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巍峨 “冷湖”深情

“五个一”双奖: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2-11-14 15:22
铁流于潇湉喜获年度“五个一工程”奖 青岛文学创作硕果累累
 



 

  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名单日前揭晓,在19部“优秀作品奖”图书中,青岛作家铁流的《靠山》和于潇湉的《冷湖上的拥抱》双双入选,成绩斐然。在同一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揽获两个奖项,体现了青岛文学创作的繁荣,也印证了“青岛出品”在文艺领域的突出成就,为当代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两部作品主题鲜明,扎根现实,视野广阔,风格独特,既是作家个人创作的成果,也是青岛文艺工作者响应时代召唤、呼应时代精神的实际体现。

  去年暑期面世的长篇报告文学《靠山》由作家铁流花费14年创作完成,期间他走遍山东、湖南、河南、河北、江西、陕北、江苏等地,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支前的亲历者及其后人进行了上千人规模的采访,用近50万字讲述了波澜壮阔的支前故事。该书出版后反响热烈,引发了从文学界到普通读者的持续讨论,迄今已经多次加印。青年作家于潇湉作品《冷湖上的拥抱》讲述了三个女孩儿陪爷爷重走当年石油勘探、开采之路的故事,通过“冷湖”这个石油儿女不断邂逅、错过、拥抱、告别的小镇,全景再现了石油人的拼搏历程和信仰情怀。于潇湉多次走访世界海拔最高的青海油田,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讴歌石油人“踏破昆仑”的情怀,创作了一部全年龄阅读的丰厚作品,《冷湖上的拥抱》也是她创作历程上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近年来,青岛先后出台了《中共青岛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管理办法》《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实施细则》《青岛市2020—2022年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等政策文件,激励一大批作家创作出了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此次“五个一工程”奖也是对创作中坚力量的扶持和肯定。铁流多年来致力于长篇报告文学创作,他笃信“生活中来”的写作信条,一边行走一边书写,先后创作了获得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等重要作品,此次《靠山》也是他第二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于潇湉近年来佳作不断,她的创作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先后推出了以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洋科考为题材的《深蓝色的七千米》、聚焦大国重器“雪龙号”的《你好,冰原》等佳作,备受读者喜爱。《冷湖上的拥抱》则是她把视线从海洋、冰原转移到地底石油后的又一重要收获。《靠山》大气巍峨,《冷湖上的拥抱》饱含真诚和真情,两部获奖作品为中国读者贡献了精神供给和文学滋养。

  铁流:

  打一口生活的深井

  青岛报告文学创作领域近年来成绩斐然,相继涌现许晨《一个男人的海洋——中国航海家郭川的故事》和《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朵拉图与逄春阶合作的《家住黄河滩——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实录》、卢戎《我要飞:中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纪实》、肖敬礼(青岛小肖)《策动》、铁流《靠山》《烈火芳菲》等一大批报告文学精品,标识了青岛的文学高度。铁流在相继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之后笔耕不辍,去年推出的《靠山》以如椽巨笔书写了1921-1949年的百姓支前史述,用近50万文字、上千个人物构建出一部力作,以有温度、有情怀、有现场感的叙述让读者理解何为真正的“靠山”。在接受采访时铁流表示,自己坚信“报告文学是用双脚丈量出来的”,《靠山》就是他走遍山东、湖南、河南、河北、江西、陕北、江苏等地寻访支前人物的成果,“有记者问我: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我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奖是颁给我作品里的那些人——那些前仆后继的革命烈士,也颁给他们背后强大的支前队伍。老百姓的支持,才是革命队伍真正的‘靠山’。”

  献给我的忘年交

  创作多年,铁流的文学成就获得了众多重量级奖项的肯定。他表示,此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比较意外,“毕竟2014年我的《国家记忆》已经获过一次‘五个一工程’奖。”《靠山》这部作品属于厚积薄发的产物,“写《靠山》是因为我生在沂蒙山,比较愿意到农村去,跟当地的老人聊天、话家常。其实那些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看似普通,很多是在战争年代有经历的人,甚至可能是支前模范。我走了那么多村庄,交了那么多忘年交朋友,他们胡子捋一捋就能捋出很多动人的支前故事:当年十七八岁怎么抬着担架、推着独轮车、用扁担挑着粮食支援前线。积累了很多人物故事之后,《靠山》这个选题渐渐走进我的心里沉淀下来。”随着采访区域的扩大、材料积累的增加,这些“忘年交”的年龄也逐渐变老,“刚接触的时候他们六七十岁,后来就到了七八十岁,有的已经近百岁了,成为那段历史的活化石了,我觉得时不我待,要抓紧时间写写这些老人的故事。”

