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澎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4-03-07 11:12

  ■市北区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图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的浪潮大数据产业园。   修相科 摄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鸟瞰。 修相科 摄

 

  □北 宣

  2023年,市北区抢抓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发力扩大内需、招商引资、城市更新、服务升级、民生保障“五大战场”,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新局面。

  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壮大科技型企业梯队。构建“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梯次培育体系,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5家,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入选高企上市培育库,累计入库企业数量达到8家,入库数量居全市前列。全年新增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山东省瞪羚企业。

  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28.3%, 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67.9%,同比增长24.8个百分点,占比及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

  完善实验室建设体系。推荐青岛市高端聚苯乙烯树脂重点实验室等8个项目申报;东软载波等4家单位获批建设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雅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海洋环境钢结构腐蚀防护及智能监控诊断预警系统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进入系统调试阶段。青岛儒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5G船厂智慧园区场景示范项目获评2023年青岛市5G十佳场景示范拟支持项目。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助2家单位完成青岛市2023年海洋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计划立项。推荐21个项目申报青岛市2024年科技计划项目。

  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全年新增14家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新增4家企业备案青岛市企业研发中心。9家规上工业企业设立云上研发中心。

  突破原创性基础研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等单位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组织7家企业申报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生物科技创新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2家孵化器获市标杆孵化器授牌。4家单位通过山东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资格审查。利用“硕果金”政策支持孵化器园区内的初创科技企业,6个项目入选全市首批项目库。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开展2023年度科技金融投保贷业务,利用多种渠道组织企业申报。开展项目路演对接会、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促进投融资机构与创业企业进行资源对接。

  引进培育一流人才。打造全市首个全领域产才融合数据平台,举办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落地优质项目12个。出台高层次人才服务20条、暖心举措10条。全年引进博士、青年和海外人才2.5万余人。打造国际人才服务联动平台,累计服务企业400余家,各类人才可“一站式”解决72项服务需求。

  2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2+6”特色产业发展。全年新认定市级总部企业12家。浪潮大数据产业园入驻企业70余家,柠檬豆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亿元以上航运贸易项目15个,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平台业务发生额突破1000亿元。落地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链项目20个。

  聚力发展现代服务业。4家单位入选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9家企业入选市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6家企业获评市级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2家企业获评市级技术先进型商务服务企业。

  壮大现代海洋产业集群。邮轮母港启动区77.6万平方米项目全面开工,世界之眼、航运金融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4个市级海洋领域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73.4亿元。

  “一链一策”做强产业发展链条。壮大现代金融产业链,力促项目顺利落地。做好用地、融资、人才等要素保障,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年完成投资2.1亿元的国寿嘉园青岛长者公寓项目和投资1亿元的青岛沅信医疗项目注册。

  持续推进技改升级。深入落实青岛市技术改造奖补政策,推动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改。金泽供热站热源改建项目已全部竣工。青啤智慧供应链项目、中车生态链项目等顺利推进。

  提升园区招引承载力。15支基金落户新金融产业园,总注册规模超70亿元。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生物科技创新园等6座特色楼宇平均入驻率达85%以上。历史城区完成中车四方智汇港片区二期、捷能中泰片区北地块及郑州路片区41号地块出让,面积约262亩。

  强化金融助企服务。青岛新金融产业园获评青岛市首批“金融管家”试点单位。举办全国双一流高校联盟人才互融交流会、上海海事大学产教融合专业实践游学活动,汇聚青年人才超100人次,提供创业指导等金融助企服务。

  3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加快商圈现代化改造。台东步行街获评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大云谷时尚体育中心、和达中心城等消费载体焕新亮相,CBD、新都心、浮山后三大商圈“南北联动、错位发展”。举办中国动漫节声优大赛、第四届 “新媒体之夜”等30余场活动。

  持续推动文化消费。实施“乐艺市北”文旅嘉年华系列活动,做优“文化惠民+”内容,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围绕惠民消费、公益培训、数字化服务等板块,开展文旅活动1500场次。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组织16家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开展促销活动,邀请优质企业进驻“市北优选”直播间,打响“消费指北”购物品牌。引导商业综合体向虚拟导购、AR场景体验、无感支付的数字体验转型。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制定《重点项目落地提质推进管理办法》和《项目落地提质年重点项目责任清单》,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10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7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20%。

