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葛姆雷的青岛时间

当代艺术大展——安东尼·葛姆雷“有生之时”于西海美术馆呈现

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23-05-08 12:06
艺术家本人来到青岛参与这场筹备长达三年之久的展览,他说:“不得不说,我十分喜欢这里”

■没有一张展签的4号展厅现场。

■安东尼·葛姆雷。

■位于五号展厅的作品“扩张”系列中的一件。

■在4号展厅,时间跨度长达40年的展品首次放置在同一空间展示。   本版摄影 王 雷

 

  在这个春夏之交的亚洲艺术版图上,青岛正被重新发现和认知。4月28日,安东尼·葛姆雷大展“有生之时”在西海美术馆开幕。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和媒体的目光与航迹,追逐这位享有极高国际声誉的当代艺术家,汇于太平洋海岸上现代海滨城市——青岛的光影之间。

  英国雕塑大师安东尼·葛姆雷因其探索人体与空间关系的雕塑、装置和公共艺术作品而广受关注。这是迄今为止葛姆雷在亚洲最为全面的创作呈现,展览围绕其“将身体作为转化与交流之所”而展开,展品贯穿艺术家近40年的创作生涯,并以全新空间叙事呈现。近年来,其作品在上海和香港先后展出。

  “有生之时,不是我的时间,而是你的时间。”安东尼·葛姆雷期待观众在青岛、在西海美术馆这个特定场域中与雕塑进行新的对话,从而实现作品真正意义上的完成。这场对话,关于生命的渴望,关于人类存在的形式、未来的命运以及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以海洋与世界链接,当代艺术书写着现代城市的崭新表达。与展览一同走入国际艺术视野的,还有青岛这座城市活力四射的人文氛围和艺术生态。一如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言,艺术可以提供给公众更多审美空间,获得美的享受,人文则是能够更加深层次体现城市品质和文化性格的所在。品读葛姆雷的作品,也许观众是陌生的,甚至在欣赏时还会有些难度,但它促使人们思考艺术背后更深层次的人文关切问题,这对青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多重对话的语境

  “不得不说,我十分喜欢这里。”为了参与展览开幕相关活动,年逾七旬的葛姆雷独自一人完成了超过十小时的国际飞行。这是一场筹备长达三年之久的展览,但葛姆雷却没有为这场展览准备哪怕一张展签。

  “有生之时”选择了西海美术馆两个迥异的空间——4号和5号展厅将作品以对话式呈现。展览启幕于4号展厅,35件雕塑以网格形式展出,分7组5列。这是一个刻意摆放的方阵,展品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空隙,但却为观众留下了足够走动的空间。这也是葛姆雷首次将时间跨度长达40年的展品放置在一个空间中展示。

  在5号展厅,四件“扩张”系列作品担当收幕之作,这些作品源自艺术家对于重塑皮肤边界的痴迷。钢索自空中携展品垂落,自然光线透过百叶窗倾洒而至,海风让作品在微小的摆动中更具生命性,犹如星群。展览以饱满的视觉艺术张力,将葛姆雷多年来在生态世界与赛博世界之间的思考一展无余,并带来顶尖艺术家对数字技术时代的积极作答。

  通过这场大展,葛姆雷构建了多重对话语境。对于葛姆雷来说,最重要的是让观众能够在作品与作品之间自己产生连接。走入其中的观众,拥有真正意义上完全独立自由的感知空间。“我的展览不是关于已经存在的事物的拷贝,我从来都对这个不感兴趣。”在开幕导览中,葛姆雷坦言,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一些东西,产生一些不曾感受的体验,以观众的“有生之时”,去最终完成这场展览的呈现。