  《靠山》行文流畅,笔触质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为了抢救这些珍贵的记忆,铁流走遍大江南北寻访支前历史见证者,积累了数亿字的素材和上千万字的笔记。“我前几年采访的一位老人现在还健在,她已经101岁了。我们去采访的时候带着一位负责速记的女生,老人对自己的孩子都记不清楚了,但是见到那位女生就握着她的手放声大哭,说‘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来看看我’。原来,当年的女八路留着刘海,我们这个女生也留着刘海,让老太太一下触景生情。等老人冷静下来,回忆起当年为八路军抚养孩子的往事,我们感觉真的太神奇了。看到这些老人我真的忍不住为他们落泪。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屡屡被这种高度的情感共鸣所打动。我相信,读者只要去沂蒙老区走走,去胶东、去大别山或者去河北老根据地走走,他们也会被深深地感动。”

  对于作家来说,走得足够远、介入生活足够深,才能夯实创作的基础。“有些情节在书斋里是虚构不出来的。当年在胶东,几百个年轻的妇女为八路军抚养了1000多个孩子,这不仅是出于纯粹的母亲天性,也是因为共产党、八路军给人们带来了好日子。当时两个妇女为了躲避鬼子跑到大山里,孩子冻得哇哇大哭,两个女人把孩子放到老式棉裤的裤裆里,抱在一起暖这个孩子。我们把这件往事写到了《烈火芳菲》里,‘烈火’代表了革命者,‘芳菲’代表了300多个乳娘。采集到这样的故事,我们作为采访者能无动于衷吗?写完这个作品我深切感受到:真实的东西,一定能打动读者。”

  用生活打一口井

  去年6月《靠山》正式面世,迅速登上了多个权威好书榜,还在“全国优秀畅销书综合榜”上取得了佳绩,连续加印多次并获评“2021年度中国好书”和《当代》文学奖。

  铁流表示,创作最终是要面对读者的,“当我落笔的时候,读者好像就在我对面。每写完一段文字和一个故事,我首先要考虑读者喜欢与否。在落笔的时候,我的脑子装着作品,内心装着读者,必须写得好看。红色题材一定要接地气,要入情、入心、入耳。”在创作者笔下,一个个人物无比鲜活,“我写到一个聋哑人,她救过八路军也救过国民党兵,结果国民党伤兵养好伤后偷走了她的鸡蛋,而八路军养好伤后打扫卫生、扫院子洗菜,帮她找粮食。她比划着说:还是跟着共产党走吧,他们是好人。所以我就是从人性出发,情节的推动之中同时注重对心理的挖掘,把人的复杂性写出来。在这部作品里,写到了风土人情,写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写到了地域方言,与人物的出身背景相对应。一部作品好看与否,要看它能否写出历史背后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事件。像大家都知道的红嫂,虽然有很多已知的故事,但是我也要写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也是很重要的。”

  在繁忙的写作之外,铁流也定期走进校园、走进党政机关,把自己的红色采风历程分享给读者和听众。“听众为什么欢迎我?因为这些都是亲历者和见证人分享的真实故事,而且我讲的都是自己采访到的内容。当你把这个历史讲出温度来、讲出共鸣来,历史离我们就不再遥远,而且展现出当代意义和价值意义。”随着《长津湖》等新主流大片上映,影视公司也注意到报告文学作品具有的巨大改编空间,铁流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也相应带动了出版社对报告文学题材的持续关注。山东省已然是报告文学大省,而青岛的报告文学精品近年来也不断涌现,一部部立意高远、人物鲜活、格局宏大的作品正从作者案头走向读者书架。

  “《靠山》写完之后我感觉太累了,像是打了一场硬仗,也想拿出点时间读读书,充实一下。”铁流感慨,报告文学的采访是先大浪淘沙,然后沙里淘金,“面对采访对象,有时谈了两三天,还是觉得挖掘不够充分。我还是不死心,继续谈一个礼拜,最后只提炼了一个故事,我也觉得值得。报告文学跟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调动作家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进行虚构,但是报告文学积累不到这个地方是没法下笔的,它不能光靠二手资料,必须跑过去,真切感受当年的战场,战斗在哪里进行,老百姓怎样投入,牺牲多少人,战士们是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风采……必须在现场才能还原当年那种军民感情。”

  边行走,边思考,边创作,铁流的新作仍在持续推进中,他最期待的是得到普通读者的认可,“我走了那么多地方,做了这么多年的创作,为的是用生活打出一口井,井越是深,生活给予的回报也越深。为老百姓立传,是我这么多年无怨无悔的事情。”

  于潇湉:

  “海的孩子”登上高原

  2018年开始,于潇湉进入了创作井喷期。5年间她连续推出《鲸鱼是楼下的海》《深蓝色的七千米》《你在冰原》《冷湖上的拥抱》等多部儿童小说作品,相继获得了青铜葵花奖、桂冠童书奖、泰山文艺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于潇湉的创作不止于儿童文学,体现个人成长经历的新作《双橙迹》即展现了她多面向的文学追求。讲述石油工人奋斗历程的《冷湖上的拥抱》原本是一个“硬命题”,于潇湉用女性视角和鲜活手法“软化”“活化”这个命题,创作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凸显了她处理历史与时空题材的优势。青岛长大的于潇湉自称“海的孩子”,她既有海洋领域的创作专长,也有像《冷湖上的拥抱》这样对广阔世界的深入书写,她的立足点和观察角度让青岛读者产生深度共鸣、持续共情。

  冷湖,真实的地方

  谈起《冷湖上的拥抱》创作缘起,于潇湉的记忆非常清晰:“2019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冷湖之吻》的报道,讲青海油田的工人们两个月才能换一次班,双职工家庭里家人只能在冷湖交接站见面,抱一下家人、吻一下孩子,而且孩子很少同时见到父母,要么见到爸爸要么见到妈妈,有的是老人带着长大。看到这个新闻,我就非常想看看这些孩子,想知道他们现实中是怎样生活的,跟父母有没有隔阂……这个情感点非常打动我。”2021年,于潇湉获得一个去青海油田采访的机会,终于到达了冷湖,这个真实存在的地方。这里因为石油而生,也见证了一代代石油工人、石油家庭的奉献和付出。油田孩子的孤独和早熟,油田家庭的牺牲和奉献深深触动了采访者,这也使得《冷湖上的拥抱》成为油田题材儿童小说的破题者。

  《冷湖上的拥抱》以三位女生带着爷爷寻找丢失的记忆为主线,铺展开了三代石油人拼搏奉献的故事,以亲情的弥合来收束,孩子们的精神成长与家庭的情感和解实现了同步、同构。于潇湉表示,小说中孟海云与爷爷的关系源自采访中的真实原型,“我在油田遇见一个女孩,父母忙于工作,原生家庭关系不好,她最惦记的爷爷是个‘老油田’,得了病回到四川休养,而女孩对爷爷特别孝顺,想把爷爷接过来治病。她跟我聊着聊着就哭了,我非常受触动。青海油田特别艰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油井的海拔3000多米,有个记者感慨:在这个地方,石油工人躺着就是一种奉献,更不要说还要辛苦工作。石油人觉得最对不起孩子,回到家满身油污,孩子们都认不出来。父辈与孩子之间普遍存在情感裂痕,我希望用创作让孩子理解父辈,理解他们的默默奉献。”

  作为一颗从高原上采摘的文学果实,《冷湖上的拥抱》全面展现了于潇湉的创作实力,书中综合运用了各种文学体裁,把故事性与动植物知识、气候地理知识有机融合,以女性视角软化了英雄视角,知识性趣味性都比较突出,迅速登上了“中国好书榜”等榜单。于潇湉表示,好的作品不应该受阅读年龄的限制,“比如‘哈利·波特’系列严格来说也是儿童文学,然而它吸引的读者群跨越了年龄区隔,大人孩子都喜欢。《冷湖上的拥抱》也吸引了部分成年读者,我认为作者要足够真诚,这种真诚是读者能够感受到的。”

  我是海的孩子

  受疫情影响,《冷湖上的拥抱》面世后的推广活动尚未全面展开,此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让于潇湉颇为惊喜,“这个奖项分量很重,也很难拿到。自己的写作有很多不足之处,得到评委的肯定我非常开心,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被听见。”作为80后作家,于潇湉把自己的创作分成两类,“一类是个人成长类写作,有我自己生活的影子,包括一些校园题材作品,写作也是疗愈自己的过程;另一类是主题出版物,其中以海洋科考研究为主题的比较多。我父母都是搞海洋科研的,父亲在中国海洋大学工作,母亲在自然资源部海洋研究所工作,父母的职业让我对这个领域比较了解。我非常喜欢大海,可以说我就是海的孩子。”于潇湉已经创作了四本海洋主题小说,“之前我写过《深蓝色的七千米》《你在冰原》等作品,未来还有纯海洋科普的写作计划。我希望在‘海洋现实主义’领域写出自己的系列板块。”

  “我对自己的期许是:不只写儿童文学,还要写女性文学和个人经历。”于潇湉新作《双橙迹》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认可,在信手拈来的剪裁中对女性成长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而她坚持创作的过程,将生命的意义赋予了文字。“我始终都在说‘文学拯救了我’。我从小就是一个敏感内向的孩子,是写作给我建立了自信,让我变成更好的我。成长过程有很多痛苦的碎片,写作帮我梳理,帮我纾解,把我黏合起来,成为一个心灵完整而富足的人。”尤为难得的是,于潇湉克服病痛完成了多部小说的创作,“生病期间我一度以为我没法再写了,但我靠着写作走了出来,写作成为我的精神支柱,让我看到精神是可以拯救肉体痛苦的。”


记者: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