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做好“三篇文章”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添彩

来源:文化改革发展处发布时间:2024-08-30 16:03

胶州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拥有五千年文明底蕴、三千年古国积淀、两千年城市建置的厚重历史,三里河文化在此发源,唐设板桥镇、宋设市舶司。丰沃的文化土壤不仅孕育了胶州秧歌、茂腔、胶州民歌、剪纸、八角鼓、吹打乐等国家级、省级非遗,还传承有铺上、里岔等百年大集。胶州民俗文化兼具千年历史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和独特艺术造诣,在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中形成了“喜庆热烈、奔腾欢快”的显著特征。近年来,胶州市坚持将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抓手,通过做好“三篇文章”,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一、坚守根脉,推动民俗文化重放光辉。注重深挖掘、实保护、创品牌,让散落民间的“沧海遗珠”绽放为民俗文化的“璀璨星辰”。一是协同联动深挖掘。宣传、政协、文化、党校、档案等部门及各镇街通过遍访、记录,将胶州民俗文化汇编成册,推动民俗文化有根可依、有迹可循。二是多措并举实保护。在青岛市级支持下,大力推动民俗文化活动申报非遗项目,从政策扶持上加强保护。目前全市已有各级非遗项目137个、非遗传承人128人。同时,加大市场助力和营销推广,充分利用电商等手段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涌现出李墨药墨、螺钿、剪纸、黑陶、花饽饽、糖瓜、制香、制蜡等一批民俗文化产业项目,激发传承创新内生动力。三是突出特色创品牌。紧跟全省乡村文化旅游节、黄河大集、村歌嘹亮、四季“村晚”等部署要求,以及青岛市“秋晚春晚”等活动安排,连续30多年举办新春秧歌会,每两年举办秧歌大赛,做响麒麟山会、三月三艾山山会等民俗节会,挖掘转化全市50余个传统大集民俗特色,实现“村村有好戏、广场周周演、天天有大集”,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秧歌之乡”“中国剪纸之乡”等城市品牌。

二、活态传承,推动民俗文化生生不息。按照“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受益”导向,深化拓展民俗文化传承。一是专业队伍打牢基础。胶州市文化服务中心艺术传承保护科为全额事业编制单位,将前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融入编创展演、登上国家舞台,编排非遗剧目60余部,荣获国家、省级奖项100余项,并通过非遗夜校等方式回归群众,被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等荣誉。二是民间力量扩大覆盖。打造“文化串门”文明实践项目,文旅、文联等部门组织330余名文化工作者,开展“1+5+N”文化培育工作,建有民间剧团16支、邻里艺术团65支、各类文化队伍800余支,公共文化服务每年辐射50余万人,非遗传承人驻点传习入选全国“非遗在社区”典型案例,获评全省“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三是推动传承后继有人。将民俗文化融入全环境立德树人,将胶州秧歌、三铺龙拳列入学校课程,10万多名学生成为“小小传承人”,获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创新实践案例第一名。

三、创新发展,推动民俗文化历久弥新。民俗文化长久不衰,离不开群众根基和创新驱动。一是注重彰显时代特性。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用民俗文化记录奋进征程、讴歌伟大时代。如讲述“两个文明”发展的《秧歌乡的故事》,呈现山东省、市、县三级以文化志愿助力乡村振兴的《暖阳春苗》,讲述移风易俗背景下吹鼓乐手转入“文化串门”演出队伍故事的《改行》,都是贯彻落实“齐鲁文艺高峰计划”,用民俗文化歌颂时代进步的作品。二是注重发挥教育意义。坚持寓教于艺,用民俗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如致敬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茂腔戏《五颗扣子》、演绎革命先烈事迹的茂腔戏《邓恩铭》,激励干部群众勇担时代使命。三是注重回归市民大众。2024春节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我市10大类70项活动中,民俗文化活动占比达到54.3%。像荣获全国“群星奖”的秧歌广场舞《喜洋洋》《豪情鞭鼓俏秧歌》,既登得上大雅之堂,也成为田间地头、公园广场常备舞种,增“烟火气”、有“人情味”,助力民俗文化扎根民间、植根日常。

 

记者: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