  而在观众没有进入之前,葛姆雷首先在这里展开了与西海美术馆及与青岛这座城市的对话。

  “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和建筑物合作。”葛姆雷在西海浪谈的公众分享中,首先提及的就是光线在展览中的特殊意义。5号展厅各个方向都有光,4号展厅则四面环壁。“尤其是在青岛这样一座海滨城市,会有一些海雾的现象,而到中午,太阳就会驱散迷雾。这种大气层面上的变化,可以通过建筑物得到很好地反映和转换。”葛姆雷坦言,由普利兹克奖得主、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让·努维尔创造的这种外界和内部之间的关系,让自己非常感兴趣,想要合作和参与。

  拥有丰沛感知力的两位艺术大师,以青岛这片山海城为灵感激发的艺术对话正在进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更多的对话将不断发生。

  而对于首次造访的青岛,葛姆雷视其为“高速成长中的城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葛姆雷表示,作为半岛,青岛与海洋的关系是其独一无二的标志,“青岛正向世界敞开自己,我非常有幸能够受邀在这里展出我的作品。我很满意我的作品能和美术馆的非凡空间发生对话。”

  显然,这种对话,不仅是艺术作品与空间环境的融合与对话,更是当代艺术与当代建筑能量的激发与对话。

  一次全新的尝试

  “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展览。这里涉及我过去40多年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独特性。”

  在西海美术馆呈现这样一场个人回顾大展,对于葛姆雷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对于展览出品人、西海美术馆创始人孟宪伟来说,也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挑战。

  “有生之时”是西海美术馆第一位西方艺术大师个展,同时是美术馆揭幕以来第十一场当代艺术展。“展览筹备了三年,经历了漫长的沟通过程,与艺术家建立起了特别充分的一种信任。葛姆雷的作品基本是在大英博物馆这样级别的场馆展出的,对于这个级别的艺术家而言,已经习惯到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线城市的大博物馆办展。到一个新的馆去办展览是一场冒险,对硬件、对管理,对整个技术能够充分的信任,这非常重要。”在孟宪伟看来,借由艺术家对展览空间进行的重塑,西海美术馆完成着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注目和回应,在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凝练形成着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场域。

  连日来,在西海美术馆的4号、5号展厅,沉浸式互动的观众是这场默契合作的最佳见证。4号展厅内,葛姆雷首次在不参考其创作时间线的情况下展出作品,观众模仿雕塑作品站、躺、蜷缩的不同形态拍照留念。在光、海、风的自然之意中,雕塑成为观众认知和观察自我的工具,引导观众进行着身体与空间、建成世界与有机世界关系的探寻。

  早期的《高原》(1985-1986)和《隔膜》(1995),它们表面被横轴和纵轴所切分;也有以不锈钢和铁为材料的作品,用相似的轴线布局身体内部的空间。艺术家的标志性作品《聚集I》标志着葛姆雷首次尝试将“像素化”的躯体转变为实体化的存在;《意义III》运用彼此相交的钢条网格绘制出身体的内部空间;《珍藏II》参考史前巨石,将人体结构视为不稳定的石板结构。

  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创作基础,是葛姆雷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葛姆雷艺术创作的起始,即是用身体去做石膏倒模。使用石膏倒模把身体盖住,大约一个小时后石膏变硬,将石膏切开后葛姆雷才能从中出来。这个过程,葛姆雷表示,是在撷取一段“有生之时”,在一段有生命的时光里完成一种转换,运用身体内既有的雕塑般的静止感,去挑战、质问雕塑作为运动静止瞬间的意义,并用青铜、黄铜等材料固定下来,以三维的物质去凝固一个运动的瞬间。

  5号展厅作品,也是以葛姆雷的身体为基础创作而来。作品通过将躯体皮肤向外扩张,形成如葛姆雷所说的“封闭爆炸”。在这个过程中,作品不再只是关于人体,而是与古生菌、早期的细胞生命、水果甚至蔬菜有所关联。《大地》与《最终产品》受制于重力、居于地面;而《身体》和《水果》则悬在空中、游离于地表之上,被细长且垂直的钢缆悬挂于天顶。

