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4-03-25 12:22

  编者按

  “新质生产力”是当下中国经济的高频词。作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作出深入阐释,让推动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抓手。

  作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岛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布局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效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本期刊发理论文章予以探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于慎澄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青岛拥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特色禀赋、独特优势和能力基础,要围绕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找准细分赛道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旨在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展现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目前全国多地都在抢抓战略机遇期,落子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但显而易见,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将所有细分产业全部作为自己的发展重点,必须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实际基础和现实条件,选择具体路径,避免“一刀切”“一窝蜂”,青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也应找准细分赛道。

  一是要找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细分赛道。依托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青岛要把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同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有机结合,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具体而言,要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链扩大规模,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世界一流企业;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虚拟现实、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金属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奋力争先;积极抢占基因与细胞、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空天技术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二是要找准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细分赛道。青岛近年来服务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以此为基础,今后要准确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加力,推动服务业品质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重点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具体而言,要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会展、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商务服务等十大行业领域实现突破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信息技术、大数据等赋能,积极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发挥核心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其特点是创新,而正是创新促使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实现跃升。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从科技创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入手,研究如何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但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发挥好本地在创新资源、自然禀赋、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核心优势,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青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也应如此。

  一是要发挥科技优势。青岛以海洋科技为核心的技术优势比较明显,以此为基础,青岛要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特别是要用好崂山实验室、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性技术难点;要深化“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建设,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示范应用工程,大力推动制造业领域大模型产品开发;要把握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关系,支持驻青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更多成果本地转化。

  二是要发挥人才优势。多年来,青岛始终坚持敞开怀抱广纳四海英才,人才总量达到278万,其中海洋人才总量达37.63万。以此为基础,要继续实施“人才强青”计划和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加快集聚战略科技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顶尖人才团队,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拓宽高端专业服务人才引进范围,优化行业拔尖人才布局;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科学教育,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优化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工匠之城”。

  三是要发挥园区优势。近年来,青岛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性强、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科技园区,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阵地。以此为基础,今后要推动各类园区高质量发展,上合示范区要深入实施扩能行动,聚焦“四个中心”建设,深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青岛自贸片区要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全国自贸区第一梯队中走在前列;各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要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要提高建设水平,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一流产业发展生态。

  完善特色政策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完善制度体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由于不同城市的产业选择、发展重点不尽相同,因此应在上级统一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出台符合本地生产力发展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政策。青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具有青岛特色的政策安排,一方面要加强政策研究储备,突出青岛特色,动态谋划储备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青岛直接落实的省政策原则上不再纳入政策清单;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兑现落实,务实管用的政策一旦出台,要紧盯政策实施细则制定、资金兑付等关键环节,让政策早落地、快见效。具体到不同领域,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完善特殊政策。

  一是科技、人才方面,要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技术要素估值定价机制。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创新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职称评定、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管理等改革。二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要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财政资金统筹机制,推进数字人民币、养老金融、跨境投融资等金融试点。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要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完善全市统一的涉企服务平台功能,加快“青岛中央法务区”建设,落实政商交往负面清单等,打造营商环境特色品牌。四是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方面,要实施民营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制度,完善涉企政策征求民营企业家意见机制,落实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大力开展“为民营企业办实事”活动,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城市。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打通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吴 净

  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全面强化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优质创新环境,积极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高效配置。

  发展新质生产力,青岛需要深度梳理堵点卡点,努力在创新全链条上高速进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突破,加速培育社会生产力新形态。

  存在的堵点卡点

  一是原始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亟需突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6G、高温超导、可持续航空燃料、柔性电池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的颠覆性、渗透性、扩散性特征更加显著。这就需要我们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深刻认识自身的差距,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切实将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基础研究,充分释放优势潜能,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

  二是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亟需加强。当前,受新需求驱动,以新科技和新平台为依托,将现有产业领域和要素资源经过相互渗透、融合或裂变加以整合利用,从而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或突破,正在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在智能、健康、环境、海洋等重要领域夯实良好的融合创新优势,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科技人才与产业人才复合、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交融上持续发力。

  三是新型劳动者队伍建设亟需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的战略型人才,也需要具备多维知识储备、能够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

  四是政策制度改革的全面性与精准性亟需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这就需要我们持续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加快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五个方向集中发力

  第一,优载体强主体,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强化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引领,省市(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协同共进的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的科研合作,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融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在青岛部署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释放在国家科技创新布局和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价值效应。在基因与细胞、未来网络等领域,积极探索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青岛实践,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

  第二,聚高端强链条,强化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制造业场景的深度应用,强化“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全链条培育,建设新技术新产品中试基地和应用测试空间。积极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超前布局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努力实现跨代赶超。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数字领航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深入实施“专精特新”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多样化、专业型、互动式孵化器集群,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优化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等产业载体功能布局,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协作配套水平。