  4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实施煤炭消费压减计划。形成市北区涉煤企业“一企一策”改造方案,落实《市北区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其中列入市办实事及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任务的燃煤锅炉“煤改气”项目全部完成环评审批。

  提升公园城市建设水平。浮山森林公园及齐鲁康体公园一期建成开放,新建2.5公里滨海步行道及周口路城市林荫路、同安路城市林荫路和合肥路城市林荫路,完成10处立体绿化建设。

  打好蓝天保卫战。印发《市北区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市北区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严格落实考核督导推进机制。组织开展扬尘问题现场督导检查14轮次,发现并督办扬尘污染问题200余个。

  打好碧水保卫战。制定印发《市北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全面推进李村河-张村河入河排污口视频监控和溯源项目,156个排口清单全部溯源完成。

  打好净土保卫战。不断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调查地块15个,重点建设用地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要求。率先开展污染土壤电子转运联单与纸质联单并行制度。

  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制定并印发《青岛市市北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完成直排河排污口、直排海排污口、张村河重庆路桥和海泊河入海口地表水水站比对等监测工作。完成对发电厂、供热站等处的污染源废气监督性监测和对部分工厂、医院的污染源废水监督性监测。

  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大对汽修等喷漆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涉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集中整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对环保设施和项目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5 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深度融入黄河战略。在构筑便捷出海通道、共建重大开放平台、产业合作互补、科技协同创新、人文互动交流、节约集约用水、环境保护治理等七方面持续发力、重点突破,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市北落地落实。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43处停车场建设,新增泊位6300余个。盘活既有资源,完成中联自由港等32处经营性停车场以及青建宜昌新苑等10处住宅小区停车场的开放共享工作,盘活停车泊位1.05万个。

  加快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如期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城中村改造实现历史性清零。印发《青岛市市北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加快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全年共拆除各类违建43.2万余平方米,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历史遗留违建拆除得以突破,新增违建得到遏制,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6 大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推动东西部协作提质增效。全年销售临洮县、西和县、成武县等协作地农特产品695万余元。坚持志智双扶,完成2023年度市北区赴临洮县挂职干部轮换及专业技术人才派遣。完成协作地党政干部培训9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2000余人次。全年吸纳协作地脱贫人口来鲁就业344人,帮助协作地脱贫人口省内就地就近就业3589人。

  7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建设服务型数字政府。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电子印章增加至7类,用证事项增加至313项。完成20余个“鲁通码”应用场景建设,覆盖政务服务、税务服务、养老服务、门禁通行等领域。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设置“一事全办”服务专窗,选取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90项主题服务场景,编制“点菜单”一事全办清单。建设完成政务服务事项唯一发布平台——“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市北分厅。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相互挂钩的岗位体系、薪酬体系、考核体系,加强工资总额预算。实行企业新增债务提级管理,加强债务风险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

  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年完成网上拍卖项目10个,供地面积566.07亩,划拨项目34个,供地面积651.14亩。全年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完成298.44亩。组织39家企业参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

  开展营商环境集成改革年行动。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4.0版本,设立营商环境会客厅、观察站,组建“专家委员会、媒体观察员、体验官”三支队伍。组织“政府开放日暨政企面对面”惠企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打造营商环境智慧云平台,驱动企业服务能级迭代提升。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协助6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进一步推进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引导近万家经营主体授权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大港街道入选青岛市第二批诚信镇街。

  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推动青岛新金融中心建设,在2023年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上签约基金项目50亿元。全年新落户金融机构和金融类项目30余家,20余支基金落地市北,注册规模突破600亿元。

  推动落实农工商公司改革工作。对未改制企业开展全面调查摸底,完善公司台账,对现有22家农工商公司的人员结构、制度建设等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为精准制定改制方案提供依据。

  深化RCEP区域经贸合作。助力举办2023年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发布合作成果青岛倡议和推动沿黄流域高质量发展行动宣言,RCEP成员国间13个多领域项目集中签约。RCEP鲁贸通AI版服务用户达8000余家。RCEP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上线。