  从早期用自己的身体进行石膏倒模创作的作品,至近年来加入身体扫描的创作,葛姆雷表示,“这次展览反映了人类如何日益被人造环境情境化。正如古语所云——我们创造了世界,但世界也创造了我们。我试图调和生态世界与赛博世界的关系,而这个展览则是两者之间张力的具体化呈现。”在摄影师拍下的一组现场作品中,葛姆雷甚至躺在了悬挂的展品之下。

  孟宪伟亦表示,呈现于5号厅“悬厅”之中的这组作品,实现了西海美术馆规划设计之初期望达到的:以全球独一无二的展示方式带给观众独特体验的美好愿望。

  “专程到达”的理由

  在我们这个时代,博物馆已经不再是已知事物的藏宝库,而是新的事物和未来生发的一个地方。葛姆雷不仅这样表达,更在展览中以这样的理念来讲述。

  “大家不是纷纷来,而是赶过来。”4月27日下午,记者在西海美术馆遇到了上海昊美术馆馆长郑雷。昊美术馆是一家具备当代艺术收藏、陈列、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全新文化机构,位于上海浦东,是上海民营美术馆的旗帜之一。郑雷向记者强调了“赶”这个动词,并透露自己此行是从北京而来,因为没能买到早上的机票,特地坐高铁到青岛。

  “现在国内有很多展览在做,但很多重要嘉宾都赶到了青岛。首先葛姆雷的展大家都很期待,其次这个展览具有多重意义。大师建筑、大师展览、绝佳的地理位置和优秀的美术馆团队,形成四位一体。”郑雷坦言,此次再度来到青岛,感受西海美术馆所构建起的整个区域的艺术生态,也让自己感到非常激动,“在疫情之后如此短时间内呈现这样一场大展,我想其中一定有特别多的不易,一定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沟通和探讨,才有今天的呈现。可能我们要把想象力扩大一点,西海美术馆在未来会更加国际化,它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美术馆。葛姆雷的展能放在这里,那么多人能赶过来,这里的未来将是标杆性的。在很多地方,没有办法打造如此大规模的艺术综合体和服务社区。”同为美术馆馆长,郑雷与孟宪伟的老友相见,更多了一份理解与相惜。

  据悉,参与“有生之时”开幕式的国内外嘉宾达到200多位,其中不乏北京、上海、成都等知名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掌舵人,以及包括时尚芭莎艺术、卷宗等在内的近70家媒体。

  “我上一次看到葛姆雷的作品,是在北京,他的作品《亚洲土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在这次的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葛姆雷先生几十年的探索。”作为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展览的实施是中外艺术交流的最新成果,为观众了解葛姆雷独到的艺术观念和具有视觉魅力的艺术语言提供了难得机会,也是西海美术馆立足青岛、面向世界的一次重要展现。

  青岛籍雕塑家隋建国受邀与葛姆雷进行艺术对谈。在葛姆雷作品展出之前,5号展厅所陈列的展品,正是来自隋建国的《云中花园/40个瞬间》,这是他规模最大的一件作品。这段奇妙的经历,亦是西海美术馆聚焦中国与世界多重艺术视野的见证。

  “我特地选择上午10点人少的时段进入展厅。阳光进来,屋顶格栅在地面和墙面上所形成的新的光源与作品产生了特别好的互动。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葛姆雷先生对空间、对作品、对现场的把握。”隋建国尤其谈到了葛姆雷作品对数字技术冲击的回应,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作为艺术家,你不可能简单拒绝数字技术,也不能被它终止,肯定要与它博弈,利用他来阐释作品。”

  作为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展览衍生出的公共教育活动——西海浪谈的现场,座无虚席。在开幕式及西海浪谈间隙,中文与英文自如切换的交流,带有明显不同口音的普通话,都在展现着这场展览的影响力。