  第三,引人才强素质,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推进产才融合发展,精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完善紧缺人才动态清单,分类组织实施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发挥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优化研究型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与专业调整联动机制。加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间的人才交流,实现人才与创新、专业与学科的对接融合。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完善课程体系设计,构建梯度合理的特色学校集群,打造优秀教育品牌。健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考评机制,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研发任务的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等。

  第四,优配置提效率,持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与成果转化体系,优化科技项目形成与管理模式,以社会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为引导,构建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全要素一体化配置的创新服务体系,促进有组织创新与有组织成果转化。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优化科技成果评价方式。聚焦数据要素,探索建立流通技术规则,以及“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分级分类、分步有序推动部分领域数据流通应用,实现数据使用“可控可计量”。

  第五,营氛围强意识,打造优质创新环境。在科技创新投融资、技术标准等领域形成统一的创新激励制度,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宽容、开放的创新创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创新创业维权处理机制。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统筹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技术储备深度,推动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创新计划项目。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方面改革,以更大力度引进全球优质跨国公司、先进制造或现代服务等领域跨国投资,以及数据等高端生产要素,打造协同高效的开放创新体系。     (作者单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加快布局新赛道

  张炳君  刘 晨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新赛道,是青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青岛产业基础雄厚、科创资源富集、创新主体活跃,在未来产业六大方向都具备抢占新赛道的基础和条件,要着力突破堵点卡点,从企业集聚、制度创新、要素保障、服务优化等方面更好营造未来产业发展的优良生态,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青岛需跳出旧路径,瞄准新赛道,实现城市发展动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

  开辟发展新赛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所谓新赛道,是指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或行业细分领域,通常具有技术密集、颠覆创新、爆发增长、引领未来等典型特征,新赛道往往蕴含海量市场潜力和全新增长机会,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因素。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清洁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持续涌现出颠覆性、创新性、融合性的技术突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基因编辑等新赛道快速兴起,成为国家间、城市间博弈的主战场。我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数字创意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重点方向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是布局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

  青岛抢占新赛道的优势

  青岛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七个专业园区加快建设。青岛科创资源富集,崂山实验室、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纷纷落户,拥有驻青两院院士38人,国家级人才1219人,2023年底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70万,为提升城市创新策源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青岛企业创新主体活力迸发,全市共有企业主体超过81万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约8000家,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主力军。青岛开放平台战略叠加优势凸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开放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青岛“一带一路”倡议双节点和新发展格局双枢纽的地位得以确立。

  对照国家七部委《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六大方向,分析青岛在细分领域布局新赛道的基础。未来制造方面,青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突出,已建成多座“灯塔工厂”,在家居生活、城市管理、工业生产等领域智能化应用场景丰富。未来信息方面,青岛市集聚国内纳米压印头部企业,具备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压印模板国产替代的能力;青岛在光芯片、磁性芯片、Micro—LED等领域均有产品和技术储备,可以在相关赛道竞争中力争上游。未来材料方面,青岛企业已布局碳化硅、氮化镓、氧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生产线,结合青岛在集成电路上下游已有的产业基础,有能力在抢占“未来电子产业基石”中奋力开拓。未来能源方面,青岛在钙钛矿电池领域集聚山东省大部分科研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具备较强的研发生产能力;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推进钠离子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建设,相关企业已具备新能源电池生产锂改钠的基础。未来空间方面,青岛已迈开探索深海远洋的步伐,在海洋检测设备和深海高端装备等领域具备突出优势,同时众多驻青高校和科研院所涉及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空天信息、深海极地开发等产业集群纳入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未来健康方面,青岛在合成生物领域培育的重点企业入选国家权威榜单,在基因和细胞诊疗领域搭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链条,海洋药物研发优势不断彰显。

  四个方面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大企业主体培育力度。规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园区,借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特色园区建设经验,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的需求,强化园区服务功能,完善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对外交流、投融资等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在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快未来产业集聚。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鼓励企业强化研发投入,积极申报创新型、科技型企业项目,形成更多自主知识产权。

  二是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优化财政科研经费使用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驻青科研院所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打通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地“最后一公里”。同时,发挥财政经费的杠杆效应和导向作用,引导建立企业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经费投入体系。健全科研绩效管理机制,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加强分类绩效评价,引导科研资源向优秀人才和团队倾斜,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三是推进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尽快明确数据交易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编制出台数据交易管理、数据商和数据流通交易第三方服务机构管理等办法。加快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探索数据确权交易机制,开展数据经纪人制度试点,探索规范开展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中介服务。推动建立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流通机制,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新业态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探索建立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大力发展数据资产评估、大数据征信、大数据融资等相关配套服务。

  四是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开放方面大胆探索,积极争取国家试点任务,放宽服务业准入,丰富服务业态的供给。同时以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聚焦服务制造化、制造服务化,探索形成两业融合发展的青岛路径。大力发展信息软件、数字贸易、直播电商、数字内容等数字服务重点领域,打造我国“北方电商中心”,形成数字经济服务业新优势。大力发展研究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等科技服务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作者单位: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记者: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