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铆足干劲开新局,阔步再上新台阶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3-02-27 11:19

 ■青岛高新区致力于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

■青岛高新区6个产业项目和6个城市配套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青岛高新区产业载体招商联盟成立,80余个重点项目集中入驻产业载体。

■伯杰(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
 

  企业创新成果产出效率、企业孵化水平等表现突出,在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上升至第13位;近百个优质项目入驻产业载体、开工建设,产业集群效应显现;11条道路集中开通,畅通经济发展动脉……2023年伊始,青岛高新区便掀起抓创新、拼项目的强大“攻势”,在项目招大引强、优势产业集聚、政策服务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1+2+1”现代产业体系蓬勃发展。

  砥砺奋进正当时,昂首阔步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高新区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1264”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发展高地,让高质量发展的“火炬”更亮、“引擎”更强。

  两年提升7个位次

  科创底色愈深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公布,青岛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上升至第13位,较上年度16位上升3个位次,两年累计提升7个位次。其中,一级指标“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单项排名第12位,进步态势明显。

  作为地方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国家高新区就是城市科技创新的强引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是拉动城市发展的“排头兵”。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锚定“高”和“新”的发展定位,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出台硬核政策、搭建智慧平台、提升园区服务等多项举措,打造全新的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青岛模式,助力推动青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根据青岛市科技局的统计数据,2021年,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范围内火炬统计纳统企业达到1687家,同比增长50%;营业收入5230亿元,同比增长23%;生产总值2333亿元,同比增长23%;工业总产值3595.8亿元,同比增长20.7%。各项指标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

  而科技部火炬中心基于2021年度169家国家高新区火炬统计调查数据、工作总结、评价调查问卷和2022年度相关事实依据,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工作。评价结果显示:青岛高新区在企业创新成果产出效率、企业孵化水平、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方面表现突出。

  招大引强

  助力产业“延链强链”

  精准招引顶天立地的龙头项目和专精特新的优质项目,“聚焦”二字贯穿青岛高新区项目招引始终。

  日前,以“建链强链促投资,真干实干强产业”为主题的青岛高新区2023年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议暨产业载体项目集中入驻活动成功举办。80余个重点项目集中入驻产业载体,6个产业项目和6个城市配套项目开工建设,青岛高新区吹响了项目入驻、建设的“冲锋号”。

  以产业发展导向为引领,以项目招引落地为依托,青岛高新区开局争先,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举全区之力抓项目招引、促项目落地,依托此前新获批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两大市级专业产业园区,深耕产业集聚群。在此次开工的项目中,海尔大健康(盈康一生)医疗器械数智产业园项目,主要从事伽玛刀、热疗机、乳腺机、输注产品及耗材等整机及其重要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鹏晟海工装备产研基地项目,主要开展产导温盐深仪(CTD)等高端海洋装备产品的研发及生产,通过产品应用填补系列装备对进口的依赖,进一步带动国家海洋事业、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这两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分别对促进高新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具体到青岛高新区的核心产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作为海尔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深耕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布局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两家上市公司,其中海尔生物医疗通过“场景服务+科技创新”,为科研院所、生物制药、医院等提供智慧生物样本库场景、智慧实验室场景、智慧医院场景等物联网解决方案,已入选首批“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链主企业”;盈康生命在医疗器械领域持续拓展,产品布局从肿瘤治疗设备延伸到诊断和康复领域,覆盖肿瘤、急诊、ICU等场景,入选医疗服务上市公司TOP20。盈康一生关于生命健康的探索与高新区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产业园的落户也有利于双方共同促进区域乃至青岛市大健康产业发展。

  精细服务再升级

  助力企业加速跑

  推动项目招引落地需要“内外兼修”,也需要“软硬兼施”。

  为高效服务企业,青岛高新区持续发力在项目服务上做文章、求突破。推进项目制度化管理,组建项目投资促进工作专班,强化对企服务力度,建立项目进度节点清单,实现“全流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加快项目推进。与此同时,完善项目标准化服务,升级企业服务模式,细化项目具体进展阶段,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目前,全区16个项目已取得节点性进展。

