谈。

时间长了,姜志光身边所有人都摸清了他的脾气,叫他“布衣厂长”。一张光板子床、一把旧条椅和一张三抽桌,这是他的办公室兼宿舍;工厂设备安装的关键环节,他干脆办公室也不回了,地上铺张草席,一睡就是三个晚上;一年365天,除了出差开会和会见客人,他都穿着工装穿梭在山间、工地和工厂。

别人问他,你这么大的厂长,为啥这么“抠门”。 姜志光笑笑:“宁可抠门,也不当败家子。”

十多年来,他远离家乡,以脚步丈量了西部大山的千里山路,将青岛化工行业的火种洒向祖国西部大地,谱写了一曲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赞歌。

临危担当 带领企业走向西部

1981年,援藏干部姜志光调回青岛,来到了青岛红星化工厂,由技术员做起,车间主任、副厂长,四年后37岁时,担任青岛红星化工厂党委书记、厂长,后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时代的洪流席卷而来,改变了姜志光的人生步调。1991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停止生产污染严重的铬盐产品,红星化工上千万元的设备停转。内忧,生产停滞,人心浮动;外患,债主逼门,封路堵库。

“就是拼命也要带领职工杀出一条生路。”作为一把手的姜志光彻夜难眠,苦苦思索出路。经过深入分析,他认为红星化工远离原材料产地,仅运费一项就要多支出2000万元,于是决定将老产品生产转移到原材料基地,走出青岛。

党委会上,有人提出了异议:风险太大,如果失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说不清。也有一些人宁愿在家“安乐死”,也不愿意外出。姜志光斩钉截铁:“困难、困难,困在青岛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家门就有路。”

他决定带着红星化工厂走向西部。党委会连续开了一天一夜后,形成了共识:红星化工厂的希望之路,就是“走出青岛,老产品向原料产地转移,重在扩大规模;立足青岛,老厂区发展精细化工,重在培植新的增长点”。

这次决定工厂命运的会议,被红星人称为“遵义会议”。此后,在姜志光的带领下,青岛红星化工厂开始了“西进”之路。

从1992年开始,姜志光带着创业小分队走遍西部大地的山山水水。在半年时间内,他转战青海、贵州、湖北、重庆等地,寻找企业走出青岛后的第一个落脚地。

最终,他在重庆铜梁看中了这里的天青石资源,同当地政府谈妥收购了停产多年的铜梁糖厂,建设了铜梁红碟锶业公司。马不停蹄,他又带领团队在陕西建设了平利矿产公司,在贵州成立了镇宁钡业公司。

为精选一个矿点,他们要在几个省的十多个预选矿址间来回穿梭,反复研究比较;为定一个厂址,他们从投资环境、合作伙伴、建设规模、人文环境多方面论证。

走出青岛8年后,姜志光带领团队走遍了西部的化工原料矿山,红星化工在西部各省区建立了6个新厂,生产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扎根深山 厂长变成“拼命三郎”

矿山考察是件苦差事。在贵州考察时,姜志光一头扎进了乌蒙山区的荒山野岭。

矿山高2000多米,眼看着就要下大雨。当地的向导抬头看看天,告诉姜志光冒雨上山会遇到山体滑坡,跑都跑不掉。一番苦口婆心之后,他愣是听不进去,自己拄了一根木棍,单枪匹马上了山。傍晚才爬到山顶的姜志光让在场的矿工大吃一惊。

工作起来姜志光就是“拼命三郎”。在重庆铜梁糖厂建设新厂期间,当地原糖厂的职工看着姜志光直摇头:“我们这个厂经历了9任厂长,我没见过像他这么玩命的。”

白天,他和职工一起抡大锤、焊接缝、制作设备;晚上,他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图纸、讨论方案。他在40多度的高温下连轴转到病倒,却在试车的关键阶段,拔下吊针一路赶到现场。试车成功了,他也累得站都站不起来。

在重庆铜梁建厂的11个月里,姜志光和青岛来到当地的同事们没回过一趟家。吃不惯“麻辣饭”,喝不惯“黄泥汤”,他们想念家乡大海的味道。1994年大年三十那天,姜志光回青岛开会,也来不及跟父母家人道个别,就一路奔回铜梁。

间关千里,风尘仆仆。他背着个大袋子赶飞机、坐汽车,又步行两公里回了工厂。当他打开袋子时,在重庆的同事们看到了一大包青岛大馒头和晒鲅鱼,高兴得跳了起来。

为了红星化工,他把汗水、泪水与血水一同留在了西部大地的崇山峻岭。

外地建厂不只是没日没夜和跋山涉水。红星化工的转炉寿命短和烧结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重庆铜梁工厂初建时,转炉设计的长径比为1:18,技术人员一直按照这个比例设计。姜志光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经过一系列数据测算,提出将窑体加长,提高原先的长径比。项目投产后,产品标准化率大幅提升。不仅如此,以前青岛工厂的转炉两到三个月就要检修一次,而新厂的转炉一年也不需要检修一次。这件事在全国锶、钡盐行业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至于转炉烧结问题,当时国内行业的主要解决方式就是炸药炸、人工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姜志光连续15天靠在转窑上观察炉火,何时加料、何时加煤、何时出料,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他采用的这种后料推前料的办法,有效解决了转炉烧结的行业难题。