  加快建设贸易强区。全力支持青岛港集团建设东北亚商品车服务码头,放大港口枢纽功能、深化港企合作。市北区实现商品车出口近3500辆。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中外运跨境电商服务中心试运行,实现跨境电商贸易额3亿元左右。

  紧抓招商引资提质效。全年新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85个,累计到位内资180亿元,外资1.6亿美元。引进12家总部企业,占全市总量的1/6。“三区互融”产业发展基金等40余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

  8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

  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全年新增省级文明单位、社区4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文明社区标兵13个,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12个、文明校园2个,区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7个、文明校园1个。

  持续强化文明培育。培育“文明市北人”120余人,获评青岛市“文明市民”10人、山东好人3人;“感动青岛”道德模范1人。完成美德市北和信用市北建设首批45个试点项目进程。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首届“中青建安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益大赛,推选五大类品牌志愿服务项目30个。打造“志愿五为·幸福市北”文明实践品牌。开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1.3万余场次。“喜憨儿融入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山东省“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提升城市对外传播水平。组织“文化山东”活动16次、“走读山东”活动5次,《Adrian带你发现青岛——台东“恣儿街”美食之旅》获中国外文局2023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奖。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挥《市北专刊》《市北新声》、爱市北、微市北、抖音等融媒矩阵作用,对大鲍岛海鲜啤酒节、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等区级重大活动进行推广,爆款新媒体产品频出。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纺织博物馆场馆改造升级。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月相关主题活动1014场。一战遗址博物馆的“青岛好交警——李涌”荣获青岛市2023年红色宣讲人大赛一等奖。推进红景核心区廉洁文化教育展馆项目和真理馆二十大展陈提升项目,全年接待参观学习超2.7万余人次。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旅活动1500场次。举办文化演出、公益培训,推出1000节公益课程。举办第三届广场舞大赛“浪潮舞会”等系列文艺演出。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制定文化创意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链“5个1”工作机制。古麦嘉禾新获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鲍岛街区获评山东省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深度推进旅游品质提升。邮轮港区完成岸线整治3.2公里步道、海湾广场和六号码头整治、邮轮客运设施升级。增设20余处公共空间,完成7处口袋公园、9处山头公园和10处立体绿化。青岛啤酒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2023山东省智慧旅游样板景区;台东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

  擦亮艺术城市名片。完成《深蓝浪花》《缺席的家长会》《舒心生活》等8部小剧小戏创作和演出。全年新增5处城市书房,举办公益性讲座、培训、展览等,成为市民群众休闲阅读好去处。

  举办文旅节会活动。高水平举办2023青岛国际青年时尚文化艺术节。组织开展读书节、全民阅读大会等阅读品牌活动3000余场次。

  9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建“1314”陪伴式就业服务机制,打造22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开展首届技能人才周活动。开展首批建筑行业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联评,培养高级工等级以上技能人才1117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发布“4+3+N+X”初中全域集团化方案,全区初中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新增18所优质幼儿园。全面构建“本地资源+云服务”教育数字化模式。

  建设体育强区。更新1000件健身器材。举办赛事活动500场次。创新推出全民健身“运动驿站”项目,荣获“山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15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44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全部投入运营。安装助餐食堂“青岛市养老服务一卡通”系统78处,实现午餐补助8.56万人次。打造普惠性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综合体。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成600人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项目现场调查。在全区9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铺开城市癌症早诊早治。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启动“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发挥齐鲁医院(青岛)护理专业优势,以市北区人民医院为桥梁纽带,向患者提供手机线上预约、护士“接单上门”便捷护理服务。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全年新审批低保644户、958人。实施临时救助6801人次,全年共计发放救助资金1.3亿余元。

  完善保障住房供给。中车四方智汇港二期、中海寰宇汇2号楼等项目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34套。

  10 坚决守好安全发展底线

  着力抓实安全防范。全年累计向477户居民赔付灾害民生综合保险102万余元。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新注册成立百成等应急救援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建筑施工联合检查等行动,隐患整改完成率100%。

  强化非法集资风险防控。创建防非“阳光”工作站,在西王大厦成立全市首家实体工作站点。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非意识和能力,举办宣传活动260余次,参与群众约2.6万人。

 

记者: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