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求是录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4-01-15 13:50

  鞠培霞

  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青岛又出新举措。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出一套“组合拳”。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高技能人才是连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战略支撑。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求看,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还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2025年我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约3000万,缺口率达48%。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目前,青岛虽然已经有超过58万的高技能人才,但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缺口还很大。可以说,培养、留住和用好高技能人才,是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技能导向使用制度、健全表彰激励制度四个方面,全面优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有效确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效。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让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实行年薪制、协议工作制、股权激励等,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灵活解决技能人才待遇低的问题,提升技能人才价值感,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提高其政治地位……种种举措,为广大技术工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提升空间和展示平台,全面夯实了青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根基。

  具体来看,《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在培养和使用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主体地位。鼓励行业和企业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将高技能人才的配置状况作为生产经营性企业及其他实体参加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的重要因素;对于技能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打破限制,可按规定直接认定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把人才配置状况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建立谁使用、谁评价的技能人才企业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增强其培养和使用人才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实施意见》还明确提出强化技能贡献激励导向。高技能人才可依法依章推荐成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人选、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或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等;每年选树命名的10—20名“青岛大工匠”和40—80名“青岛工匠”,可获得8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将职工技能水平和贡献真正与薪酬等级和社会地位挂钩,让技能人才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激发技术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当然,《实施意见》更多是从宏观上为构建高技能人才队伍擘画了蓝图,而在实际操作中,只有让技能人才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才能真正激活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青岛要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需要在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记者: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