  “好的美术馆、好的展览,能够吸引观众专程到达。观众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作品这样一种展示的方式,艺术家只有在这里,作品才有这样的呈现。这也是为何观众在北京、上海看展之后,依然要到青岛来。制造一个专程到达的理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孟宪伟说。

  艺术城市的激活

  展览中,葛姆雷对于身体与空间关系的思考贯穿始终。今天,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高频场域。在现代城市的功能体系中,对个体的人文观照催生着艺术城市的发展。作为正在建设中的艺术城市,青岛提出的目标是,让人文青岛享誉世界。

  作为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葛姆雷的公共艺术作品在伦敦、纽约、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展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此次个展的开幕,不仅是对西海美术馆学术影响力的加持,也让青岛跻身各大专业展讯的最佳艺术旅行目的地。

  事实上,葛姆雷多年关注和思考中国文化。相比于中文主题“有生之时”,从展览的英文名“Living Time”中,更能展现出葛姆雷对当下与未来的关注。对于展览呈现之地西海美术馆,葛姆雷表示:“这里有海、有山,还有海对面的城市,这一切都让西海美术馆如此的与众不同。未来,这里还将有艺术家驻留的艺术家村、艺术家工作室及各种业态。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先锋性的中国艺术园区的模型。”

  开馆一年多时间来,西海美术馆打开了国际艺术界了解青岛、认识青岛的一扇重要窗口。“西海美术馆让青岛从文化艺术上直接与国际对接。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其实并不仅仅是我们走出去,而是我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世界上的人、世界上的艺术家来到我们这里,美术馆就是这样一个机构。”隋建国说。

  常青艺术慈善协会主席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表示,第一次见到葛姆雷,是在家乡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当时葛姆雷正与当地社区合作一个公益项目。第一次见到孟宪伟,西海美术馆还只有建到一半的建筑,他在做的,也正是将青岛本地社区与全球艺术社群产生联系。“在这里我们能够体验到,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我们面对的是一片海洋,它其实是太平洋的一部分,通过海洋我们又连接着世界的很多其他国家、其他的人,艺术是一座桥梁。”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分享道。

  已经多次担任西海美术馆策展人的范迪安,可以说是青岛艺术城市建设的重要见证者。对于青岛在电影、时尚、设计等方面的活跃实践,范迪安多有关注。“青岛本来就有丰厚的人文艺术传统。在视觉艺术上,青岛还正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所以西海美术馆的建立,特别是连续举办一系列的优秀展览,对于这座城市在视觉艺术领域的观赏审美和激活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范迪安看来,艺术和人文对一个城市非常重要,他建议,像青岛这样的城市,应当有非常丰富多元的艺术展览呈现在公共空间之中,展现出面向世界、像大海一般的文化胸怀;同时另一方面,通过对一些有个性的、特别有创意的艺术作品的观赏,增进公众对文化的关切度。

  近一年多时间来,青岛正逐渐搭建起艺术城市建设的多层次体系。以西海美术馆、黄盒子美术馆、云上艺术中心等为代表的专业艺术场馆,以上街里、大鲍岛等城市更新街区为依托开展的城市艺术季以及街头演艺,以青岛国际当代艺术展、青岛影视周、凤凰音乐节等为代表的艺术活动,与不断拓展服务边界的青岛市美术馆、青岛市博物馆等形成有益的互动补充。在公园城市建设、旅游品质提升、文化产业发展中,艺术也正在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湾区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

  “听闻青岛提供了很多贴近街头、贴近市民生活的艺术空间,这是一种很好的活跃度。不管是青岛本地的市民也好,还是来得这么多游客也好,他们在青岛既要欣赏自然风光,更希望感受城市的人文氛围、文化气息。我想在这个方面,我们今天还需要有很多城市能够做出样板来形成引领,而青岛毫无疑问已经有这种姿态,而且不断地在这样建设。”范迪安表示。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2月10日。 


记者:君君