姜志光的智慧和胆识打动了一位外商,这位外商曾以几十万美元的高薪向他发出个人聘请,被他一口回绝:“我个人不谈合作,可以跟红星谈合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姜志光有自己的坚守。

产业脱贫 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典范

这是时代的选择。从青岛到贵州、重庆、陕西,辗转奔波千里,姜志光用行动实践了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一国家战略。

扶贫之路充满荆棘。初到重庆铜梁时,当地群众听说要建化工厂,喊出了“宁卖大碗茶,不干化工活”的口号提出反对。为了给他们吃下“定心丸”,姜志光承诺将在环保问题上100%达标。

铜梁红碟锶业公司在环保治理上投资了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21%,硫化氢治理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克劳斯回收硫磺工艺和尾气催化工艺,完全达标排放。对环保的重视让红星最终收获了当地群众的信赖,企业也被评为重庆市环保先进单位和化工部清洁工厂。

红星化工在贵州镇宁的产业扶贫更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实践的典范。

1996年7月,青岛与镇宁县所在地贵州安顺市结成对口帮扶对子,姜志光带领红星化工成为安顺扶贫先锋。

初到镇宁建厂时,当地方圆80公里内荒无人烟。工厂建成后招收当地的农民工进厂当工人,工厂周边开始聚集起数不清的饭店、维修店,运输汽车川流不息,当地人的生活开始变得红红火火。

镇宁钡业公司在当时创造了四项世界之最:单体生产规模最大、生产成本最低、质量稳定性能最好、生产环境最美,一度被誉为“世界钡王”。镇宁钡业公司上缴当地税收连年增长,当地的钡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规模经济,这座山里的小县城也推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

青岛红星化工实施西进战略的10年间,资产由1991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7.2亿元;出口创汇从500万美元增长到了2800万美元。2000年,红星化工集团销售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48%。

2000年6月19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向姜志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向姜志光学习。中共中央宣传部、山东省委也分别发出了向姜志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宣部组织中央电视台等14家全国新闻媒体报道了姜志光的先进事迹。

2001年,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进入发展新阶段。到2012年底,以20年累计,青岛红星集团在贵州、重庆两地企业上缴税收总计约15亿元。

20多年来,青岛和安顺两地干部群众心手相牵,共同见证了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一“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的实践。姜志光也获得了“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个人”、“新世纪首届贵州省优秀企业家”、“贵州省有突出贡献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

叶落归根 漂泊游子回归故里

姜志光一生的足迹都与西部密不可分。1965年10月,年仅16岁的姜志光离开家乡青岛赴青海格尔木支边。在建设兵团,他种过地、做过饭,当过公务员、卡车司机,最后给师领导开小车。1973年他被推荐到上海化工学院学习,毕业后主动要求去了西藏,1981年他才内调回青岛红星化工厂。

回家10年之后,姜志光带领红星化工突破困境,走出青岛,再度回到了祖国西部的广袤山河。

在西部进行产业扶贫的十余年间,姜志光只在70多岁的母亲身边过了两三次春节,女儿也难得见上几面。女儿小的时候,他常常跟妻子感慨,女儿跟他不够亲热。

他也想多陪陪父母家人,可离家的脚步并不能因此停滞。他一再出发,一再上路,在西部的广阔天地间发光发热,贡献了自己的少年、青年、壮年岁月。2013年,“超期服役”到65岁的姜志光终于退休,一年之后却病倒了,给他检查的医生告诉他,他常年的奔波劳累过早透支了身体。

2017年4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姜志光提出要回家乡青岛。他吸着氧气、挂着吊瓶,长途跋涉23个小时回到了故乡。

少小离家老大回。在外漂泊已久,这位老人还是记挂着自己的家乡,8天后姜志光与世长辞。“悲哉痛哉,顿足捶胸。失声呜咽,血滴心头。”青海建设兵团的战友在追悼会上写下这样的祭文,在场者无不动容。

他还是那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支边少年,驾着车牌“8179”的解放牌卡车拱沙窝子、闯沼泽地、蹚雪水河,在那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青葱岁月、爽朗笑声。

他还是那个果断决绝、干事拼命的国企“掌舵人”,跋涉在崇山峻岭之间,带领企业杀出一条“血路”,在青岛化工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他的脚印,永留在西部大地的山水之间。

今年4月15日,是姜志光同志逝世四周年纪念日,也是他参加青海建设兵团55年的出发纪念日。姜志光的初中同学、兵团战友、著名报人谭泽饱含深情,在其个人公众号上撰写了怀念文章。文中称:“非常痛心和遗憾,志光走得太早了。但他又无需遗憾,他一生都活得很精彩。不管在哪里工作或者学习,他都受到周围所有人的敬佩和称赞。他真正是一个大写的人,永远活在亲人、战友、朋友、同事的心里。”

“真正是一个大写的人”——这是对姜志光一生最精辟的概括,引起人们的共鸣。

记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