  在此次入驻产业载体的项目中,成立于2017年的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联东U谷产业园。伯杰医疗是一家专注传染性病原体的诊断试剂研发和应用,深耕于多重荧光PCR诊断试剂、分子诊断仪器和病原体测序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分子诊断行业处于领军地位。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伯杰医疗为我国以及其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质量可靠、性能优异的核酸检测解决方案,涵盖核酸提取、扩增的仪器及检测试剂。除此之外,伯杰医疗还有多元化的免疫层析检测产品,包括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性传播疾病检测产品,及宠物的病原体快检产品,在全国感染性病原体诊断企业中始终保持第一梯队的位置。

  此次入驻青岛高新区,伯杰医疗主要建设万级、十万级净化生产车间、质量控制实验室、冷链仓储中心,项目投产后,将主要从事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等临床用分子诊断试剂和科研类分子诊断试剂的生产。

  选择青岛高新区,伯杰医疗有自己的考量。伯杰医疗创始人、总经理赵百慧表示,青岛高新区是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的热土,拥有优质的营商环境、明晰的产业政策、完善的配套体系和通畅的政企沟通机制。希望通过青岛项目推动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和生态圈的建设与发展,助力青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而青岛高新区也没有让企业失望。据了解,伯杰医疗青岛项目从项目的洽谈到签约仅用了3个月时间,从签约到项目投产用了5个月时间,体现了项目“招-引-落”的“高新速度”。

  与此同时,青岛高新区还在全国首创“高新贷”,已为50家企业贷款1.85亿元,新增3家科技支行,设立3亿元天使母基金和1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参股子基金达17支,规模40亿元,增长33%;聚焦“三年集聚十万人才”目标,出台“人才特区”新政,打造教育无忧、安居无忧、生活无忧品牌,高层次人才、户籍人口加速涌入态势明显。在全省开发区中率先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共394项行政权力事项委托赋权,承接数量在青岛市功能区中位列第一,启用“政务服务高新区专用章”,做到了“应接尽接”,实现“区内事,区内办”;新启用5家园区企业帮办服务中心,124类事项实现“不出园、秒帮办”,2022年全区市场主体增速超30%。

  开通11条道路

  畅通经济发展动脉

  完善便捷通畅的道路交通路网是加速推动创新、产业、人才等城市发展要素流动的关键。近日,青岛高新区新开通登云路等11条道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畅通“城市动脉”。

  新开通的道路中有7条与已有道路一起,形成了青岛高新区西片区“三横六纵”的主干路网框架。其中,登云路位于康复大学南侧,振和路位于中医药传承基地、青岛市民健康中心、青岛眼科医院东侧,尚信路位于国家足篮球学院西侧,田海路位于红岛国际会展中心及国家足篮球学院北侧,弘信路位于首创奥特莱斯北侧。新道路的畅通不仅为康复大学、市民健康中心、中医药传承基地、首创奥特莱斯等重点项目提供了道路配套保障,也将为青岛高新区西片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城市路网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不仅缩短了百姓出行的距离,更能拉近百姓的心。新建的高新区中片区4条道路,新韵路(文弘路至崇和路)、规划 5 路(火炬路至规划 6 路)、规划支十三路(海月路至规划支二十一路)、规划支二十一路(规划支十三路至海月路)临近高实城、世茂璀璨天樾、招商海德花园等居民区,道路的开通将为园区居民创造更加良好和便利的交通出行条件。

  交通便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青岛高新区始终将道路交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不断完善路网体系,构建内畅外联、充满活力的交通路网。对内,2021年,青岛高新区开通道路8条,长度约6.4公里。2022年开通道路11条,长度约8.4公里。本次青岛高新区再开通道路11条,长度约11.8公里,实现道路完善率达到76.5%;对外,2020年地铁8号线通车、双元路与双积路节点立交工程开通,2021年华中路贯通,青岛高新区正式进入主城区“半小时生活圈”。

  细数过往“成绩单”,从项目招引到产业集聚、从经济运行到创新服务,青岛高新区表现亮眼。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之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该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未来,青岛高新区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眼界,把自己放在全国、全球大坐标中来审视、谋划和推进,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1264”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发展高地,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让高质量发展的“火炬”更亮、“引擎”更强。

  (肖玲玲  李青健)


记者: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